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发现肠息肉一定要做手术吗

2023-06-10 分类:百科

随着电子肠镜的日益推广,常常能在肠镜检查中发现肠息肉患者。病人或其家属听到肠息肉的第一个反应往往是“是不是要开刀”?

1发现肠息肉一定要做手术吗?

肠息肉泛指直肠粘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包括有腺瘤(其中有绒毛状腺瘤),儿童型息肉、炎症息肉及息肉病等。从病理上来看,其内容不一,有的是良性肿瘤,有的是炎症增生的后果。

让我们先了解究竟什么是肠息肉

肠息肉是指肠黏膜局限性隆起的病变,一般来说,肠息肉是一种良性病变,它可小至芝麻、绿豆,也可大至核桃。数量可从1个至数百上千个不等。

从形状上来说,有带蒂息肉、亚蒂息肉、扁平息肉之分。肠息肉按照其病理性质,可分为新生物性、炎症性、错构瘤性、增生性等5类,其中新生物性,即肿瘤性,主要指肠道腺瘤,是肠息肉中最常见的,占70%-80%左右,对身体的危害也最大,因为它有癌变可能(据统计单发肠腺瘤癌变率是5%左右)。

发现肠息肉一定要做手术吗?

前面已经提到,肠息肉大部分是肠黏膜的一个新生物,在未作病理检查这个“金标准”之前,一切诊断只是猜测,不切除它,留在体内毕竟是一个“定时炸弹”。若是恶性,危害自不必说;如果是腺瘤等癌前病变,则相当于一个“定时炸弹”,随着息肉的增大,数目的增加,癌变机会也迅速增大,直径超过2cm的腺瘤近半数会恶变成癌。即使是炎症性息肉,对身体的危害性虽然小些,但随着息肉的增大,也可能带来一系列临床症状,如长期便血、腹泻、肠套叠甚至肠梗阻等。因此,发现肠息肉应将其切除。

切除息肉一定要开刀吗?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现在,大部分结肠息肉的切除已不需要开刀。近几十年,随着纤维内镜、特别是电子内镜的问世,内镜技术飞速发展,尤其是内镜下治疗技术发展得最快,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已是很成熟的一种治疗方法。其适应症有—————

(1)各种大小的有蒂息肉和腺瘤;

(2)直径小于2cm无蒂息肉和腺瘤;

(3)多发性腺瘤和息肉,分布分散,数目较少。

可以说,内镜下肠息肉切除已成为肠息肉治疗的常规方法,除了极少部分直径过大、内镜下形态明显恶变或数目过多者外,一般均可在内镜下将肠息肉完整切除。对比开刀,内镜下进行息肉切除具有明显优势。

美国Bernard曾报道剖腹手术后,病人恢复正常生活平均要28天,而内镜下切除息肉,恢复正常生活平均仅需2天,且费用也仅是开刀的1/3。内镜下进行息肉切除对身体损伤小、痛苦少,对年老体弱或婴幼儿均适用,因此该方法现已广泛普及。

肠镜能否辨明息肉的性质?

内镜下从大体形状上大致可以判断息肉的良恶性,一般来说,带蒂的、直径小于2cm、表面光滑、镜子推动活动度好的常常是良性的,包括炎症性、腺瘤性息肉。而黏膜下扁平的,直径较大(大于2cm),表面有出血、溃疡,镜子推动活动度差的往往往是恶性的机会较大。美国一项研究显示,直径<1cm 的息肉恶变约1%,大于2cm的腺瘤46%是恶性的,1~2cm之间的腺瘤仅10%恶变。

另外,借助色素内镜与放大内镜等技术,根据息肉表面的腺管开口类型,可对病变的类型与性质作出初步的判断。当然,内镜下只能根据息肉的形态作出大概而模煳的诊断,正确的处理是将息肉完整切除送病理检查,以最终判定息肉的性质。病理结果才是息肉诊断的“金标准”。

2直肠息肉切除术

【患者】周女士,26岁

【情况与症状】一年中持续发生少量便血,肛门内一直有东西脱出,经常出现腹痛、腹泻、便浓血等情况,因刚毕业后工作再加上自认为只是普通内痔一直没有检查而现以发展到天天腹泻、便血。

【诊断】经检查确诊为直肠息肉。

【治疗】采用美国HCPT技术高频息肉切除术,一次性切除所有直肠息肉。

【疗效】术后无出血、无疼痛、穿孔。2月后回访一切正常。

3直肠息肉切除手术效果如何

直肠息肉是直肠粘膜或粘膜下腺体局限性增生而形成的良性上皮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和性别,可单发也可多发,可发生于肠道的任何地方,但以直肠和乙状结肠最为常见,可有家族史,原因不明,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炎症刺激、基因突变、遗传因素、饮食因素、机械性损伤、和粪便刺激有关。

直肠息肉主要表现为便血,脱垂及肠道刺激等症状,如腹部不适、腹痛、腹泻、脓血粘液便、里急后重等,直肠指检及内窥镜检查可确诊。

直肠息肉是指肠黏膜局限性隆起的病变,一般来说,肠息肉是一种良性病变,它可小至芝麻、绿豆,也可大至核桃。数量可从1个至数百上千个不等。从形状上来说,有带蒂息肉、亚蒂息肉、扁平息肉之分。肠息肉按照其病理性质,可分为新生物性、炎症性、错构瘤性、增生性等5类,其中新生物性,即肿瘤性,主要指肠道腺瘤,是肠息肉中最常见的,占70%-80%左右,对身体的危害也最大,因为它有癌变可能,据统计单发肠腺瘤癌变率是5%左右。

肠息肉大部分是肠黏膜的一个新生物,在未作病理检查这个“金标准”之前,一切诊断只是猜测,不切除它,留在体内毕竟是一个“定时炸弹”。若是恶性,危害自不必说;如果是腺瘤等癌前病变,则相当于一个“定时炸弹”,随着息肉的增大,数目的增加,癌变机会也迅速增大,直径超过2cm的腺瘤近半数会恶变成癌。即使是炎症性息肉,对身体的危害性虽然小些,但随着息肉的增大,也可能带来一系列临床症状,如长期便血、腹泻、肠套叠甚至肠梗阻等。因此,发现肠息肉应将其切除。

4发现肠息肉要不要切除?

什么是肠息肉?

肠息肉是指肠黏膜局限性隆起的病变,一般来说,肠息肉是一种良性病变,它可小至芝麻、绿豆,也可大至核桃。数量可从1个至数百上千个不等。

从形状上来说,有带蒂息肉、亚蒂息肉、扁平息肉之分。肠息肉按照其病理性质,可分为新生物性、炎症性、错构瘤性、增生性等5类,其中新生物性,即肿瘤性,主要指肠道腺瘤,是肠息肉中最常见的,占70%-80%左右,对身体的危害也最大,因为它有癌变可能(据统计单发肠腺瘤癌变率是5%左右)。

肠镜能否辨明息肉的性质?

内镜下从大体形状上大致可以判断息肉的良恶性,一般来说,带蒂的、直径小于2cm、表面光滑、镜子推动活动度好的常常是良性的,包括炎症性、腺瘤性息肉。而黏膜下扁平的,直径较大(大于2cm),表面有出血、溃疡,镜子推动活动度差的往往往是恶性的机会较大。研究显示,直径小于1cm的息肉恶变约1%,大于2cm的腺瘤46%是恶性的,1~2cm之间的腺瘤仅10%恶变。

另外,借助色素内镜与放大内镜等技术,根据息肉表面的腺管开口类型,可对病变的类型与性质作出初步的判断。当然,内镜下只能根据息肉的形态作出大概而模糊的诊断,正确的处理是将息肉完整切除送病理检查,以最终判定息肉的性质。病理结果才是息肉诊断的“金标准”。

发现肠息肉是否都要切除?

肠息肉大部分是肠黏膜的一个新生物,在未作病理检查这个“金标准”之前,一切诊断只是猜测,不切除它,留在体内毕竟是一个“定时炸弹”。若是恶性,危害自不必说;如果是腺瘤等癌前病变,则相当于一个“定时炸弹”,随着息肉的增大,数目的增加,癌变机会也迅速增大,直径超过2cm的腺瘤近半数会恶变成癌。即使是炎症性息肉,对身体的危害性虽然小些,但随着息肉的增大,也可能带来一系列临床症状,如长期便血、腹泻、肠套叠甚至肠梗阻等。因此,发现肠息肉应将其切除。

肠息肉手术参考费用

直肠良性肿物切除术:1000/次。

经内镜直肠良性肿物切除术:920/次(激光、套扎法分别加收200元)。

切除息肉一定要开刀吗?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现在,大部分结肠息肉的切除已不需要开刀。

近几十年,随着纤维内镜、特别是电子内镜的问世,内镜技术飞速发展,尤其是内镜下治疗技术发展得最快,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已是很成熟的一种治疗方法。其适应症有:

(1)直径小于2cm无蒂息肉和腺瘤;

(2)多发性腺瘤和息肉,分布分散,数目较少。

(3)各种大小的有蒂息肉和腺瘤;

可以说,内镜下肠息肉切除已成为肠息肉治疗的常规方法,除了极少部分直径过大、内镜下形态明显恶变或数目过多者外,一般均可在内镜下将肠息肉完整切除。对比开刀,内镜下进行息肉切除具有明显优势。

美国Bernard曾报道剖腹手术后,病人恢复正常生活平均要28天,而内镜下切除息肉,恢复正常生活平均仅需2天,且费用也仅是开刀的1/3。内镜下进行息肉切除对身体损伤小、痛苦少,对年老体弱或婴幼儿均适用,因此该方法现已广泛普及。

5一则直肠息肉切除术的病例

【患者】周女士,26岁

【情况与症状】一年中持续发生少量便血,肛门内一直有东西脱出,经常出现腹痛、腹泻、便浓血等情况,因刚毕业后工作再加上自认为只是普通内痔一直没有检查而现以发展到天天腹泻、便血。

【诊断】经检查确诊为直肠息肉。

【治疗】采用美国HCPT技术高频息肉切除术,一次性切除所有直肠息肉。

【疗效】术后无出血、无疼痛、穿孔。2月后回访一切正常。

如果觉得《发现肠息肉一定要做手术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