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观音到底是男是女 他后来成为了女儿身(和中国古代一皇帝有关)

2023-07-09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22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提到观音菩萨,我们大多数人脑海里多会浮现出这样的一种形象:长发披散,样貌端庄,衣着水白,手持净瓶或柳枝,背披金光而来。

国人对观音的印象,大多深受87版电视剧《西游记》的影响——“身上穿一领淡淡色,浅浅妆,盘金龙,飞彩凤的结素蓝袍。”

正是原著作者吴承恩对观音菩萨的描述。

事实上,这与佛教中观音菩萨最初的形象可谓是差了“十万八千里”,观音最初实为男相,且是体格强健,还带着两撇小胡子的“王子相”。

作为“西方三圣”之一,都说观音菩萨“苦海常做度人舟”,是女身一克化男身,但从刚健的男相到温婉的女相,其中的演变和故事仍值得品味和探究。

观音到底是男是女?为何在中国转变为柔美慈祥的貌美女性?这与中国区别于其他东南亚国家的独特传统文化体系脱不开干系。

最初的来源

佛教最初由印度传入中国,而时至今日,印度也依旧是一个女性地位较低的国家,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诞生的佛教,观音的形象自然不可能是女相。

古印度等级种姓制度极其森严,在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大种姓中,女性的地位和首陀罗同级,是处于最底层的。

甚至在古印度佛教眼中,妇女与魔鬼无异,她们诱惑男人犯罪,而女性要想入教得道,除非转为男身。

都说“相由心生”,早期印度佛教传入中国时,观音菩萨还保持着男性形象,那时的雕像作品仍然以有撇小胡子的王子相为主,但区别于印度和西藏等地严格遵守教规礼法的工匠们。

佛教传入中国之时,正是中国对各类宗教开放包纳的时代,中国艺人们对佛像的匠造持有一种相当开放的态度,往往会将自己的审美与寄托放入作品中。

因此,佛教在隋唐左右传入中国后,受中国儒雅审美文化的影响,形象上已是更为俊丽润美了。

但观音的形象又是怎么大跨度地成为一众女相了呢?

六朝时期的艺术作品中,仍以男性观音为主,而到了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历代名画观音宝相》中,则出现了他所创作的女性观音形象。

到了宋代,观音已基本变为女性形象,纵观流传至今的文艺作品及典籍书籍,我们可以发现,唐代开始,女性的观音形象出现,并从宋代开始逐步过渡成主流。

这般潜移默化又悄然发生的巨大转变背后,当代的研究者们主要提供了以下几点深层动因。

深耕在中华原始民族记忆中的“女神崇拜”

中国人对女性神明的崇拜从原始部落起就已见端倪,这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一种传承和沉淀。

早期的人类部落活动中,女性不仅掌握着生育大权,更掌握着经济生产和政治文化大权,原始社会有段时间曾均以女性担任部落首领、酋长。

她们深受部落里民众的信任和爱戴,从女娲补天到王母娘娘,再到九天玄女,女性担任创造万物的职能,法力无边,这种民族记忆传承至今。

而观音菩萨本身从印度传入之时所带有的慈悲属性与中国的审美和文化符号也完成了自然而然的融合,为其在中国的女性化道路提供了充分的改造依据。

作为大慈大悲的菩萨,其本身所体现出的“慈悲”,本就更贴合中国文化中女性母亲仁爱、慈祥和怜悯的形象,是中国文化下女性的特质。

因此观音以女神的形象受中国民众敬仰,可以说是民族集体无意识的共识,是自然而然对他国文化的改造。

儒家思想统治下的信仰融合与集体理想托付

自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正式成为中国主流学派,在教育、文化和社会领域占统治地位。

其对中国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这种影响不仅深耕于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深耕于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和理想寄托中。

“三纲五常”直至今日仍影响着很多人的生活和作风,而在古时,“百善孝为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理念更是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对人生完满境界的追求。

不论男女,最大的愿望皆是早生贵子,这即是完成了传宗接代家庭任务,也是孝敬父母最好的行为。

久而久之,中国古人对早生贵子的愿望和寄托就转移到了以慈悲为怀的观音菩萨之上,观音也就慢慢地成为了“送子之神”、“生育之神”。

于是,观音不可避免地更偏向于女性形象,其根源就是中国孝道文化信仰与外来传教信仰的深度结合。

观音由男变女,她或为最直接推动者

除了中华传统文化与佛教的结合及改造,观音性别在唐代后逐渐完成了转变,政治因素也是极重要的推动力。

提到性别问题,再结合时代背景,不难想到这与历史上最为盛名的女帝武则天有关。

武则天崇尚佛教应试、是世人皆知的事情了,武则天当年为了顺利继承皇位,可是做了不少舆论上的准备。

她曾借佛家之语“圣母临人,永昌帝业”来为自己正名顺言,皇帝之业,成帝后更是使用佛教符号作为自己的标志,并自称是弥勒佛转世,以加深她的群众基础。

这对于观音形象的转变具有直接推动力,据传当时很多僧人也大造舆论,将武则天与弥勒佛、观音等神明以转世为由,做密切的关联。

其实,宗教本就是社会的神化反映,人类社会有女统治者,神明世界有地位崇高的女菩萨也是必然的文化认同趋势了。

小结:

观音菩萨大慈大悲,佛教传言,只要遇难者念诵其名号“菩萨即时观其音声”,即可获得解脱。

这种仁慈救世的形象在《西游记》中得到了充分地世俗化展现,每当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遇到艰难险阻,便常求助于观音菩萨。

从印度刚猛菩萨到中华温婉菩萨——“一切诸法无有定相,非男非女,一切女人亦复如是,虽现女身而非女也。”

循迹于佛教自有典籍,我们也能看出,在现实世界,男女性别的差异和区别是人类难逃世俗的标志之一。

仁慈悲悯于世的神明观音菩萨,法力无边,心力向善,本就不该有男女身之分。

但在中国传统文化对母性的崇拜和慈悲的阴性化审美趋势中,观音菩萨变为女相,救苦救难。

哪怕没有武则天等重要历史名人的推动,其实是再自然不过、或早或晚的事情了。

如果觉得《观音到底是男是女 他后来成为了女儿身(和中国古代一皇帝有关)》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