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弥勒文化遗产

2023-07-25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139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绚丽光彩的文化遗产

弥勒之为“弥勒”,无论与部落同名还是与佛同名,都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尤其是与佛同名,这在全世界亦属罕见。如此稀有的无形资产对于发展中的弥勒来说无疑是弥足珍贵的。

弥勒至今已有近2000年历史,“些莫徒之裔”进入时,这一带虽已有中原文化传入,但还不够深入广泛,毕竟是边地僻壤

直至明朝以后,随着汉民族三次向云南大迁徙,300多万人流入滇境。(苍铭《云南民族迁徙文化研究》才有了后来汉夷杂居、水乳交融的局面。汉人大量入滇,极大地推动了中原文化在云南境内的广泛传播,佛教文化也随之得到普及和推广。弥勒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起来的。“州以弥勒名,自宋迄之,明因之,五百有余岁。其治好佛……寺以弥勒名,创自天启六年(1626),有僧如玉得地于锦屏山。高山流水,适当京、省之道……嵌空凿翠,奇胜以增,有僧书立而常位倍增。教法越兴,行旅之所游观,缁流之所乐聚,骚人剑客之所托寄。州又因寺以重焉……”(《乾隆弥勒州志—艺文志》)

史书明确记载着弥勒县的历史沿革。宋时虽有弥勒之地,而明代才杨弥勒之名,究其原因,显然得益于“州又因寺以重焉”。

当年如玉和尚兴建弥勒寺,确是有记载的史实。民间有则传说:如玉原是鸡足山弥勒院的住持,一直静修弥勒法门。在一次坐禅入定时,弥勒佛告示他,“此去东南数百里,有一城与我同名,有一山与我像形,某月某日某时,我将在那里说法。”如玉出定后须夷不敢耽搁,即刻按佛祖指示的方向一路寻去,走了多日却不见有像佛之山,也未闻与佛同名之城,心中好生着急。这天如玉走得实在太累,就在山坡上靠着一棵松树歇息,。迷蒙中又见弥勒笑咪乐呵地来到他的面前,如玉急忙五体投地向佛祖叩首,待慢慢抬头时却不见佛祖踪影。他四处寻找,才发现与佛像形的山坡原来就在对面。如玉细细一想,料定这是佛祖显灵之地。赶到近前一问,附近果然有座城与佛同名。如玉肯定了自己的判断,就在山上住了下来,四出化缘,募得不少善款,不久即建起寺院,专供弥勒,是为弥勒寺。弥勒佛、弥勒城、弥勒寺天成之合,从此名振一方。

故事虽系传说,口口相传的故事也未必完全真实,但也总有些缘由。史料记载,弥勒寺建成后,一直香火兴盛,曾有僧侣百余人,在习经修行的同时,还耕作、榨油、自食其力。

弥勒寺所在的锦屏山并不算雄奇巍峨,但因“适当京、省之道”,又扼住阿育部山区门户。山上绿荫叠翠,清水潺潺,飞云流霞,青烟袅袅,岩壁下涌出一股清泉,民间传说有功德的人若常饮此处泉水可却病消灾,故称为“佛泉”,自古有“锦屏泻玉”之美誉。(《乾隆弥勒州志》)据有关史料记载,清乾隆皇帝曾御赐“寺政三宝”(金漆托盘、檀香木雕佛像、清洁佛珠”),更使弥勒寺声名远播。四方信众朝拜如流。骚人墨客在此留下了不少诗文佳话。

随着历史的变迁,弥勒寺也历经过兴衰沉浮,虽多次遭毁却始终未灭。人们念这里曾经是弥勒佛“显圣”的福地圣境,因而毁一次修一次,将寺院保存了下来。改革开放后国家欣逢盛世,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落实,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光大。在各方努力下,弥勒寺各院被全面修复,不仅殿堂较前扩大,还在山腰部塑起高达19.99米的弥勒坐像,与大雄、大智、大运三院共同组成具有相当规模的弥勒道场,开始显出一派佛教大丛林的辉煌气势,为弥勒文化的弘扬奠定了良好基础。弥勒寺修复至今,游客络绎不绝,节庆之日更是游人如潮,最多时达数万人之众。弥勒县的旅游业呈现快速发展的好势头。

如果觉得《弥勒文化遗产》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