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疑病”还得从“心”治疗

2023-07-07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90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关注养生、积极治疗是健康之道。而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过分关注,终日为“无伤大雅”的小毛病而担心不已,并不断辗转各处求医问药。四川省精神医学中心心身医学科住院医师袁靖对此表示,这其实就是“疑病症”的具体表现,它是以怀疑自己患病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神经性人格障碍,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缓解和治疗,将对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生理和心理因素诱发疑病观念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身体器官功能会明显衰退,难免出现一些小问题。这其中就包括大脑某些功能的衰退,这也是疑病观念出现的生物学基础。”袁靖医生举例说,老年斑密集、睡眠质量差和消化功能减退等常见的老年化特征,常常会让不少老年人产生焦虑情绪,这实则是人体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而从心理因素来看,袁靖医生分析,由于经历过不幸的经历,疑病症患者总会格外关注身体的每一处细微变化,更会依据一知半解的医学知识对号入座。同时,婚姻的改变、朋友的减少和莫名的孤独也会让部分老年人缺乏安全感,从而导致疑病观念的形成和加深。

夸大、曲解、疑虑是主要表现形态

“由于受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影响’,疑病症患者会不自觉地加以夸大和曲解,形成固执的疑虑证据。”袁靖医生介绍,当患者自己的病症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时,他们更会对自己的病症产生严重的焦虑情绪。

“即便通过医生的专业检查,患者可能仍然不会消除疑虑。”袁靖医生说,别人劝得越多,他们的疑病心态就会越重,甚至会认为医生和家人在故意欺骗和隐瞒。

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需相辅相成

“通过系统的精神分析、认知行为疗法能让老年疑病症患者逐步改变错误的观念,减轻心理因素造成的影响,使他们对自身状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袁靖医生指出,针对伴发有焦虑和抑郁情绪的老年患者,适量使用副作用较小的奥沙西泮和氟西汀等药物,对缓解老年患者的病情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除了医生开出的处方外,更为重要的还有自身调理。袁靖医生建议,患者在平日里要合理安排生活,培养多种兴趣爱好,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这样既可以转移对疾病的过分关注,又可以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同时,老年人疑病多与敏感、孤独感相关,家人也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父母,学会科学引导老年人的不良情绪。

□ 晚霞报记者 杨民

如果觉得《“疑病”还得从“心”治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