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原创——如何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素养

2023-07-04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50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要在原有体育课程基础上,突出健康这一内容呢?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健康是一个人得以快乐、长久生存的必要条件,而体育是促进健康的必要条件。所以,提高体育素养水平即是提高健康。

下面结合身心健康素养的主要内容逐一分析如何通过体育手段进行提高和发展:

一、器官良好

器官良好是一个人身体健康的基础,而这也是我们在体育课上最容易忽略的。首先,一个学生是否能正常的参与体育运动?近年来经常会有体育意外的报道,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教师对学生的身体内脏健康情况不了解而造成的,这是我们应当重视和警惕的。其次,在体育课堂中,我们能看到身体有残疾、崴脚、骨折等受伤的学生,但往往不去注意哪些驼背、近视的学生。

二、适应工作

作为学生即为适应学校的生活和课程。那么我们的体育课程是否适应学生呢?不适应的表现为:1.课程太难,学生难以接受。2.课程太简单或太枯燥,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应当说,这是给我们设置了一个难题。因为同水平学段的学生体育能力差异较大,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有些六年级的学生因为肥胖、不协调等原因,在50米跑和一分钟跳绳项目中表现出来的水平甚至不及个别一年级学生。

三、认知正常

在我们给六年级学生进行知识点讲授时,同样表现出了班级内认识水平的明显差异。对体育知识认知差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有效的、有计划的体育内堂课较少。我们过于重视外堂课的说、讲、评,却忽视了体育内堂课的重要性。建议今后针对体育内堂课进行集体备课,并尝试进行学期末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知识理论测试或问卷调查。

四、情绪稳定

正因为学生处于情绪的培养期,所以更容易出现“小情绪”。我们还是太主观了,经常认为学生扰乱纪律、影响别人上课,应当受到批评。但其实归根到底,还是我们忽略了孩子们的一些感受:天性的不到释放、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心里有委屈……以后再准备开口批评之前,还是多去换位思考吧。

五、意志坚强

体育对于培养意志品质是有明显效果的,但我却发现另一个现象:越是“好”的孩子越输不起。把六年级带毕业升入初中的孩子,在田径运动会上表现好的主动来跟老师打招呼,表现失误的躲得远远的……我们太过于重视这些“好”孩子在体育方面的“好”了,忽略了他们其实有比其他孩子更差的方面。

六、自我观正确

尝试用手机“问卷星”软件给学生设计体育作业,有很多学生不做,也有很多学生故意乱写,多次反馈提醒没有效果。专门设置的健身打卡群,同样有很多学生不参与。自我观不正确,很难进步。当然,这是心理健康层面的内容。平时我们一个学期有多少节心理健康课?体育教师是否去研究过心理健康教材,今后应当重视起来。

七、人际和谐

群体性的体育运动有助于增进集体荣誉感,有助于培养集体和谐。当然,也有能造成集体与集体间大的不和谐。所以,体育是最应该公平、公正、公开的。

八、人格健全

人格无优劣之分,而经常参加体育运动,是可以促使人格更加成熟的。所以,无论什么时候,体育课尽量不要被占用。

九、行为适当

一场新冠状病毒,让大部分的人足不出户。于是,便有很多人开始赖床、苦闷、没有计划性。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突出表现,但如果没有这场病毒,可能我们就看不到了。有多少人能够行为适当?有多少人能够保持每天健身?有多少人养成了终身体育的习惯?自律是很多人都明白的词语,但能经常提醒自己的人太少了。所以,建议今后学期、假期给每一个学生设计一个体育目标,帮助学生提高自律性。

如果觉得《原创——如何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素养》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