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古人为何不吃猫肉(原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早已有了记载)

2023-07-07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56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醉酒歌》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一度可以追溯到农耕文明的起始阶段。发展到现在,除了有享誉中外的“八大菜系”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民间小食和街头小吃。饮食代表的是一种文化,一种情怀,更是一种寄托。早在古代,人们就十分钟爱于把酒言欢,烹羊宰牛的热闹场面,更是出现了不少流传千古的关于美食的名篇佳作。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更是把中国美食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地诠释了什么叫中华饮食文化

时至今日,人们还在原来的基础上创新,带来全新的美食,让人感叹生活的美好。中国的饮食很杂,只要烹饪得当,几乎什么都能下肚。但是在各类餐桌上却很少发现一类动物的身影,那便是猫。难道猫肉不能食?古人为何从不吃猫?原来李时珍的著作早已给出答案,古人是曾经试过的。

在物资匮乏的古代,人类没有足够的食物来源时便会食一些不常食用的动物,其中包括了狗和猫。在古籍中记载,猫肉性温和,无毒可食,但是味道发酸。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早已有了对猫肉的记载:“然狸肉入食,猫肉不佳,亦不入食品,故用之者稀。”可见,猫肉不是不能食,而是其味道发酸,导致人们不能接受。

另一方面,从古代传说的角度来讲,猫是具有灵性的东西,所以不能食。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在神话传说中,猫有九条命,它们不是轻易被猎杀的动物,如果伤了它一条命,那么它还会复活回来,并等待时机再肆意报复。在民间,谁要是胆敢吃了猫肉,那么势必会发生糟糕不吉利事件,所以为了不给自己找罪受,没人会吃猫肉。在国外,猫也是被视为神圣的动物,能和上帝对话,所以他们也认为猫是灵性的,也不食猫肉。除此以外,民间还传说猫是聚财的,因此许多店家都会摆上招财猫雕像,为的就是讨个好彩头。南方家养的猫猫也是肥肥胖胖的,就是寄托着这么一层“招财进宝”的寓意,所以更不会有人讲猫肉端上饭桌了。

到了现代,人们也更不会食猫肉了。第一,因为人们早已把猫当成自己的朋友,猫咪十分可爱,软软毛毛的,让人心生怜爱感,所以不少人更是成为了猫奴,整日与猫咪陪伴。若是食用猫咪,便会觉得非常残忍,猫猫这么可爱怎么能食之呢?第二,古代已经有了记载,猫肉味道发酸不好食,这一传统也就成了大家墨守成规的事情,所以千百年流传下来之后便很少有人想要打破这个规则,故人们都对猫肉望而却步。第三,猫的生长周期长,且猫体积小,能食的部分少之又少,从养殖和烹饪角度来说都很麻烦,影响了商家获利,性价比很低,所以人们几乎不会大量饲养猫来贩卖给餐饮店。如今我们食用的鸡鸭鱼肉都是可以大规模饲养的,且生长周期短,很快便能见到效益,所以在餐桌上也经常看见这一类食用动物。

从生态环境意义上讲,猫是有益的,因为它能捕捉粮食和人类的天敌老鼠。老鼠不仅破坏粮食作物,影响粮食的产量,还会带来各种各样的病菌,一不小心造成鼠疫便能危害整个社会。所以,猫是老鼠的天敌,就这层面讲,猫也是位大功臣,所以没人会吃掉它。甚至在古代,农民们还会祭祀猫神,感谢它的守护,才能保佑一家人一年来的粮食收获满满,不会为了生存而发忧。

结语

在如今这个社会,饮食文化越来越多姿多彩,人们可食用的东西越来越多,对于那些不会食用的东西,人类自然是避开的。如今猫和狗都成为了人类的朋友,甚至是他们心爱的宠物,成为了家庭中的一员,猫和狗的意义也不仅仅只是看家的动物了,所以没人会食用猫肉,几乎没有人会在餐桌上看到猫肉的身影。人类日常生活中的饮食来源已经是丰富多彩了,也实在没有必要去猎奇,否则便会一不小心导致灾祸,到时候就是后悔也来不及了。除了可养殖的食用动物外,在这里也呼吁那些为了利益的人不要去触碰底线,捕杀一些野生动物。人类不是地球的统治者,所以为了和平发展,我们也得遵守自然法则的规矩,和动物和平相处,生态才能平衡,人类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

参考资料:《醉酒歌》

图片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果觉得《古人为何不吃猫肉(原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早已有了记载)》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