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白内障有哪些高危人群

2023-06-10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82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那么你知道日常生活中,哪些人群是白内障的高危人群呢?

1白内障有哪些高危人群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对患者健康影响较大。得了白内障会引起患者视物模糊,给患者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那么哪些人易患上白内障呢?下面就请眼科专家为我们详细介绍。

一、年轻人易患外伤性白内障逐年增多

以往以老年人患者为主的白内障眼病,如今在年轻人中出现逐年增多的现象。而外伤性白内障成为主要病因。专家介绍,建筑工地施工、家庭装修时,很容易发生异 物外伤眼睛。尤其年轻人在砸石、敲钉,使用射钉机等时,一不小心异物就会穿透眼睛,造成白内障眼病后遗症。由于白内障严重致盲,影响到生活质量,所以,防 范外伤眼睛后患上白内障眼病,已刻不容缓。

70%的白内障是老年性患者眼病,此外,还有先天性白内障、疾病引起的继发性白内障、外伤眼睛引起的白内障眼病。手术治疗成了扫除白内障、防治盲眼病的主要有效方法。

二、电脑族长期戴隐形眼镜的人易患白内障

验光配镜专家告诫不要长时间戴着隐形眼镜用电脑,这会导致很多严重后果。因此,戴隐形眼镜而且需要长时间接触电脑的人,在休息时一定要把隐形眼镜取下来,让眼球有充分的时间排出废物,否则日积月累,很容易导致白内障。

有研究表明,现在的隐形眼镜普遍使用高分子材质制造。虽然品牌、材料不尽相同,但几乎所有的隐形眼镜在计算机辐射照射下,都会逐渐分解变质,使得原来材料 的分子产生变异。这些分解后的小分子,有的会透过淋巴循环到达水晶体,和水晶体的修复组织结合,形成新的聚合物。少量的聚合物会从眼球内被排出到眼球表 面,最后变成眼屎排出。但是,当聚合物量多时,其大小会超过排出孔的大小,眼球内的杂物就会堆积在水晶体内,逐渐形成白内障。

哪些人易患上白内障呢?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现在对此有所了解了吧。希望上述介绍的两类人要特别注意,警惕白内障发生。

2高危人群如何预防乙肝?

专家指出,其实疫苗注射严格来说,要区分一般人群和高危人群,后者包括医护人员、防疫人员等,这类人需要更大的注射量。他建议,成年人最好注射20微克/次的剂量。

哪些人禁用乙肝疫苗?

接种乙肝疫苗的目的是让对乙肝病毒(HBV)没有免疫力的人产生免疫力,从而起到预防HBV感染的作用。但大凡既往已经感染过HBV的人,其中绝大多数体内已产生了乙肝保护性抗体——乙肝表面抗体(抗-HBS)/或乙肝核心抗体(抗-HBC),具有天然的主动免疫力。即使经过相当一段时间,血清中的抗-HBS滴度下降至测不出水平时,一旦再度接触到HBV,仍能引起人体的免疫回忆反应,使原来产生的抗-HBS滴度再次升高。因此,不必要再行乙肝疫苗接种。而慢性HBsAg或慢性乙肝病人,由于体内存在着HBV,此时注射乙肝疫苗,既起不到预防作用,也无明确治疗效果,故也不必接种乙肝疫苗。

至于患有急性或慢性严重疾病以及对福马林或硫柳汞过敏者,正在使用免疫抑制药品治疗的患者以及孕妇,乙肝疫苗则属于禁忌之列。

3高危人群如何预防肾结石

夏去秋来,空气渐显干燥,人体同样缺少水分。如果人体长期处于缺水状态却没有得到及时补充的话极易诱发各类结石,特别是肾结石。有专家指出,秋季是肾结石疾病的高发期,高危人群要随时留意身体出现的蛛丝马迹,及早治疗,将疾病消灭于初始阶段。

每日八杯水不可少

肾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疾病,在泌尿系统结石中居首位。肾结石的形成过程是某些因素造成尿中晶体物质浓度升高或溶解度降低呈过饱和状态析出结晶并在局部生长聚集最终形成结石。

要避免肾结石,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多喝水,每天喝水量不小于2000毫升也就是人们常说的8大杯,增加排尿量,稀释尿液,降低尿内晶体浓度,冲洗尿路,不断把肾中沉淀和积聚的钙质排出体外,就不易形成结石。有专家说,如果足够重视自身水含量,大量饮水不仅能有效地阻止肾结石形成,还能帮助患者排出体积比豌豆小的结石。

牛奶果汁不宜多喝

牛奶和果汁虽然都能作为辅助饮料,但是不宜多喝,更不能取代清水的补充。牛奶虽说可以助眠,但在喝奶后的2-3小时,是牛奶中的钙通过肾脏排泄的高峰期,如此时处于睡眠状态,在尿液浓缩的情况下,肾脏内的钙会在短时间内骤然增加,从而增加患结石的风险。所以,最好在白天或睡前3小时喝奶。

饮料,特别是富含草酸、尿酸的饮料更要敬而远之,如番茄、菠菜、芹菜、草莓、豆制品等,可适当减量。矿物质含量高的地下水、矿泉水等也要禁饮。

此外,要远离色素食品 摄入的染料与合成色素,可能附着于肾脏等泌尿系统器官,进而形成结石。

4高危人群如何预防青光眼

青光眼的早期症状不是很明显,由于青光眼有恶心,头痛等症状,所以青光眼出现时易被诊断为其他疾病,那么患者该如何自测自己是否患有青光眼呢?

以下几点对早发现、早诊断很有帮助:

1.家族史:家庭成员有青光眼病史,并自觉头痛、眼涨、视力疲劳,特别是老花眼出现较早者,或频换老花眼镜的老年人,应及时到眼科检查并定期复查。

2.查眼压:在青光眼早期眼压常不稳定,一天之内仅有数小时眼压升高。因此,测量24小时眼压曲线有助于诊断。

3.眼底改变:视 盘凹陷增大是青光眼常见的体征之一。早期视盘可无明显变化,随着病情的发展,视盘的生理凹陷逐渐扩大加深,最后可直达边缘,形成典型的青光眼杯状凹陷。视 盘邻近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害是视野缺损的基础,它出现在视盘或视野改变之前。因此,可作为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4.查视野:视野是诊断开角型青光眼的一项重要检查。开角型青光眼在视盘出现病理性改变时,就会出现视野缺损。

对青光眼最好先用药物治疗,若在最大药量下仍不能控制眼压,可考虑手术治疗。应先用低浓度的药液,后用高浓度的药液滴眼,并根据不同药物的有效降压作用时间,决定每天点药的次数,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在24小时内能维持有效药量,睡前可用眼膏涂眼。

开角型青光眼治疗后的随访也很重要,即使眼压已经控制,仍应每4~6周复查一次,包括眼压、眼底和视力,每年应检查一次视野,以保证治疗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预防青光眼的主要对象是具有危险因素的人群。具有青光眼危险因素的人。在不良精神因素等诱因刺激下随时激发青光眼形成。所以平素必须排除一切可以诱发眼压增高的有害因素,预防青光眼发生。

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度波动。青光眼最主要的诱发因素就是长期不良精神刺激。脾气暴躁。抑郁。忧虑。惊恐。

2.生活。饮食起居规律。劳逸结合。适量体育锻炼。不要参加剧烈运动。保持睡眠质量。饮食清淡营养丰富。禁烟酒。浓茶。咖啡。适当控制进水量。每天不能超过1000—1200ml。一次性饮水不得超过400ml。

3.注意用眼卫生。保护用眼。不要在强光下阅读。暗室停留时间不能过长。光线必须充足柔和。不要过度用眼。

4.综合调理全身并发症(参:哪些眼部及全身病变可诱发形成。加剧青光眼发展?哪些药物可导致病情变化?)。

5.注意药物影响(参考:哪些眼部及全身病变可诱发形成。加剧青光眼发展?哪些药物可导致病情变化?)。

6.妇女闭经期。绝经期。以及痛经可是眼压升高应高度重视。经期如出现青光眼表现者。应及时就诊专科。

7.青光眼家族及危险因素者。必须定期复查。一旦有发病征象者。必须积极配合治疗。防止视功能突然丧失。

5高危人群怎防肝癌?

肝癌理应得到全社会的重视,作为肝癌诊治第一线的临床医生,笔者却深刻地感受到有关肝癌早期诊断、合理治疗等知识的普及程度还远远不够。

肝癌是危及人生命的常见病,早期诊断、及早治疗是延长寿命的重要手段。但由于肝脏隐匿在上腹深部,外有肋骨为其屏障,故肿大早期不易发现;另外,肝脏有强大的代偿能力,早期常无症状,这也给肝癌的早期诊断带采一定的困难。然而,一旦肝癌的症状出现,常常已属晚期,这时治疗效果欠佳,所以,对于肝癌的早期诊断,在无症状的人群中发现早期病例,对控制肝癌的病死率有现实的意义。

肝癌早期诊断的主要途径是进行肝癌的普查。过去,早期肝癌仅偶尔在上腹手术时能发现,自70年代以来,我国提倡肝癌普查后,发现了很多早期肝癌患者。有资料报道,在肝癌普查发现的病例中属于临床肝癌(指无症状和体征的肝癌)者占83.6%;属“小肝癌”(最大直径小于5厘米的肝癌)者占53%;单个癌结者占58%;癌周包膜完整的占58.6%;无门静脉或肝静脉癌栓的占97.7%。而上述情况发病后临床诊断的病例则分别为0%、13.1%、23%、38.4%及42.7%。两者差异十分显著,充分说明了肝癌普查确可早期发现肝癌病例。

肝癌普查最直接的效果是增加了病人手术切除的机会。肝癌普查所检出的病例由于多属早期,癌体积较小,常可作局部切除。由于切除的肝量较小,即使合并一定程度的肝硬变患者亦较易耐受。早期肝癌常有较完整的包膜,肝内播散发生的机会少,因此,普查发现的病例手术切除的机会明显增多。

由于能作手术切除的病例增多,从总体上使肝癌病人的预后明显改善。据上海医科大学肝癌研究所的资料显示,直径小于5厘米的小肝癌根治性手术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达72.9%,小于2厘米的肝癌手术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达86.4%,而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由于能切除的病例多;故普查发现病例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发病后临床诊断病例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8.6%和5.6%。

经普查发现并获根治性切除的肝癌患者5年生存率高达66.7%。上述资料证明,普查对肝癌的早期诊断,及早治疗有重大意义。

如果觉得《白内障有哪些高危人群》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