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中医治疗脱肛有哪些原则

2023-06-10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55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脱肛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那么你知道日常生活中,中医治疗脱肛有哪些原则呢?

1中医治疗脱肛有哪些原则

很多人或许都依稀记得小时候脱肛的经历。脱肛是指肛管、直肠粘膜、直肠全层或部分乙状结肠脱出肛门外,统称为外脱肛。

病因:

中医认为脱肛多因人体气血不足、中气下陷或湿热下注、久泻下痢,以致直肠不能收摄固涩。如《诸病源候论》说:“脱肛者,肛门脱出也,多固利久肠虚冷所为。”按中医理论,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理,治疗脱肛可以用收敛药物治标,用补气药物治本。下面有三个小验方,脱肛患者可以一试:

第一、 内服治标:枳壳10克,升麻8克,黄芪15克,白术10克日煎服,一日两次。补气固脱。

第二、 外擦提肛膏:石榴皮、柯子、五倍子,研粉末各取等份混合均匀。用麻油调成50%浓度的膏药。睡觉前将药膏涂抹于肛门上,然后用手轻轻地将肛门脱回,再用消毒纱布固定。一般晚上用药效果最好,如果较为严重,白天也可以敷用,治疗期间应避免重体力劳动。

第三、 熏洗提肛散:柯子、五倍子、椿根皮、石榴皮、枯矾各50克,水煎,待温坐盆,先熏后洗肛门,每次20-30分钟,每天早,中,晚各一次。

禁忌:患有肛裂的患者不能使用以上两种外用方,待脱肛回收后即停止用药。

2中医有哪些治疗脱肛方法

病因:

中医认为脱肛多因人体气血不足、中气下陷或湿热下注、久泻下痢,以致直肠不能收摄固涩。如《诸病源候论》说:“脱肛者,肛门脱出也,多固利久肠虚冷所为。”按中医理论,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理,治疗脱肛可以用收敛药物治标,用补气药物治本。下面有三个小验方,脱肛患者可以一试:

第一、 内服治标:枳壳10克,升麻8克,黄芪15克,白术10克日煎服,一日两次。补气固脱。

第二、 外擦提肛膏:石榴皮、柯子、五倍子,研粉末各取等份混合均匀。用麻油调成50%浓度的膏药。睡觉前将药膏涂抹于肛门上,然后用手轻轻地将肛门脱回,再用消毒纱布固定。一般晚上用药效果最好,如果较为严重,白天也可以敷用,治疗期间应避免重体力劳动。

第三、 熏洗提肛散:柯子、五倍子、椿根皮、石榴皮、枯矾各50克,水煎,待温坐盆,先熏后洗肛门,每次20-30分钟,每天早,中,晚各一次。

禁忌:患有肛裂的患者不能使用以上两种外用方,待脱肛回收后即停止用药。

3中医怎么治疗小儿脱肛方法

小儿脱肛又称为小儿直肠脱垂,指肛管、直肠外翻而脱出肛门外,多见于5岁以前的小儿,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到了5岁以后少见。

小儿脱肛原因多

小儿为何会脱肛呢?这要从直肠的解剖位置谈起。正常成年人的骶尾骨有一定的弯曲度,直肠从骶部转弯进入肛门管时就形成了一个近90度的大转弯,叫做直肠尾骨弯曲。这种弯曲能够减轻粪便和直肠压力对肛门括约肌的负荷,有利于直肠的固定。小儿骶骨弯曲尚未形成,因此直肠处于比较垂直的状态,而且比较活动,与周围组织固定不充分,这样肛门括约肌负荷量比较大。因小儿肛门括约肌较松弛,若有营养不良和支持直肠的组织变得软弱的情况,直肠就容易脱出。小儿容易出现腹泻、便秘、咳嗽、呕吐等情况,这使腹腔内压力增加,也会造成肛门脱出。

脱肛危害小儿健康

小儿脱肛初期,在排便后肠管从肛门内脱出,随后会自动缩回。反复发作后,每次便后都需要用手托回,常有少量黏液从肛门流出,患儿肛门处有明显的不适感,十分怕解便,常伴有身体乏力、食欲不振、面色萎黄和消瘦。以后每当腹内压增加时,如哭闹、咳嗽、用力时就会脱肛。患儿的肛门括约肌松弛,只要让孩子蹲下来就会看到脱肛。如果脱肛久不能复位,被嵌顿的直肠会充血、肿胀、出血,甚至造成坏死等严重后果。

保守治疗效果好

由于不少小儿脱肛有自愈倾向,所以在治疗方面应采取保守疗法。当直肠脱出后,家长应及时使其复位,以免脱垂部位充血、水肿给复位带来困难。让患儿趴在家长的膝上,家长的手指涂上石蜡或麻油,然后缓慢地将脱出的套肠纳入肛门内,然后清洁肛周皮肤,用吊带将纱布垫固定于肛门两侧。若脱出时间长,脱出部位充血水肿,复位有困难,家长应立即带孩子到医院诊治。对多次用保守治疗仍有复发的脱肛小儿,直肠旁酒精注射疗法有效。手术治疗仅限于肛门已松弛,保守及注射疗法均无效的个别患儿。

中医治疗方法多

中药:中医认为脱肛是因为中气不足、气虚下陷造成,一般用补中益气法,如用炙黄芪12克,升麻6克,柴胡6克,党参10克,陈皮3克,炙甘草3克,煎汤服用。

熏洗法:取补骨脂15克,乌梅10克,五倍子5克,加水1500毫升,煮沸后趁热熏洗肛门,待温后坐浴,每次20分钟,每日2次。

脐疗法:取枳壳10克,升麻5克,五倍子5克,乌梅5克,共研成细粉状,用醋调成糊状,敷于脐部,外盖纱布用胶布固定,每1~2日1次。

肛周涂药:取乌梅10克,冰片0.2克。将乌梅用小火焙干成碳状,研成细粉,与冰片混合,用香油调成糊状,取少量涂于肛周,每次大便后涂药1次。

4儿童脱肛怎么治 饮食妙法治疗脱肛

肛管直肠脱垂,又称脱肛,是直肠黏膜。肛管、直肠和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仅鼓膜脱出者,称“不完全脱垂”或“假性脱垂”;直肠全层脱出者,称“完全脱垂”或“真性脱垂”。脱出部分在肛管直肠内者,称“内脱垂”或“内套叠”;脱出肛门外者,称“外脱垂”。多见于小儿和老年人。老年人在身体虚弱,中气不足,或腹内压升高等情况下,韧带松弛,对脏器的固护能力下降,出现脏器脱垂,轻症脱垂患者在腹压减轻或卧床即可回复;重者终日脱垂在外不能回纳而影响正常生活。

绿豆糯米猪肠 : 绿豆50~60克、糯米20~30克放入猪大肠250~300克内,两端用线扎紧,加水煮2小时取出,切段调味。佐餐食。主治脱肛。

绿豆糯米煮大肠 : 绿豆、糯米各50克纳入猪大肠250克内,两端用线绑紧,入沙锅,加适量水煮2小时,烂熟后食。 功能清利下焦,泻火燥湿。主治老年性脱出的子宫或直肠部分红肿,或兼有溃烂,流血水,伴小便短赤,口干脘闷,发热;女性白带增多,黄白夹赤。

黄芪白术粥 : 黄芪30克,白术、柴胡各15克,同加适量水煎40分钟,去渣取汁,入粳米100克煮烂粥食。 功能补气健脾,升阳举陷。主治老年性中气不足,脏器用种无力所致内脏下垂;症见神疲乏力,气短自汗,动则尤甚。

黄芪萸肉汤 : 黄芪30克、山茱萸10克加适量水共煎30分钟,去渣取汁,入瘦猪肉片100克煮烂熟,调味。饮汤食肉。 功能补气升提,益肾固摄。主治中气不足型内脏下垂;症见疲倦乏力,气短懒言。

黄芪芡实煲猪大肠 : 猪大肠150克用沸水略煮去味龙细,入黄芪、芡实各30克,加适量水以小火煲至肠烂熟,调味。饮汤食肠。功能补气健脾,升提固摄。主治脏器脱垂;症见久泻脱肛。

黄芪黄鳝红枣煲 : 鲜活黄鳝200克宰杀后去内脏、切段,与黄芪30克、红枣10个同入沙锅,加适量水和植物油少许,小火煲煮烂熟,调味。饮汤食肉。 功能补气养血,升提。主治老年性脏器下垂;症见疲倦乏力,头晕气短,腰酸肢软无力,面色苍白。

5中医治疗不育注意事项

中药治病,讲究“虚则补之”,但是又有“虚不受补”的说法。那么重要治疗男性不育,到底该怎么用药呢?

所谓“虚”是指在临床上,不少不育症患者,体质虚弱,睾丸功能低下,精子数量少,这是中医的名词。这些患者,适当服用具有“大补”功效的药物,诸如枸杞子、鹿角霜、仙灵脾、何首乌、山萸肉、女贞子、熟地、人参、紫河车、鹿茸、仙茅等,对增加精子数量、提高精子质量,的确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可使相当多的不育患者摆脱精神上的烦恼,享受到“天伦之乐”。因此,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运用中医药治疗的确属于因虚导致的男性不育患者,是值得提倡和推广的。

但任何药物都有着治疗作用和副作用,中药也是如此。当然,药物的副作用有大有小,有轻有重,有暂时的也有长久的。部分中药的副作用较小,短期服用虽效果不显著,对身体也没有什么害处。但有些补药“性情暴躁”,运用不得当或辨证不准确就会发生意外,这在临床上经常见到。

不少具有大补功能的药物是热性的,古代皇帝爱服用的人参、鹿茸就是如此。人参、鹿茸均有提高性功能的作用,凡是睾丸功能低下且属于虚证者,中医大夫常常用此配方治疗。但这些药物过量服用,会发生诸如鼻子出血、性激素失调等不良反应,特别是病情不属于虚证者,滥用更容易出现问题。对于虚实夹杂证,补药也是可以服用的,只是要经过大夫巧妙配方,采用攻补兼施的方法,以避免副作用的产生。

如果觉得《中医治疗脱肛有哪些原则》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