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儿童型肠息肉的治疗注意事项

2023-06-10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89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激光切除对直肠息肉有什么影响,如何治疗直肠息肉,激光切除对直肠息肉有什么作用,其中又有哪些细节要注意的?请阅读以下文章的详细解析。

1儿童型肠息肉的治疗注意事项

儿童型肠息肉因息肉主要发生在10岁以下儿童而命名。发病以5岁左右最常见,男孩多于女孩。直肠和乙状结肠下段发病占绝大多数。单个发病占70%以上。多发者有3~4个,在成长中息肉可有自行脱落的可能。

传统观点认为儿童肠息肉常为良性,自行消失的可能性大,不足为虑。但近来的研究表明,这种安全感并不可靠。儿童肠息肉尤其是多发性息肉并非永远良性,随着肠息肉数量的增多,时间的延长,肿瘤性改变的危险性增大。

专家们建议,除8岁以下儿童的单个肠息肉可观察1年外,8岁以上儿童的单发性息肉和8岁以下儿童的多发性息肉应在诊断明确后全部切除。8岁以下儿童的单个肠息肉在一年的观察期间不消失者,亦应切除。因此,凡有不明原因的肠出血的儿童应到医院查明原因,如进行乙状结肠镜、钡灌肠等检查,并及时予以处理,以免后患。

儿童型息肉性状特征

儿童型息肉呈球形或卵圆形,大多直径不超过1cm,息肉的表面光滑,均有长蒂,为正常结肠粘膜,当蒂接近息肉时,粘膜上皮转为肉芽组织。息肉本身为细胞、血管组织,有急性、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同时有大小不等的囊腔,壁腔为分泌粘液的柱状上皮。因此根据形态特点,病理上不属于肿瘤,而是一种错构瘤。由于错构瘤不一定为先天性,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年少者较多见。

儿童型息肉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主要是大便带血或便后滴血,血的颜色鲜红,鲜血附于大便表面,与大便不相混,出血量常不大,但极像内痔出血,因此在儿童期有类似内痔出血症状时,首先应考虑到直肠息肉病的可能。息肉蒂较长时,用力排便可脱出肛门口外,排便后又缩回。

个别高位的息肉可能受来回脱垂而引起结肠肠套叠,临床诊断除上述症状外主要依靠直肠指检,在小儿排空大便后,检查者戴手套涂润滑剂,缓慢将食指或中指伸入肛门内仔细扪诊,常能扪到长蒂,稍硬,活动而光滑的圆球形息肉。

经反复扪诊未发现息肉者。用儿童直肠镜按同法缓慢进入直肠检查,方法为边观察边旋转看到肠腔进镜,不可盲目进镜,否则轻微用力即可致肠壁损伤出血,甚者破裂穿孔。有大便堵塞肠镜时,用长钳取出及大棉球吸出。也可采用退镜法边观察边退镜。

儿童型息肉治疗方法

一旦确诊应尽快治疗。较高位的肠息肉按上述操作进镜找准息肉、固定不动,用Nd:YAG激光经镜孔进入直接基底部切割。由于Nd:YAG光纤进入较长、光刀头摆动幅度大,切割困难,可用0.1~0.2mm细钢金属做成光纤刀柄,把光纤固定在金属柄上,刀头外露3mm,直接像刀运用于基底切割。较高位息肉呈广基型者,光刀与息肉相距2~3mm,输出40W激光照射,至息肉呈灰白即可,不必立即剥离,待其自然脱落修复,既快速又安全有较。低位肠息肉可经肛门镜下用激光于基底切除,光刀切割时必须慎重,不应损伤肠壁或造成穿孔。

儿童型息肉术后处理

儿童型肠息肉在激光术后佐以口服抗炎药、止血药及加大维生素丙用量和其它维生素类制剂治疗一周即可。不必进行特殊的术后治疗。术后为防大便秘结而损伤手术创面引起出血,可给予缓泻剂,使大便稀软易排出而不损伤创面。

2直肠息肉切除术

【患者】周女士,26岁

【情况与症状】一年中持续发生少量便血,肛门内一直有东西脱出,经常出现腹痛、腹泻、便浓血等情况,因刚毕业后工作再加上自认为只是普通内痔一直没有检查而现以发展到天天腹泻、便血。

【诊断】经检查确诊为直肠息肉。

【治疗】采用美国HCPT技术高频息肉切除术,一次性切除所有直肠息肉。

【疗效】术后无出血、无疼痛、穿孔。2月后回访一切正常。

3激光治直肠息肉效果好吗

肛门直肠良性肿瘤的类别甚多,但一般都指直肠息肉。因为直肠息肉占所有良性肿瘤的95%以上,直肠息肉虽属良性肿瘤,但是其中大部分都与癌肿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因为直肠息肉有恶变的可能,所以,发现直肠结肠息肉者都有主张早期予以手术切除。据全国肛肠疾病调查报告,直肠息肉的发病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呈上升趋势。

直肠息肉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小儿常为良性腺瘤样息肉;成人常为乳头息肉,又称绒毛状息肉,少数可恶变,应予以注意,还有少数为多发性息肉,又称息肉病。

直肠息肉的发病原因与胚胎组织错置,先天素质,家族遗传、幼儿时期饮食调配习惯改变,经常性腹泻、便秘,酸性粪便及直肠炎性刺激致使粘膜肥厚,肉芽状或息肉状炎性组织增生等因素有关。

直肠息肉也是一种常见病,一般只生一个,偶尔有连串而生的,前者多见于儿童,后者多见于青壮年,其中少数可能发生癌变,尤以连串而生的息肉恶变较多,其临床表现多无症状,多数在体检时发现。若息肉较大,经常受到粪便摩擦,可使其粘膜糜烂,最突出的症状是反复经久不愈的便血,一般粪便带血丝或便后纸上带血,血色鲜红,血量不多,有时常有小量粘液,少有多量滴血。排便时肛门有异物感,但无疼痛。如经常受粪便推进,息肉蒂部增长可于便时脱出于肛外,有时便后自行回缩,有时需手托回。若出血量大或出血日久,可引起消瘦、贫血,体重减轻,息肉较大时,也可出现排便次数,脓液粘便,里急后重,便秘,肛门流出较多分泌物等症状。老年人常可恶化,息肉病往往可在口腔周围出现1-3毫米大小的褐色斑点。又称P-J综合症。其特点有三:⑴口腔周围皮肤粘膜有异常,色素斑点沉着。这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斑点出现,唇最多,其次为手指及足趾背掌面,色素点可分为淡褐色、深褐色、黑褐以及蓝黑色,散在性分布,大小不等,常为0.2-0.5厘米直径,外形为园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不高出皮肤表面。几乎皆在出生后不久或幼年时期出现,此可提供早期诊断的线索。色斑随年龄加深增多。颊粘膜的色斑终身不退。⑵胃肠道多发生性息肉:在整个胃肠道中都可发生,但小肠最多见。胃肠X线钡餐检查多数可以证实肠道息肉的存在,小肠息肉可导致肠套叠及肠坏死,这是严重的并发症。⑶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40%有家族遗传史,男女双方均可遗传,男女发病率大致相等。

直肠息肉常长于直肠下端后壁(约占70%),单发者为90%,多数带蒂,蒂长2-5cm为等,可移动。无蒂息肉约点10%,一般较少。息肉一般是圆形或卵圆形,小如米粒,大如核桃或鸡蛋,质脆,表面光滑,色粉红,因粪便的长期摩擦多有溃烂出血。70%直肠指诊可触及质软如豆粒大小的圆形肿物,能活动,无压痛。位置较高或较小的息肉,直肠指诊不易发现,需做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乳头状息肉常为单发,少数为多发,基层宽、无蒂或短蒂,表面有细长绒毛样突起,易恶变。凡是无蒂、基层宽广的息肉,应视为癌前病变,要及早做病理切片检查。

直肠息肉有单发和多发,传统疗法有很多种,如手术治疗、注射治疗、药物灌肠治疗等,但都有一些弊端。有的病人较痛苦,有的不够彻底易复发骨的损伤大,出血多,并发症多。目前很多专业引进最新一代微创伤激光治疗系列,该机定位准确,疗效可靠,可控性强,创伤小。对正常组织无损伤,真正实现了治疗过程中无疼痛、不出血、快捷、彻底、不感染。无后遗症等特点。治疗后不需住院,随治随走,不影响工作。其它肛肠疾病如痔疮(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肛瘘、肛周脓肿等均可一次治愈。

4得了直肠息肉有必要切除吗?

什么是肠息肉?

随着电子肠镜的日益推广,常常能在肠镜检查中发现肠息肉患者。大部分病人或其家属听到肠息肉的第一个反应往往是“是不是要开刀”?

发现肠息肉是否都要切除?

肠息肉大部分是肠黏膜的一个新生物,在未作病理检查这个“金标准”之前,一切诊断只是猜测,不切除它,留在体内毕竟是一个“定时炸弹”。若是恶性,危害自不必说;如果是腺瘤等癌前病变,则相当于一个“定时炸弹”,随着息肉的增大,数目的增加,癌变机会也迅速增大,直径超过2cm的腺瘤近半数会恶变成癌。即使是炎症性息肉,对身体的危害性虽然小些,但随着息肉的增大,也可能带来一系列临床症状,如长期便血、腹泻、肠套叠甚至肠梗阻等。因此,发现肠息肉应将其切除。

肠息肉切除手术参考费用

直肠良性肿物切除术:1000/次。

经内镜直肠良性肿物切除术:920/次(激光、套扎法分别加收200元)。

切除息肉一定要开刀吗?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现在,大部分结肠息肉的切除已不需要开刀。

近几十年,随着纤维内镜、特别是电子内镜的问世,内镜技术飞速发展,尤其是内镜下治疗技术发展得最快,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已是很成熟的一种治疗方法。其适应症有:

(1)各种大小的有蒂息肉和腺瘤;

(2)直径小于2cm无蒂息肉和腺瘤;

(3)多发性腺瘤和息肉,分布分散,数目较少。

可以说,内镜下肠息肉切除已成为肠息肉治疗的常规方法,除了极少部分直径过大、内镜下形态明显恶变或数目过多者外,一般均可在内镜下将肠息肉完整切除。对比开刀,内镜下进行息肉切除具有明显优势。美国Bernard曾报道剖腹手术后,病人恢复正常生活平均要28天,而内镜下切除息肉,恢复正常生活平均仅需2天,且费用也仅是开刀的1/3。内镜下进行息肉切除对身体损伤小、痛苦少,对年老体弱或婴幼儿均适用,因此该方法现已广泛普及。

5一则直肠息肉切除术的病例

【患者】周女士,26岁

【情况与症状】一年中持续发生少量便血,肛门内一直有东西脱出,经常出现腹痛、腹泻、便浓血等情况,因刚毕业后工作再加上自认为只是普通内痔一直没有检查而现以发展到天天腹泻、便血。

【诊断】经检查确诊为直肠息肉。

【治疗】采用美国HCPT技术高频息肉切除术,一次性切除所有直肠息肉。

【疗效】术后无出血、无疼痛、穿孔。2月后回访一切正常。

如果觉得《儿童型肠息肉的治疗注意事项》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