天天百科

同样吃素 为什么和尚偏胖而道士普遍偏瘦(原因其实很简单)

2023-07-10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61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佛教是世界上的三大宗教之一,由释迦牟尼于印度创建,之后在亚洲范围内广泛传播,特别是对东南亚和东亚的各个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佛教讲究轮回、无我、空我、缘起性空等,本身是一个以慈悲和行善为主要理念的宗教,大力宣扬出世和隐蔽。

佛教在古代传入中国以后对中国古代,无论是对帝王的统治还是百姓的生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便掀起了对佛教的狂热追求,有一句诗就是这么描写的:“南朝四百八十寺”,这种狂热的追求最终对国家的治理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反观发源于中国本土的道教,其本身以老子为标杆,在古代宣扬通过炼丹和修炼来达到长身不老的境界,这种无稽之谈最终在新中国建立以后得到了改革。现如今的道教以宣扬“道”和得“道”为主要理念,其本质便是修身养性和惩恶扬善。

一提起道教,人们想到的便是一身仙风傲骨、白衣飘飘的道长,手持长剑,拯救一方百姓与水火中的形象。但实际上,道教许多人都是瘦骨嶙峋且一生都在隐居和修炼当中度过,唯有需要入世之时他们才会下到百姓当中。

众所周知,佛教与道教都对吃肉有着禁忌。不同的是,佛教是因为佛法讲究不杀生,与人一样,动物亦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假如吃了肉就触犯了佛法,在死后便会受到惩罚,这与佛教推崇的缘起性空和轮回转世是有很大关系的。

而道教的斋戒主要是为了促进自身的修炼,因为吃肉会导致心中有欲念,无法达到清心寡欲的状态,修炼自然就会受到影响。

两个宗教都对吃肉有讲究,但是在我们的印象中,佛教的僧人大多是胖乎乎的、圆滚滚的状态。而道教的道士们都是一副瘦骨嶙峋的模样,这种巨大的反差是怎么在同样的变量中产生的呢?

首先,拿饮食结构来看。入了佛教的人们大多是男人,本生分泌的雄性激素多,而且男性的饭量本身就要大一些,能吃下的东西多自然就会多一些。

再加之佛教本身不允许吃肉,僧人们每天能吃的除了白米饭和蔬菜,就是一些米和面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本身热量就很高,而且其中蕴含着许多的淀粉和糖分,这种饮食结构之下,僧人们自然会长胖。

不同的是,道教的斋戒一方面不允许吃肉,另一方面也不允许道士们吃得太饱,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七分饱”。在这种硬性的要求之下,道士们的伙食通常是白米饭搭配上一系列蔬菜,就连佛教吃的那些高热量、高糖分的东西都很难进入菜谱之中。没有饱腹加上缺乏高热量,这样一来,道士们的身体也就显得那么瘦小了。

其次,从生活作息来看。佛教非常重视佛门子弟对于自家教规和理念的认知程度,因此,他们一天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打坐这一行为中度过。打坐意在记忆教规,反思自身,以达到佛家所言的顿悟和开化。我们日常生活中听到的“榆木脑袋”,就是佛家斥责弟子不开化的用语。非坐即站的生活作息之下,僧人们不想胖都难!

相反,道士们的修炼不光光是心的修炼,也是身体机能的锻炼和挖掘。修身养性的目标要求的是每一位道士都有着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品行。他们以鸡鸣三声作为一天的开端,以狗吠作为一天的结束。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必要的锻炼外,还有习武、练剑、爬山等体力活动。这一套组合拳下来,道士们多余的脂肪都被消耗殆尽了,自然而然地也就瘦了下来。

最后,我们也不能否认,高矮胖瘦与每个人的体质是相关联的,也许只是我们见到的或者听说的僧人较胖、道士较瘦,而其中的大多数可能与宗教造成的影响关系不大。无论结果如何,当我们遇到真正的道士和僧人的时候,我们应当尊重不同生活习惯造成的差异,怀着一颗虔诚的心与他们沟通和交流。

从古至今,无论是外来的佛教还是发源于本土的道教,都为中国悠久的历史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我们无法否认两个宗教在历史上的光彩和辉煌,但是也必须承认,其中存在着糟粕,会产生根深蒂固的危害。

时代在发展,人民也在进步,同样的,宗教也需要与时俱进。假如一昧的墨守成规、生搬硬套,势必会导致郑人买履的结果。

参考文献

朱令军.20世纪中国小说中佛教徒形象演变研究.山东大学.2018.

寇凤凯.变迁视角中的民国道士.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21.

如果觉得《同样吃素 为什么和尚偏胖而道士普遍偏瘦(原因其实很简单)》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