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中医怎么防治急性肾炎方法

2023-06-10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585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2 分钟。

急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那么你知道日常生活中,中医怎么防治急性肾炎方法呢?

1中医怎么防治急性肾炎方法

中医对急性肾炎有何认识?

根据急性肾炎起病急、变化快、浮肿始见于阳位而兼有表证且 多热象的临床特点,中医认为本病属水肿·阳水的范畴。其病因与风、寒、湿、热、毒有关。本病的发生,多因外感风寒或风热袭肺,肺失宣降,以致三焦气化不利,或因冒雨涉水受湿,皮肤疮毒内侵,寒湿或湿热困脾,脾阳不运,以致水道失于通调,水液内停,外溢肌 肤,形成水肿。或风热内侵,风去热存,热留下焦,脉络受损,血热妄行,以致出现血尿。肺、脾、肾二脏功能障碍,郁 而化热,逐渐转化成湿热蕴结。急性肾炎的恢复期主要是湿热未尽,部分病人在湿热消退过程中逐渐出现肾阴虚,伴湿热留恋。有的病人在浮肿消退之后,常有自感身热、多汗、多尿甚或夜尿,此属湿热自退的表现,并非表虚、气虚或肾虚,不可以补,宜芳香清利,促其自退。部分病人湿热留恋不退,又有正气不足,虚实错杂,宜用和法 ,以祛邪为主,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碍邪。

中医如何治疗急性肾炎?

根据其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中医治疗急性肾炎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祛风利水、内外分消。适应症:起病初期,恶寒,恶风,发热,咳嗽,头痛,尿量少,全身浮肿以腰以上为著。苔薄白,脉浮紧或沉细。常用处方为越婢汤合五皮饮加减。

(2)疏风清热、凉血解毒。用于具有风热表现的病人:发热,不恶寒,常有咽喉肿痛,尿少色赤,肉眼血尿。脉滑数或细数,舌质红,舌苔薄黄。常用处方为银翘散加蝉蜕、白僵蚕、赤芍、丹皮等。

(3)清热利湿或清热解毒法:适用于病人皮肤感染或外感表证已解,湿郁化热,可有发热,口干口苦,喜冷饮,尿少色红,浮肿不消。舌苔薄黄或黄腻,脉滑数。常用五味消毒饮加减。

中医治疗急性肾炎水肿有哪些办法?

急性肾炎以水肿为主者,应以利水消肿为首要之务,否则水势泛滥,犯肺凌心,各种变证迭出,病情加重。常用治水方法有以下几种:

(1)宣肺利水法:凡病程短,有肺经症状,以面目浮肿为主,或兼发热者,均可用宣肺利水法,一般可根据前驱残留症状来决定。

如是风寒外感后,可用麻桂五皮饮(麻黄6g,桂枝10g,陈皮10g,云苓皮30g,桑白皮15g,大腹皮15g,生姜皮6g)。如是风热外感,可用越婢五皮饮(麻黄6g,生石膏30g,陈皮10g,云苓皮30g,桑白皮15g,大腹皮15g,生姜皮6g)。

(2)健脾利水法:如果病程延长,水肿由面部延及四肢,甚至全身水肿,纳食差,腹胀胸闷,身体困重,甚则恶心呕吐,舌淡红脉沉,可用防己黄芪汤合防己茯苓汤加味(生黄芪15g,防己30g,白术10g,肉桂6g,茯苓30g,炙甘草6g,怀牛膝10g,车前子30g,生姜6g,大枣6g)。

(3)清热利水法:急性肾炎如果热象较为明显,热与水湿相合,可见面红痤疮,口苦口粘,小便赤涩,大便不爽,或有皮肤疮毒,舌红苔黄而腻,脉象弦滑,可用五味消毒饮合五皮饮加减(银花30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5g,野菊花15g,天葵子10g,桑白皮15g,大腹皮15g,陈皮10g,生姜皮6g,云苓皮30g)。

中医治疗急性肾炎血尿有哪些办法?

急性肾炎以血尿为主要表现者应注意止血,具体方法有以下二种:

①清热凉血止血:病机为热伤血络,常用小蓟饮于加减(小蓟30g,生地10g,淡竹叶10g,滑石10g,生甘草3g,藕节20g,白茅根30g,益母草15g,石韦15g,丹皮6g,马鞭草15g,生侧柏叶15g)。

②滋阴清热止血法:病机为虚火灼伤脉络,常用知柏地黄汤加减(知母12g,黄柏9g,熟地12g,山萸肉12g,山药15g,丹皮12g,云苓15g,泽泻9g,三七粉3g冲服)。

急性肾炎的预后怎样?

急性肾炎是一个自限性疾病,一般预后良好,只要及时去除病因,辅以适当的治疗,在儿童约85%~90%,在成人约60%一75%可完全恢复。老年人患急性肾炎的机会不多,但其预后在急性肾炎患者中最差。多数病例尿常规改变在3—6个月内恢复,少数患者急性期后临床表现消失,肾功能良好,但尿液中红细胞和少量蛋白可迁延1—2年才逐渐消失。少数病例病程迁延1~2年后逐渐康复,另有少数病人迁延发作转为慢性肾炎,个别病例急性期可发生严重合并症而死亡。近年来由于防治工作的改进,死亡率已降至l%一2%,甚或无死亡。

如何预防急性肾炎的发生?

主要防治能引起肾炎的其他有关的疾病(亦称肾炎的前驱病),尤其是防治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一些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炎、猩红热、丹毒脓疮等,人体感染上述疾病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引起肾炎,叫潜伏期。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其潜伏期约一至二周;猩红热约二至三周;脓疮病约二至四周。潜伏期是机体发生反应的过程,在感染上述前驱病时,如能及时治疗则可阻止免疫反应的发生。据临床观察,扁桃体炎、咽炎及其他慢性感染病灶反复发病者,可引起急性肾炎并使其转为慢性肾炎。因此如果证实急性肾炎是由扁桃体炎引起,在适当时作扁桃体摘除,有助于治愈及预防复发。其他细菌、病毒、原虫等都能引起肾炎,因此,对引起肾炎前驱疾病的积极及时的防治,对预防急性肾炎的发生以及防止急性肾炎转为慢性肾炎均有重要意义。

2中医如何治疗急性肾炎方法

急性肾炎是一组急性起病、不同病因引起的弥漫性肾小球炎性病变。绝大多数由链球菌感染后所致,临床上以水肿、尿少、血尿及高血压为主要表现。此病多见于3岁以上小儿,病前1~3周多有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脓皮病等病史。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一般病例有浮肿、血尿及高血压,严重病例可引起以下并发症;(1)心力衰竭,表现呼吸急促,烦躁不安,肺底水泡音,奔马律,心率快,肝脾增大:(2)高血压病,表现头痛,眼花,昏迷,抽筋,血压明显增高;(3)急性肾功能不全,表现少尿或尿闭,氮质血症及酸中毒。不典型的病例仅有血尿及蛋白尿,或仅有尿轻微改变。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一种感染后的免疫反应,常继发子上呼吸道或皮肤的链球菌感染之后。呼吸道感染主要是B溶血性链球菌A组12型、4型,皮肤感染是49型及57型。致肾炎的链球菌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于肾小球并激活补体,引起肾小球基底膜损害致病。

典型的急性肾炎根据临床表现及尿检查有蛋白、红细胞及管理即可确诊,不典型者还需检测抗0、C3及咽拭培养等以明确诊断。血沉常增快,2~3月恢复正常,抗O增高,C3下降,1~2月恢复正常。

现代医学对本病主要采用对症治疗,早期应用青霉素以清除咽部或皮肤的链球菌,给予短期卧床休息及低盐饮食。严重水肿可用速尿,高血压用利血平或甲基多巴等,有心衰者予以镇静及快速洋地黄化。急性肾功能衰竭应限制补液量,用速尿或甘露醇及纠正酸中毒和高血钾,必要时给与透析疗法。目前国内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本病,疗效有明显提高。

本病属于中医水肿的“阳水”范畴。其病因与感受风寒、风热。水湿等外邪有关。病理主要与肺脾肾三脏有关。风邪上逆,首先犯肺,肺失宣肃,水道不利,溢于肌肤,而发为水肿;湿邪内侵,脾失健运,以致水湿不能下行,泛于肌肤。肾为全身诸气之根,肾主开合,如肾气不足,膀胱气化受损,水泛为肿。湿热内侵,损伤血络是肾炎尿液变化的原因。此外水气凌心,水气上扰清空,肾气不足。开合不利等是形成急性肾炎并发症的机理。

3中医怎么辩证治疗急性肾炎方法

有关急性肾炎中医临床分型的方法,临床各家的方法不尽相同,但大致上亦有一些共识。

由于急性肾炎起病急,变化快、多以水肿和血尿为主要表现,中医学将之归入“水肿”、“尿血”等病中。

进行审验

急性肾炎水肿期、中医认为是由于风热、风寒之邪入侵,肺卫失和,肺气失宣,水道失调,不能通调水道以输膀胱,导致水邪泛溢,诸症而起,故又称之为“风水”,或由于疮毒内侵或湿热内生,脾失健运,水湿不得运化,留而泛溢于肌肤。总之,此时多为病之初期,证候属实,多为阳水,治疗以利水消肿,泻其邪实为原则。水肿

消退之后,根据病人素质不同,可表现为阴虚湿热、肺卫不固、脾虚湿阻等不同证候。但大多数仍为邪实为主,正虚为辅,不可以骤然进补。其治疗方法仍以法邪为先,必要时可采用攻补兼施的方法。

常规治疗:

风水泛滥型

表现为水肿先起于颜面而后逐渐发展为四肢、全身水肿,多伴有表证。急性肾炎可选用越婢加术汤治疗,用药如麻黄、生姜、甘草、大枣、白术、茯苓,水肿重者可加用陈皮、大腹皮、桑白皮等以加强利水消肿。

风热为主型

可伴有发热微恶寒,口渴咽痛,尿少而赤,咳嗽痰粘或黄痰,舌边尖红而苔薄黄,脉浮数,宜用疏风清热、宣肺利水方法,可选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用药如麻黄、连翘、赤小豆、桑白皮、茯苓、车前草、泽泻等,若急性肾炎血尿重者,可加用凉血止血药,如大小蓟、白茅根等。

湿热内蕴型

此型多发于麻疹、疮疡、扁桃体化脓之后,邪毒内侵,湿热夹毒内蕴,表现为水肿,发热,尿少而赤,食少纳呆,脘腹胀闷,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濡滑而数,急性肾炎宜用清热解毒、化湿利水方法,可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上五味消毒饮治疗,药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桑白皮、蒲公英、鱼腥草、紫花地丁、大腹皮、茯苓等。

4中医有哪些治疗急性肾炎方法

急性肾炎水肿期有关急性肾炎中医临床分型的方法,临床各家的方法不尽相同,但大致上亦有一些共识。

肾炎按时间来分可以分为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下面我们具体来介绍下急性肾炎的症状。

中医认为是由于风热、风寒之邪入侵,肺卫失和,肺气失宣,水道失调,不能通调水道以输膀胱,导致水邪泛溢,诸症而起,故又称之为“风水”,或由于疮毒内侵或湿热内生,脾失健运,水湿不得运化,留而泛溢于肌肤。

一般来说,急性肾炎水肿阶段可分为:

风水泛滥型急性肾炎水肿:表现为水肿先起于颜面而后逐渐发展为四肢、全身水肿,多伴有表证。以风寒为主者,可伴有恶寒发热而无汗,全身疼痛,咳嗽痰白,口不渴而尿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宜用疏散风寒,宣肺利水方法,可选用越婢加术汤治疗,用yao如麻黄、生姜、甘草、大枣、白术、茯苓,水肿重者可加用陈皮、大腹皮、桑白皮等以加强利水消肿。

湿热内蕴型急性肾炎水肿:此型多发于麻疹、疮疡、扁桃体化脓之后,邪毒内侵,湿热夹毒内蕴,表现为水肿,发热,尿少而赤,食少纳呆,脘腹胀闷,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濡滑而数,宜用清热解毒、化湿利水方法,可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上五味消毒饮治疗。

风热为主型急性肾炎水肿:可伴有发热微恶寒,口渴咽痛,尿少而赤,咳嗽痰粘或黄痰,舌边尖红而苔薄黄,脉浮数,宜用疏风清热、宣肺利水方法,可选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用yao如麻黄、连翘、赤小豆、桑白皮、茯苓、车前草、泽泻等,若血尿重者,可加用凉血止血yao,如大小蓟、白茅根等。

总之,此时多为病之初期,证候属实,多为阳水,治疗以利水消肿,泻其邪实为原则。水肿消退之后,根据病人素质不同,可表现为阴虚湿热、肺卫不固、脾虚湿阻等不同证候。但大多数仍为邪实为主,正虚为辅,不可以骤然进补。其治疗方法仍以法邪为先,必要时可采用攻补兼施的方法。

我们在遵循医嘱的同时,我们更需要丰富自身的健康知识,让治疗事半功倍。

5中医如何辩证治疗急性肾炎方法

由于急性肾炎起病急,变化快、多以水肿和血尿为主要表现,中医学将之归入“水肿”、“尿血”等病中。

急性肾炎水肿期、中医认为是由于风热、风寒之邪入侵,肺卫失和,肺气失宣,水道失调,不能通调水道以输膀胱,导致水邪泛溢,诸症而起,故又称之为“风水”,或由于疮毒内侵或湿热内生,脾失健运,水湿不得运化,留而泛溢于肌肤。总之,此时多为病之初期,证候属实,多为阳水,治疗以利水消肿,泻其邪实为原则。水肿消退之后,根据病人素质不同,可表现为阴虚湿热、肺卫不固、脾虚湿阻等不同证候。但大多数仍为邪实为主,正虚为辅,不可以骤然进补。其治疗方法仍以法邪为先,必要时可采用攻补兼施的方法。

有关急性肾炎中医临床分型的方法,临床各家的方法不尽相同,但大致上亦有一些共识。1977年北戴河全国肾炎座谈会将急性肾炎分为风寒型、风热型、湿热型3型以辨证治疗。一般来说,急性肾炎水肿阶段可分为:

风水泛滥型,表现为水肿先起于颜面而后逐渐发展为四肢、全身水肿,多伴有表证。以风寒为主者,可伴有恶寒发热而无汗,全身疼痛,咳嗽痰白,口不渴而尿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宜用疏散风寒,宣肺利水方法,可选用越婢加术汤治疗,用药如麻黄、生姜、甘草、大枣、白术、茯苓,水肿重者可加用陈皮、大腹皮、桑白皮等以加强利水消肿。

风热为主型,可伴有发热微恶寒,口渴咽痛,尿少而赤,咳嗽痰粘或黄痰,舌边尖红而苔薄黄,脉浮数,宜用疏风清热、宣肺利水方法,可选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用药如麻黄、连翘、赤小豆、桑白皮、茯苓、车前草、泽泻等,若血尿重者,可加用凉血止血药,如大小蓟、白茅根等。

湿热内蕴型,此型多发于麻疹、疮疡、扁桃体化脓之后,邪毒内侵,湿热夹毒内蕴,表现为水肿,发热,尿少而赤,食少纳呆,脘腹胀闷,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濡滑而数,宜用清热解毒、化湿利水方法,可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上五味消毒饮治疗,药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桑白皮、蒲公英、鱼腥草、紫花地丁、大腹皮、茯苓等。

急性肾炎水肿消退后仅有蛋白尿、血尿者,一般有以下几种证型:

阴虚湿热型,此型表现多以血尿为主,表现为水肿退后,腰酸乏力,心烦低热,面色潮红,时有盗汗,尿色多赤,舌红而瘦,脉细且数,宜用养阴清热化湿的方法,可用猪苓汤加减治疗,药用猪苓、阿胶、滑石、生地、茯苓、泽泻、旱莲草、益母草、白茅根等,若血压偏高者加用菊花、生石决明、珍珠母等。

肺卫不固型,水肿退后,自汗恶风,乏力食少,面色 白,气短少言,蛋白尿不消,舌淡苔薄白,脉沉弱,宜用益气固表方法,可用玉屏风散加减治疗,药用生黄、白术、防风、茯苓、苍术等。

脾虚湿阻型,往往表现为残留一段时间的双踝部水肿,蛋白尿不消,伴有食少纳呆,气短乏力,大便稀软,小便色白,舌淡而胖,苔薄白或腻,脉濡软而沉,治宜健脾化湿,可用五苓散加减,药用茯苓、猪苓、泽泻、苍白术、淮山药、薏苡仁等,若伴肾虚者,可加附子、肉桂、山萸肉等温阳以利水。

总之,中医学对急性肾炎的认识与治疗,重在辨证施治,而且也十分强调饮食宜忌,这点与西医的观点十分相近。

如果觉得《中医怎么防治急性肾炎方法》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