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为什么婴幼儿和老年人容易患脱肛

2023-06-10 分类:百科

临床上还常见到小儿排便、排尿坐盆时间过久而诱发本病。小儿随着骨盆的发育、骶骨弯曲形成,多数直肠脱垂患者常可自愈,故一般应用非手术治疗。

1为什么婴幼儿和老年人容易患脱肛

医学认为:小儿气血未旺、老人气血已衰,皆易脱肛。 5岁以下儿童发生直肠脱垂非常多见,由于小儿体质娇嫩,发育不完全成熟,元气不实,骶骨弯曲未长成,直肠粘膜下组织也较为疏松,直肠缺乏骶骨的支持,而且直肠与骨盆几乎笔直,即垂直的状态,比较活动,不利于固定,而且增加了肛门括约肌的负荷量,儿童时期又易患营养不良、百日咳、肠炎、腹泻等疾患。长期腹内压增大,失去对直肠的牵拉固定作用,就易发生直肠脱垂,这就是小儿易患直肠脱垂的主要原因。

临床上还常见到小儿排便、排尿坐盆时间过久而诱发本病。小儿随着骨盆的发育、骶骨弯曲形成,多数直肠脱垂患者常可自愈,故一般应用非手术治疗。

老年人直肠脱垂则多因年老体弱、气血不足、中气下陷、气虚不能收摄而引起。

“虚”是老年人发病的主要原因

由于老年人全身组织衰退、肌肉松弛,加上一些慢性疾病,如便秘、气管炎、咳嗽、前列腺肥大、排尿困难等。频繁增加腹压,同时隔肌下降,压迫腹腔脏器推压乙状结肠和直肠向下移位,又由于老年人体弱无力,括约肌松弛,骨盆直肠窝、坐骨直肠窝脂肪量减少,这也是老年人易发生不完全性直肠脱垂的原因之一。故对老年人患直肠脱垂的治疗,既应重视局部的致病因素,更应重视全身整体的状况。

2如何辨析直肠脱垂和脱肛的区别

直肠脱垂和脱肛是一回事吗?直肠脱垂和脱肛的区别在哪里?专家分析说,很多时候,脱肛在医学上又称之为“直肠脱垂”,是老年人中很常见的一种疾病。老年人由于年老体衰,直肠周围结缔组织松弛,肛门括约肌无力,肛提肌和盆底筋膜薄弱尤其是神经系统机能减退等,是脱肛的病理基础;老年人患便秘、腹泻、长期咳嗽、排尿困难等慢性病,使腹腔内压力增高,是脱肛的常见诱因。

专家介绍,民间俗称的“脱肛”泛围很广,由于人们缺乏医学知识,将凡是有肿物或肉赘从肛门内脱出到肛门外的病都叫“脱肛”,这样就将内痔外脱、嵌顿痔、炎性外痔,甚至血栓外痔都误认为是“脱肛”了,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了真正的直肠脱垂。可见民间俗称的“脱肛”中包括了直肠脱垂和部分脱出性痔,面现代医学所讲的直肠脱垂就是指直肠和直肠黏膜的脱出,所以二者不应该混淆。

专家介绍,脱肛早期表现便后有直肠黏膜自肛门脱出,并可自行缩回;以后渐渐不能自行回复,需用手托才能复位,常有少许黏液自肛门流出,排便后有下坠感和排便不尽感,排便次数增多;再后在咳嗽、喷嚏、走路、久站或稍一用力即可脱出,脱出后局部有发胀感,也可感到腰骶部胀痛,脱出的黏膜有黏液分泌,黏膜常受刺激可发生充血、水肿、糜烂和溃疡,分泌可夹杂血性黏液,刺激肛周皮肤,可引起瘙痒。

临床上根据脱出物长度分为I度(3~5厘米)、II度(5~10厘米)和III度(10厘米以上)脱垂。

但是到目前为止,直肠脱垂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楚,只是知道下列各因素与发病有关:

1.解剖因素。小儿骶尾骨弯度小直肠较垂直腹内压增高时直肠缺乏支持而易于脱垂直肠前陷凹腹膜反折过低腹内压增高和肠袢压迫使直肠前壁突入直肠壶腹导致脱垂老年人肌肉松弛生育过多或分娩时会阴撕裂亦可使直肠发生脱垂。

2.腹内压增高。长期便秘腹泻慢性咳嗽和排尿困难等引起腹内压增高可导致直肠脱垂近年来国外研究发现直肠脱垂常伴有精神或神经系统疾患两者间的关系目前尚不清楚有人认为神经系统病变时控制及调节排便的功能发生障碍直肠慢性扩张对粪便刺激的敏感性减弱从而产生便秘和控制排便能力下降排便时异常用力使肛提肌及盆底组织功能减弱也是直肠脱垂的常见原因。

3.其他。外伤手术引起腰骶神经麻痹致肛管括约肌松弛引起直肠黏膜脱垂。

专家提醒,在遇到类似的病症时候,还需去医院检查,不能单纯的认为脱肛就是直肠脱垂,以免耽误了治疗!

3儿童脱肛怎么治 饮食妙法治疗脱肛

肛管直肠脱垂,又称脱肛,是直肠黏膜。肛管、直肠和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仅鼓膜脱出者,称“不完全脱垂”或“假性脱垂”;直肠全层脱出者,称“完全脱垂”或“真性脱垂”。脱出部分在肛管直肠内者,称“内脱垂”或“内套叠”;脱出肛门外者,称“外脱垂”。多见于小儿和老年人。老年人在身体虚弱,中气不足,或腹内压升高等情况下,韧带松弛,对脏器的固护能力下降,出现脏器脱垂,轻症脱垂患者在腹压减轻或卧床即可回复;重者终日脱垂在外不能回纳而影响正常生活。

绿豆糯米猪肠 : 绿豆50~60克、糯米20~30克放入猪大肠250~300克内,两端用线扎紧,加水煮2小时取出,切段调味。佐餐食。主治脱肛。

绿豆糯米煮大肠 : 绿豆、糯米各50克纳入猪大肠250克内,两端用线绑紧,入沙锅,加适量水煮2小时,烂熟后食。 功能清利下焦,泻火燥湿。主治老年性脱出的子宫或直肠部分红肿,或兼有溃烂,流血水,伴小便短赤,口干脘闷,发热;女性白带增多,黄白夹赤。

黄芪白术粥 : 黄芪30克,白术、柴胡各15克,同加适量水煎40分钟,去渣取汁,入粳米100克煮烂粥食。 功能补气健脾,升阳举陷。主治老年性中气不足,脏器用种无力所致内脏下垂;症见神疲乏力,气短自汗,动则尤甚。

黄芪萸肉汤 : 黄芪30克、山茱萸10克加适量水共煎30分钟,去渣取汁,入瘦猪肉片100克煮烂熟,调味。饮汤食肉。 功能补气升提,益肾固摄。主治中气不足型内脏下垂;症见疲倦乏力,气短懒言。

黄芪芡实煲猪大肠 : 猪大肠150克用沸水略煮去味龙细,入黄芪、芡实各30克,加适量水以小火煲至肠烂熟,调味。饮汤食肠。功能补气健脾,升提固摄。主治脏器脱垂;症见久泻脱肛。

黄芪黄鳝红枣煲 : 鲜活黄鳝200克宰杀后去内脏、切段,与黄芪30克、红枣10个同入沙锅,加适量水和植物油少许,小火煲煮烂熟,调味。饮汤食肉。 功能补气养血,升提。主治老年性脏器下垂;症见疲倦乏力,头晕气短,腰酸肢软无力,面色苍白。

4关于脱肛病因的讨论

直肠脱垂是指直肠或乙状结肠下段的粘膜层或全层肠壁经肛管向外突出于肛门外的一种病理状态。临床上并不常见。

大量病例资料提示本病与发育缺陷有关:如小儿骶骨曲发育不全,直肠正常平面位消失,直肠前陷凹腹膜返折过低,老年性肌肉松弛,生育过多或分娩致肛提肌分离或会阴撕裂等。故本病多见于小儿、老年及多产妇女。

此外,长期腹泻或便秘、排尿困难、慢性咳嗽、重体力劳动等引起腹内压增加,也常为本病的诱因。

近年来国外有人研究,直肠脱垂常伴有精神或神经系统疾患,如Goligher报告100例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3%肯定有精神疾患,33%可能有精神疾患。Wyllie报告100例小儿直肠脱垂,4%有智力障碍。Thomas认为有神经系统病变时,排便的控制力与调节功能障碍,直肠慢性扩张,对粪便等刺激的敏感度减弱,因而产生便秘与自制力的下降,有利于直肠脱垂的发生。

长期以来,对直肠脱垂的形成机制存在着滑动疝和肠套叠两种主要学说的争论,而Goldberg认为两者基本上是一回事只不过是程度上的不同,滑动性疝型也可以说是一种肠套叠,只是未影响到整圈肠壁。

5脱肛|脱肛的症状

【气虚下陷】 【脾肾两虚】 【湿热下注】

脱肛是指肛管直肠黏膜脱出肛门以外的一种病证。临床上多见于老年人。是由于长期习惯性便秘、腹泻、排尿困难、慢性咳嗽、重体力劳动等使腹腔内压力增高而致,也可由盆腔底部组织软弱使直肠易于脱出。中医学认为本病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过度劳累导致脾肾气虚,失于固摄;或因饮食不节,嗜食辛辣厚味,致使积湿酿热,湿热下坠,郁于直肠而成。临床主要分为气虚下陷、脾肾两虚和湿热下注三个证型。

如果觉得《为什么婴幼儿和老年人容易患脱肛》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