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中医如何对症治疗水痘

2023-06-10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57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现代医学对病毒性疾病没有特效药,故水痘的治疗主要是预防继发感染和加强护理。中医如何偏方治疗水痘呢?

1中医如何对症治疗水痘

水痘发热期应卧床休息,食易消化食物,保证营养和水分的供给;体温较高者可予退热剂,皮肤瘙痒甚者可口服抗组胺药,亦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水疱破溃后涂2%龙胆紫等等,均为对症治疗。

中医认为本病为外感时邪,伤及肺脾,生湿化热,发于肌肤所致。治疗以疏风清热、解毒祛湿为主,根据病情的轻重可分以下两种类型:

(1)风热夹湿证属轻型,证见发热,咳嗽,流涕,水痘红润,分布稀疏,内含水液清澈明亮,伴有瘙痒,纳差,二便调和,舌苔薄白,脉浮数。治宜用疏风解表,清热祛湿法。方选银翘散加减。

(2)湿热炽盛证属重证,多见于体质虚弱的患儿。发热重,表现为壮热烦渴,唇红面赤,精神萎糜,痘疹稠密色紫暗,痘浆混浊不透亮,甚至口腔亦见疱疹,伴有口干欲饮,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苔黄厚而干,脉洪数或滑数。此乃邪盛正笃,湿热毒邪内犯。治疗当加大清热凉血解毒之力。方选加味消毒饮加减。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适当选择西药对症治疗,如退烧、止痒等。其余在护理、饮食、消毒、隔离等方面中西医的要求都是一致的。

2中医怎么辩证治疗水痘方法

水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两季发病率较高。中医认为本病多风热毒邪侵袭,与湿浊相搏,外发肌表而成,临床主要分为风热夹湿、热毒炽盛两个症型。

水痘的两个症型:

(1)风热夹湿症属轻型,证见发热,咳嗽,流涕,水痘红润,分布稀疏,内含水液清澈明亮,伴有瘙痒,纳差,二便调和,舌苔薄白,脉浮数。治宜用疏风解表,清热祛湿法。方选银翘散加减。

(2)湿热炽盛症属重证,多见于体质虚弱的患儿。发热重,表现为壮热烦渴,唇红面赤,精神萎糜,痘疹稠密色紫暗,痘浆混浊不透亮,甚至口腔亦见疱疹,伴有口干欲饮,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苔黄厚而干,脉洪数或滑数。此乃邪盛正笃,湿热毒邪内犯。治疗当加大清热凉血解毒之力。方选加味消毒饮加减。

水痘食疗方:

金银花甘蔗茶:金银花10克,甘蔗汁100毫升。金银花水煎至100毫升,兑入甘蔗汁代茶饮。可频频服之。日1剂,7~10天为1疗程。

功效:疏风清热。

马齿苋荸荠糊:鲜马齿苋、荸荠粉各30克,冰糖15克,鲜马齿苋洗净捣汁,取汁调荸荠粉,加冰糖,用滚开的水冲熟至糊状。每日1剂。适于水痘已出或将出,发烧、烦燥、便稀溏。

功效:解毒祛湿。

胡萝卜芫荽羹:胡萝卜、芫荽各60克、洗净切碎,加水煮烂,加冰糖服,每日1剂,分3次服完。连服一星期,婴儿只服汤汁。

功效:疏风清热。

梅花绿豆粥:腊梅花15克,绿豆30克,粳米50克。先将腊梅花水煎取汁,绿豆和粳米煮粥,粥将成时,入药汁和匀,再加冰糖调味。每日1剂,分2次服用。

功效:清热养阴解毒。

苡薏红豆粥:苡薏仁20克,红豆、土茯苓各30克,粳米100克,洗净共煮,粥熟豆烂拌冰糖。每日1剂,分3次服完。适于水痘已出,发热、尿赤、神疲纳差者。

功效:清热解毒。

乌梅二豆汤:乌梅2个,黑豆15克,绿豆15克。上三味共为粗末,用水煎取清汁。代茶频饮。

功效:解毒祛湿。

金针苋菜汤:金针菜30克,马齿苋30克。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每日2次,随量饮用。

功效:清热解毒,生津止渴。

板蓝根银花糖浆:板蓝根100克 银花50克 甘草15克 冰糖适量;将上3味加水600克,煎取500克,去渣加冰糖适量。每服10~20克,每日数次。

功 效:清热凉血解毒。适用于水痘及一切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发热。

三豆汤:红豆、绿豆、黑豆各适量。以上三味加水适量煎汤。代茶频饮。

功效:清热解毒。

银花薏米粥:金银花15克,薰米30克,冰糖适量。将金银花水煎3次,去渣取汁;薏米加水煮粥,至八成熟时,入药汁共煎至粥成,入冰糖调味。每日2次,连服3日。

功效:疏风清热除湿。

竹笋鲫鱼汤:鲜竹笋30克,鲫鱼1条(约150克),将鲜竹笋洗净切片,鲫鱼去鳞及内脏,同煮汤。每日3次,随量食用。

功效:益气清热透疹。

3卵巢癌的中医辩证治疗方法

卵巢癌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卵巢癌的发生,是因为正气不足,邪气内聚,病理上属于本虚标实。一般在发病初期以攻邪为主兼扶正气;后期则以扶正为主兼祛邪气。

邪气主要有气滞血瘀,湿毒壅盛两种类型;正虚则主要表现为气阴两虚。

气滞血瘀的表现如:下腹肿块,坚硬拒按,按之疼痛。阴道不规则流血或闭经,形体消瘦并有腹水,皮肤粗糙,口干不欲饮,二便不畅,舌有瘀斑瘀点,脉细涩等。治疗要用理气活血、化瘀消症之法,可选用膈下逐瘀汤。药如:桃仁、丹皮、赤芍、红花、五灵脂、乌药、枳壳、香附、莪术、山慈姑各,当归、元胡、鳖甲各,川芎。阴道出血多者加蒲黄,地榆炭。

湿毒壅盛的表现是:腹部肿块迅速增大,腹胀痛伴腹水,阴道不规则出血,口苦,便干舌暗苔厚腻,脉弦滑数等。治疗以清热利湿、化瘀解毒之法,可选择五苓散加味。药如:白术、泽泻、大腹皮、车前草、龙葵、桂枝,猪苓、茯苓、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鳖甲。阴道下血量多者,加炒蒲黄,三七粉,大便燥结加大黄。

气阴两虚的表现为:腹中积块日久,精神倦怠,形体消瘦,气短、口干、食少,腹大如鼓,腹壁脉络曲张或有阴道出血,时有低热,舌红或淡红,脉弦细。治疗可用滋补肝肾、软坚消症之法,当选用六味地黄汤加减。药如:熟地、山药、沙参、女贞子、旱莲草、白花蛇舌草,山萸肉、丹皮、龙葵、泽泻,鳖甲。阴道下血量多者加阿胶,三七;食欲不振加炒内金,焦三仙各。

西医在应用放疗、化疗时或前后,常引起消化道反应或骨髓抑制副反应。因此,配合中药治疗可减少毒副反应,增强免疫力,提高疗效。如有呕吐、食少等消化道反应,可用太子参、黄芪、麦冬、沙参、五味子、生地、半夏、赭石、旋复花、佛手等,以健脾益气,养胃降逆。如出现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者,可配合人参、黄芪、麦冬、枸杞子、紫河车、补骨脂、鹿角胶等补气养阴,益肾填精之药。

备注:中药对卵巢癌的治疗,其具体方案需要专业医师根据每个患者的差异性来开具药方,确定准确的药方和计量,患者切不可自行用药!

4中医怎么辩证治疗月经病方法

中医认为凡寒、热、风虫、痰湿、七情所伤皆可导致月经异常,而养血、疏肝、益气、补肾则是治疗月经病的主要大法,下面就介绍以四物汤(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各9克)为基本方,治疗月经病的方法。

1.理气法:适用于经前两肋胀满,疼痛,乳胀脉弦者,选加青皮、香附、木香、佛手、橘叶、玫瑰花、夏枯草等。

2.血瘀理血法:用于经行不畅,有血块,恶露不尽者,选加益母草、月季花、泽兰、丹参、茺蔚子等。若痛有定处,拒按,经血块多者,选加赤芍、丹皮、桃仁、红花、元胡、生蒲黄等。

瘀重者用三棱、莪术。

3.祛痰化湿法:用于体肥脂厚,痰湿较盛,月经量少者,选加橘红、半夏、云苓、车前子、薏米、扁豆花、川朴花、佩兰。

4.和胃法:如经行呕逆泻利嗳气纳呆,选加生麦芽、砂壳、砂仁、陈皮、六曲、枳壳、竹茹等。阴虚选加石斛、麦冬、沙参;胃气虚选加太子参、白术等。

5.补肾固冲法:用于冲任不固,经期延长,腰酸足软,选加杜仲、寄生、川断、菟丝子、巴戟、狗脊、鹿角胶等。阴虚者选加女贞子、旱莲草、何首乌、生熟地、龟板、阿胶等。

6.温经逐寒法:用于经冷腹坠,胞宫喜暧,腹冷呕逆,选加艾叶、肉桂、炮姜、乌药、沉香等。

7.清热凉血法:用于热盛迫血妄行或口渴舌赤脉数,选加地榆炭、黄芩炭、生地炭、侧柏炭、草根、荷叶炭等。

8.涩经止血法:用于经量过多、崩漏,选加棕炭、仙鹤草、藕节炭、血余炭、煅龙牡等。

9.养血安神法:用于心肾不交,经断前后失眠诸证,选加浮小麦、炙甘草、大枣、夜交藤、合欢花、龙齿、炒枣仁等。

5中医怎么辩证治疗痛经方法

中医指出,女性的月经病和肾功能关系密切。中医认为经水出诸肾,意思是月经病和肾功能有直接关系,也和脾、肝、气血、冲脉、任脉、子宫相关。”痛经主要是肾气亏虚、气血不足,加上各方面的压力,令肝气郁结,以致气血运行不顺,造成痛经。因此,调经治疗大法以补肾、健脾、疏肝、调理气血为主。

痛经有寒热虚实之分你属哪一种?

中医的“痛经”含义是指妇女在经期前中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到腰骶,甚至剧痛昏厥者,也叫“经行腹痛”。中医的痛经有寒热虚实之别。

刺痛属热,冷痛属寒。

胀痛或腹部阵痛属气滞,剧痛而血块流出痛减属淤。得热(例如喝热饮)痛减属寒,得热痛剧属热。喜按喜揉者属虚,拒按拒揉者(越按越痛)属实。经前期痛者多实,经后痛而痛更甚者多虚。

痛经的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痛经的发生与冲任、子宫的周期性生理变化有关,辨证论治如下:

虚证:不荣则痛,意思是气血虚弱或肝肾亏损造成。

由于气血不足或是脾胃功能不健运,气血运行无力,滞而不畅,或肝肾脏腑功能亏损所致的精亏血少,使妇女生理密切关系的冲任二脉失于濡养,造成痛经。

治法宜平时调补,补气养血或滋补肝肾。

如果觉得《中医如何对症治疗水痘》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