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新石器时代的生活有情趣么(康乐县博物馆:有)

2023-07-0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40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从临夏前往莲花山的路上经过康乐县城,停下来吃饭时意外看到了博物馆。它的外观像一栋普通的办公楼,密集的防盗网看上去戒备森严。一个小县城有这样规模的博物馆想必有很多话要说。进去一看,果然不失所望,里面有两个大展室陈列着彩陶。

别的地方的彩陶不足为奇,临夏州境内彩陶一定要刮目相看。临夏有三宝,彩陶排第一。临夏境内出土的一系列彩陶奠定了它是“早期人类繁衍生息形成中华民族文化摇篮”的地位。而临夏不仅有了彩陶之乡美誉,也证明了临夏是人类发祥地之一。彩陶出现,把临夏的历史提到了5000年前。

康乐县处在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处。史前,这里森林茂密,水源充足,气候温和,适宜人类生存繁衍。康乐县又夹在广河、临洮县之间。1923年,瑞典考古学者“安特生”接连在广河县齐家坪和临洮马家窑发掘出距今4000~5000年的大量彩陶,将其归类为仰韶期文化。中国学者为了区分它和陕西、河南仰韶文化,将其改称“甘肃仰韶文化”。

康乐博物馆的藏品兼具两县出土特点。半山类型的这一组素陶集实用性及艺术性,既有小巧玲珑用来观赏的鸟型壶、兽型罐,又有可以烧水做饭的三足鬲、敝口罐。这些罕见的陶器被命名为“齐家文化半山类型”,出土时在国内外考古界一度引起轰动。

马家窑的这一组色彩明亮,质地细腻光滑,罐子身上的纹饰有漩涡、波浪、草叶、圆点,线条洒脱明畅,表现了浓浓的田园生活气息。1954年,收录入北京历史博物馆的那件被郭沫若命名为“彩陶之王”的珍品,属于马家窑这一组风格。

康乐博物馆藏品还有马厂型、边家林类型、寺洼山类型、辛店类型,出土地点涉及康乐县全境。看得出,这些庞大数量的陶器分类也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没有导游员的讲解,肯定一头雾水。博物馆三层楼,每层配备一位着装、语言严谨的年轻讲解员。他们口中出来的讲解词犀利,有层次,录音直接能生成精炼文章。

康乐博物馆展示的陶器首先从造型分类。例如,马家窑陶器并不是说它出土自马家窑,就归类马家窑,通常以首次发现地命名。因为这些器具的使用者不可能挤在一起生活,要从时间线上卡。所谓马家窑类指的是“距今5000~4500年之间,造型、饰纹、材质、大小比较类似的”,所以马家窑的代表作也并非出土自临洮马家窑。(图:辛店类型)

从收藏途径来分。因为所有的好看又深具考古价值的陶罐并不全是考古学家从地里挖出来的。通常是民间最先发现,然后考古学家根据蛛丝马迹进一步探测寻找更多。而在民间流传的这些,一般都有较好的外形。用征集的方法,博物馆得到了一部分,然而它们的出处无法判定。

康乐县苏集镇献羊树遗址出土的马厂类型陶器(4350~4050年)。单色花纹,纹饰线条粗,黑色、红色搭配,变体青蛙、螺旋纹点缀,陶质较粗糙。

康乐县莲麓镇地寺坪遗址出土的寺洼类型素陶(3400~2500年)。青铜时代的产物。分为泥质和类砂陶。素面,有橙色和红褐色,简单的刻画符号,主要是体积较小的鬲、鼎、豆……

边家林类型

彩陶代表了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也表现出农业生产定居生活的审美情趣。印证着“神农耕而作陶”的传说。

康乐县博物馆的600多件彩陶来之不易,收集过程历经半个世纪。最初由于文物成堆被发现,当地政府自1938年就成立了民众教育馆,开始文物征集收购工作。

康乐博物馆虽小,却装载着人类历史乾坤。除了彩陶还展示了当地的农耕牛文化,红军长征路上的风景,一楼的仓库里还完整复原了一座金代墓穴,出于好奇心,小伙伴都钻进去感受了一下入土为安。

如果觉得《新石器时代的生活有情趣么(康乐县博物馆:有)》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