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中医如何治疗小儿哮喘

2023-06-10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45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小儿哮喘危害宝宝的健康。那么你知道日常生活中,中医如何治疗小儿哮喘呢?

1中医如何治疗小儿哮喘

小儿哮喘是一种难以治疗的慢性疾病,对小儿健康带来严重伤害,家长为此感到格外担心,但是却有不知道如何治疗有效。目前治疗小儿哮喘的方法有很多种,小编建议您不妨试试中医治疗方法。

以下就是对治疗小儿哮喘的中医疗法。

1.点按少商:此穴在拇指末节桡侧(即手背朝上远离食指的一侧),距指甲根角0.1寸处(约0.1cm)。用拇指指腹先后点按两侧少商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通经气、苏厥逆、清肺逆、利咽喉,治疗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呼吸衰竭、卒中昏迷等症。

2.按揉膻中:此穴位于胸骨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两乳头之间的中点处。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按揉膻中穴3~5分钟。按摩此穴能调气降逆、清肺化痰、宽胸利膈,治疗咳嗽、支气管哮喘、胸痛、胸闷、肋间神经痛等症。

3.按揉鱼际:此穴在第1掌骨中点之桡侧,赤白肉际处(即手背与手掌皮肤相交接处)。用拇指指腹先后按揉两侧鱼际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散风化痰、清肺利咽,治疗咳嗽、气喘、头痛、咽喉肿痛等症。

4.按揉列缺: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尖按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处即为此穴。用食指按揉两侧列缺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宣肺祛风、疏经通络,治疗咳嗽气喘、头痛、咽痛等症。

5.按揉丰隆:此穴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膝盖外下方凹陷处)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处。按摩此穴能和胃气、化痰湿、清神志,治疗咳嗽、眩晕、腹痛、下肢痛、咽喉肿痛等症。

6.点按天突:此穴位于胸骨切迹上方正中凹陷处。用食指或中指指腹慢慢地点按天突穴1~2分钟。按摩此穴能宣肺化痰、利咽开音,治疗咳嗽、支气管哮喘、咽喉炎、扁桃体炎等。

以上就是对治疗小儿哮喘的中医疗法的介绍,此疗法简单方便,特别适合小儿哮喘治疗。如果是哮喘严重患儿,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中医怎么治疗小儿哮喘

一.寒性哮喘治则:温肺化痰,止咳平喘。

主方: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加减:痰白清稀,加象贝10克、杏仁10克;哮甚呕吐,加旋覆花10克(包煎)、代赭石15克(先煎);

形寒无汗,加防风10克、苏叶10克。

主方分析:小青龙汤发表温里,是治疗寒性哮喘的一张代表方剂,三子养亲汤平喘化痰可辅助用之。

方中麻黄是主药,用以宣肺平喘,其用量可稍大于一般用量,半夏化饮止呕,于姜、细辛、五味子温肺镇咳,桂枝、芍药与麻黄共起解表作用。

处方举例:

麻黄6克 杏仁10克 半夏10克 细辛3克五味子6克 干姜3克 款冬花10克 苏子10克(包煎)白芥子10克 甘草6克

二.热性哮喘治则:清肺化痰,宣肺平喘。

主方:麻杏石甘汤加减。

加减:痰多色黄,加全瓜萎10克、海浮石10克;

眼鼻痒,加蝉衣6克、防风10克;大便秘结,加生大黄6克(后下);热象显著,加黄芩10克、鱼腥草15克。

主方分析:麻杏石甘汤辛凉宣肺,用于哮喘肺热有表证者,若需加强平喘之力,可与苏葶丸同用。方中麻黄合生石膏起清肺宣达之功,杏仁化痰降气,甘草调和诸药,并可缓和哮喘发作之势。

处方举例:

麻黄6克 杏仁10克 生石膏30克 苏子10克(包煎)葶苈子10克 象贝10克 款冬花10克 黄芩10克 地龙10克 甘草6克

三.虚实兼夹治则:温肺平喘,补肾摄纳。

主方:小青龙汤合局方黑锡丹加减。

加减:神萎脉微细,加生晒参6克、龙骨30克(先煎);端坐汗多,加参蛤散吞服,且日2次,每次3克;四肢不温,加附子6克(先煎)、巴戟天10克。

主方分析:小青龙汤发表温里,降气平喘,局方黑锡丹温摄肾气,两方合用平喘扶正,为标本同治之法。运用局方黑锡丹,必需包煎,不能吞服,因方中含有青铅。以发作时张口抬肩、面色苍白、多汗肢冷、脉细虚烦为使用黑锡丹的主证。若虚实兼夹,偏于阴虚有热者,则可改用射于麻黄杨合都气丸加减治疗。

处方举例:

麻黄6克 桂枝6克 细辛3克 干姜3克五味子6克 自芍10克 白芥子10克 苏子10克(包煎)甘草6克 局方黑锡丹10克(包煎)哮喘缓解后,以扶正培本为主。属肺气虚者,用生脉散加减;脾气虚者,用四君子汤加减;肾气虚者,用金医肾气丸加减。或吞服紫河车粉、脐带粉,每日3次,每次3克。

治疗小儿哮喘,必须辨明寒热虚实,儿童时期以热性哮喘占多,寒性哮喘次之。新病属实,久病必虚,当哮喘久发不愈,必然出现以肾虚为主的虚象,治疗时需标本兼顾,加入补虚摄纳之品,温补可用局方黑锡丹,凉补可用都气丸,平补可用参蛤散。哮喘发作与小儿体质过敏有关,因此在处方中可加入一些具有抗过敏作用的中药,如防风、乌梅、蝉衣、白僵蚕、红枣等,加强平喘功效。哮喘是一个反复发作的病证,因此必需抓紧缓解期扶正固本的治疗,运用中药内服、穴位敷贴、冬令膏方进补等,以达到减少发作次数,减轻发作程度,甚至不发作的目的。

3中医如何治疗小儿哮喘?

首先,要知道引起小儿哮喘的因有哪些?

引起哮喘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内因:由于小儿肺脾素虚,肺脏娇嫩,卫外能力差,皮肤腠理不致密,容易感受外邪。风寒、风热之邪由皮毛或口鼻侵入人体,阻于肺络,使肺的宣发功能失常,肺气不利,津液凝聚为痰。脾气虚,运化能力差,生湿酿痰,上贮于肺。所以古代医家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二是外因:气候寒温骤变,邪气乘虚而入,邪入肺经引动伏痰,致痰阻气道,气逆痰鸣而为哮喘。一般来讲,哮喘病的内因为伏痰,外因为外感,内因通过外因引发症状。

中医治疗哮喘讲究治标治本

哮喘发作时要“急则治其标”,以宣肺化痰定喘为治疗原则,常用方药为麻杏石甘汤加味,如葶苈子、苏子、瓜蒌、鱼腥草、大贝、僵蚕、炒地龙、枇杷叶。

如何治疗哮喘最重要要对症治疗

一旦哮喘停止,当从内因进行治疗。如果是肺气虚明显,患儿常表现面色苍白、疲乏无力、出汗多、易反复感冒,应以补肺固表为治疗原则;如果是脾气虚,患儿常表现面虚无华、食少纳差、倦怠乏力、便溏或大便量多,应以健脾化痰为治疗原则;如果是易因过敏因素引起者,应以调理肺脾肾三脏功能为治疗原则。通过从本治疗来调理人体内环境,达到阴阳平衡,从而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增强抵抗力,也就是所谓的除夙根治疗。

4中医偏方治疗小儿哮喘

(1)冰糖蜜西瓜

功能:清热,化痰,定喘。

主治:小儿暑季哮喘,痰稠,舌红,苔黄,大便干燥,渴喜冷饮,发热。

处方:西瓜1个(约500克左右),蜂蜜50克,冰糖50克。

制作:将西瓜洗净,切下蒂部(约10cm)作盖,用汤匙挖去少量瓜瓤。将冰糖略砸碎,与蜂蜜同装入西瓜内,加盖,置大碗内,隔水蒸1小时后取出。

服法:吃瓜内糖水,一天1只,连吃7天。

注:用香瓜代替西瓜也可,制作方法同。冬天也可用冬瓜,将冬瓜瓤籽掏除干净。制作及服法同上,效果基本相同。

(2)蒸柚子鸡

功能:止咳,增加营养。

主治:久喘体虚,体重减轻,驼背弓腰。

处方:青柚子1个,仔鸡1只。制作:仔鸡宰杀后,洗净切块备用;切开柚子顶盖,掏去柚瓤。将鸡块塞入柚子内,盖上顶盖置碗中,隔水蒸3小时左右,吃鸡肉饮汤。

服法:每日一次,每次1只,连服数日。

5中医秋季治疗小儿哮喘的方法

哮喘是小儿呼吸道常见病,秋冬季为高发期。

引起哮喘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是内因:由于小儿肺脾素虚,肺脏娇嫩,卫外能力差,皮肤腠理不致密,容易感受外邪。风寒、风热之邪由皮毛或口鼻侵入人体,阻于肺络,使肺的宣发功能失常,肺气不利,津液凝聚为痰。脾气虚,运化能力差,生湿酿痰,上贮于肺。所以古代医家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

二是外因:气候寒温骤变,邪气乘虚而入,邪入肺经引动伏痰,致痰阻气道,气逆痰鸣而为哮喘。一般来讲,哮喘病的内因为伏痰,外因为外感,内因通过外因引发症状。

此外,也可由过敏因素引起,如嗜食海腥异味或者花粉刺激。所以对小儿哮喘病的治疗就要分两个步骤。

哮喘发作时要“急则治其标”,以宣肺化痰定喘为治疗原则,常用方药为麻杏石甘汤加味,如葶苈子、苏子、瓜蒌、鱼腥草、大贝、僵蚕、炒地龙、枇杷叶。

一旦哮喘停止,当从内因进行治疗。如果是肺气虚明显,患儿常表现面色苍白、疲乏无力、出汗多、易反复感冒,应以补肺固表为治疗原则;如果是脾气虚,患儿常表现面虚无华、食少纳差、倦怠乏力、便溏或大便量多,应以健脾化痰为治疗原则;如果是易因过敏因素引起者,应以调理肺脾肾三脏功能为治疗原则。通过从本治疗来调理人体内环境,达到阴阳平衡,从而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增强抵抗力,也就是所谓的除夙根治疗。

如果觉得《中医如何治疗小儿哮喘》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