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从中医角度看湿疹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593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2 分钟。

古代中医文献无“湿疹”之病名,根据其临床特征,主要归属于“浸淫疮”、“湿毒”之范畴,又据其发病部位不同而名称各异。

1从中医角度看湿疹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易复发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好发于头面、四肢屈侧及会阴等部位,常呈泛发或对称性分布。湿疹是多因性疾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密切相关。部分与内分泌功能紊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遗传因素亦为本病因素之一。病因复杂给本病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中医文献中记载的“浸淫疮”、“旋耳疮”、“绣球风”、“四弯风”、“奶癣”等类似西医学的急性湿疹、耳周湿疹、阴囊湿疹、异位性皮炎及婴儿湿疹等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安慰炎症性皮肤病,以皮疹多样性,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反复发业务作,易演变成真棒慢性为特征,可发生于任何检查年,任何分析部,任何自尊季节,但常在冬季以后复发或加剧近年来,湿疹的发病呈上升趋势,这可能与气候环境变化,大量化学制品在生活中的应用,精神紧张,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改变均有关系。

古代中医文献无“湿疹”之病名,根据其临床特征,主要归属于“浸淫疮”、“湿毒”之范畴,又据其发病部位不同而名称各异。如生于小腿的叫“臁疮”,生于肘窝或胭窝部叫“四弯风”,生于阴囊叫“绣球风”等名称不下十余种。对本病的最早记载,见于《黄帝内经》。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论及病机十九条中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指出:“浸淫疮,黄连粉主之。”首先提出中医治疗本病之方药。嗣后,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不断加深,如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记载:“诸久疮者¨¨为风湿所乘,湿热相搏,故头面身体皆生疮。”明确指出风、湿、热三邪为主要致病因素,初步奠定了本病的病因病机基础。明代陈实功在《外科正宗》补充了饮食不当,内生湿热之病因,并提出用蛤粉散外治方法。清代吴谦在《医宗金鉴》描述:“此症初生如疥,瘙痒无时,蔓延不止,抓津黄水,湿淫成片,由心火脾湿受风而成。”不仅对本病的临床症状作了较详细的叙述,而且将内因和外因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上论述表明,古代医家治疗本病已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现代中医治疗湿疹的临床报道,最早见于1953年。从60年代起,临床文章逐渐增多,有个案报道,亦有百例以上的大样本观察资料,多主张以内服与外治相结合,亦有应用针灸治疗本病的报道。进入八、九十年代后,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对本病的病因病机等方面进行了深人研讨。如对湿疹的病因,历来医家多认为以风、湿、热、毒为主,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血虚风燥亦为本病的病理机转之一。辨证分型方面正逐步趋向统一。治疗方面,在内服中药与外治法并重的基础上,又发掘出针灸、磁疗,单方验方疗法,使疗效进一步提高。目前中医治疗本病的有效率为80%~90%。

与此同时,还进行了部分实验室研究,如为了判断含铅中药外用后能否经皮肤吸收而引起毒副作用,曾对使用含铅制剂的湿疹患者进行血、尿中含铅量变化的测定及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含铅中药在外用过程中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从而肯定了传统含铅中药制剂在临床中的实用价值。

2中医治疗阴囊湿疹的中药方

阴囊湿疹,中医又称肾囊风或绣球风,它是一种阴囊变应性皮肤炎症。是以阴囊剧烈瘙痒,出现红斑、丘疹、水疱、脓包、渗出、糜烂、结痂、肥厚、鳞屑等多形性皮损,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为特征的一种疾病。

方一:枯黛散

组成:青黛20克枯矾10克炉甘石10克(用醋淬之)黄柏粉10克儿茶10克。

用法:共研细末,蓖麻子油加至100毫升调匀,备用。用时,先将患部洗净,取上药反复涂擦。1日2次。皮损部若有渗液、糜烂者,可直接取上述干药粉按压在患处。用药数天后,患部出现干燥、脱屑,可改用青黛油膏(青黛7克,凡士林30克)。

主治:阴囊湿疹。

方二:龙胆泻肝汤加减

组成:龙胆草、山栀子各10克白藓皮、赤茯苓、地肤子各12克车前草30克柴胡6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肝经湿热下注之阴囊湿疹。

方三:二参散

组成:茵陈20克苦参、元参各30克白藓皮25克。

用法:粉碎成粗末,第袋60克,放入沸水中浸泡10分钟,薰洗患处,每次20分钟。

主治:阴囊湿疹。

方四:青蛤散

组成:青黛30克蛤粉90克生石膏粉60克芦荟、黄连末、黄柏末各6克冰片5克。

用法:共研细末备用。筠针患处洗净,取青蛤散30克用纱布包成小团,搽涂患处,每日2-3次。

主治:阴囊湿疹

3湿疹患者不妨试试皮肤病血毒丸

如何治疗湿疹?

1、全身治疗:西药以止痒抗过敏为主,可选用抗组胺类药物,钙剂。中药以清热利湿,疏风清热、养血疏风润燥为主。

2、寻找病因,隔绝致敏源,避免再接触,禁食酒类及易过敏、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过度紧张,注意皮肤卫生,不用热水烫洗皮肤,不外用刺激性止痒药。积极治疗全身性疾患。

3、使用纯中药的立湿宁治疗,清热利湿凉血,适用于湿疹的各种类型,尤其是针对慢性湿疹及阴囊湿疹疗效很好,20天是一疗程,每天3次局部涂擦,若病史较长,建议患者可以搭配口服中药进行内服调理,可以选择皮肤病血毒丸、龙胆泻肝丸,苦参丸等。

湿疹、皮炎治疗的7个建议

1、面部一般不要使用激素软膏治疗,需要很慎重。

2、手足一般可以放心使用激素软膏。

3、湿疹的治疗非常个体化。不同皮损用不同的药,不同部位用药也不完全相同。

4、严重湿疹一定要到医院治疗,定期随诊治疗。

5、严重的反复不好的皮损需要皮肤病理活检,除外其他相关疾病。

6、激素药膏在治疗中,要根据部位、病情、皮损的情况正确合理的使用。

7、儿童躯干的皮损可以选择副作用很小的几种特殊激素软膏。

8、协和医院有多种自制外用的药物,均没有激素,但也需要正确合理选择。如:硼锌糊、湿疹软膏、苯霜、甘油洗剂等等。

>>推荐阅读:食疗治湿疹

4中药材青黛治疗湿疹等皮肤病

青黛为爵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马蓝、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蓼蓝、十字花科两年生草本菘蓝、草大青之叶经浸泡加石灰水后提取的干燥色素。其色青蓝,粉质细腻如黛,可作画工着色之染料,也做药用,故名青黛。性味咸,寒,归肝、肺经,功同大青叶,有清肝泻火、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之效。内服、外用均可,广泛用于临床。现将青黛外治新用介绍如下:

治带状疱疹 青黛10g,冰片2g,共研细末,香油调匀涂于患处,溃破处直接撒入药粉。每日涂药1次。

治脓疱疮 青黛10g,冰片1g,用凡士林调成膏,涂于患处,每日2次。

治湿疹 青黛10g,与红霉素软膏调匀,涂于患处,每日3次。

治尿布性皮炎 将患处洗净,外撒青黛适量,每日3~5次。

治新生儿脐炎 青黛适量,外敷于脐部,用纱布固定,每日2次。

治口腔溃疡青黛、五倍子、冰片按5∶3∶1的比例研极细末。应用时可外吹于口腔溃疡处,或香油调敷外涂之,每日3~5次,用药3~10天。

治牙龈炎 青黛2g,芦荟6g,共研极细末,将药粉擦敷患处。用药5天即可肿消痛止。

治病毒性腮腺炎 青黛3g,冰片1g,共研细末,用鸡蛋清适量调匀,外敷患处,每天换药1次,连用3天。

5皮肤病之一的湿疹如何治愈?

皮肤性疾病大发生都是由内在和外在因素产生的。俗话说病从口入也是这个道理。那么,怎样看待湿疹,它的出现需要哪些条件?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做个全面了解。学会基本诊治措施,才不会遇见湿疹感到束手无措。

临床表现

一、皮疹呈多形性,按皮损表现特点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湿疹三种。

(一)急性湿疹 为多数粟粒大红色丘疹、丘疱疹或水疱,尚有明显点状或小片状糜烂,渗液,结痂。损害境界不清。合并感染时可出现脓疱、脓性渗出及痂屑等。

(二)亚急性湿疹常因急性期损害处理不当迁延而来,皮损以红色丘疹、斑丘疹、鳞屑或结痂为主,兼有少数丘疱疹或水疱及糜烂渗液。

(三)慢性湿疹 多有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不愈转化而来,皮损为暗红或棕红色斑或斑丘疹,常融合增厚呈苔藓样变,表面有鳞屑、抓痕和血痂,周围散在少数丘疹、斑丘疹等。皮损在一定诱因下可急性发作。

二、皮疹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但以外露部位及屈侧为多见;皮疹往往对称性分布。

三、自觉瘙痒剧烈。

四、病程不规则,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

五、常见特定部位的湿疹有耳湿疹、手足湿疹、乳房湿疹、肛门外生殖器湿疹、小腿湿疹等。

组织病理

急性期,表皮海绵水肿,棘层内及角层下水疱,可见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真皮浅层小血管扩张、血管周围轻度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亚急性、慢性期表皮增厚,有角化不全、角化过度、轻度海绵水肿。慢性期表皮突显著延长。真皮浅层小血管周围轻度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数目增多,内皮细胞肿胀和增生。

疾病治疗

一般治疗

(一)应尽可能的寻找患者发病或诱发加重的原因,详细了解病史、工作环境、生活习惯、思想情绪等;作过敏原检查,如皮肤点刺试验或皮内试验、特异性IgE抗体及斑贴过筛试验等,以发现可能的致敏原。

(二)尽可能避免外界不良刺激,如热水洗烫、剧烈搔抓等;尽量不穿化纤贴身内衣、皮毛制品;避免食用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如海鲜、辣椒、酒、咖啡等。

(三)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皮肤感染,避免过劳、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

局部治疗

应温和、无刺激性,具体用药视病期及皮损情况而定。

(一)急性湿疹 无渗出时,炉甘石洗剂,每日4-6次外用。瘙痒明显时酌加糖皮质激素乳膏外用。如1%氢化可的松乳膏或0.0.1%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0.1%曲安奈德乳膏或0.1糠酸莫米松霜(商品名艾洛松)等,每日1-2次外用。有渗出时,首先用2%-3%硼酸溶液或生理盐水等作冷湿敷,每次30-60分钟,每日2-4次湿敷或持续湿敷,湿敷间歇或晚间可用40%氧化锌油外涂,渗出减少后改用氧化锌糊膏。

(二)亚急性湿疹 可选用糊剂,如氧化锌糊膏或5%糠馏油糊膏,糖皮质激素乳膏剂,每日2-3次外用。

(三)慢性湿疹 可选用糖皮质激素乳膏剂、软膏或硬膏、氧化锌软膏剂焦油类软膏。

1.糖皮质激素类 多用1%氢化可的松乳膏或0.1%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 0.05%倍氯米松软膏、0.1%曲安奈德乳膏、0.1%糠酸莫米松乳膏、0.05%卤米松乳膏(商品名奥能皮肤膏)或复方卤米松霜(商品名新适确得)、0.02丙酸氯倍他索霜(商品名恩肤霜)等,选择其中1-2种,每日2-3次外用;15%氧化锌软膏,每日2-3次外用;焦油类,如5%-10%黑豆馏油软膏、10%鱼石脂软膏、10%糠馏油软膏等,选择其中1种,每日2-3次外用。也可选用非糖皮质激素类抗过敏外用制剂,如5%乙氧苯柳软膏(商品名艾迪特)、5%-10%色甘酸钠乳膏或软膏,每日2-3次外用,2-4周为一个疗程。

2.对肥厚顽固皮损,可用去炎松尿素软膏、0.1%去炎松二甲基亚砜溶液;也可将上述药膏加塑料薄膜或玻璃纸封包,每晚1次;还可用含有糖皮质激素激素的硬膏贴于小片肥厚皮损处。

(四)湿疹继发感染 如继发细菌感染,除选用有抗感染作用的湿敷液如0.05%黄连素溶液湿敷外,可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混合制剂,如曲安奈德氯霉素乳膏外用,或加用2%莫匹罗星软膏(商品名百多邦)或2%夫西地酸乳膏(商品名立思丁)或1%红霉素软膏等外用,每日2-3次;如继发真菌感染,可联合外用抗真菌药物。市售有糖皮质激素、抗真菌药和抗生素混合外用制剂,如皮康乳膏、派瑞松软膏、复方康纳乐乳膏等,可酌情选用。

(五)糖皮质激素皮损内注射 用于小片肥厚而顽固性损害及钱币形湿疹,如2.5%-5%醋酸泼尼松龙混悬液或曲安奈德混悬液或倍他米松注射液(商品名得宝松,1ml含二丙酸倍他米松5mg,倍他米松磷酸钠2mg)加等量1%-2%普鲁卡因或2%利多卡因,做损害内或真皮浅层局部封闭注射,宜采用多点注射,用量根据皮损大小而定,醋酸泼尼松龙混悬液每1-2周注射1次,后两种药每3-4周注射1次,共3-4次。应注意局部皮肤萎缩等副作用发生。

系统治疗

(一)抗组胺类药物 传统抗组胺药多有中枢镇静作用,如扑尔敏,4-8mg,每日3次口服;去氯羟嗪,25mg,每日3次口服;赛庚啶,2mg,每日3次口服。新一代抗组胺药较少或无中枢镇静及口干等副作用,亦可选用。如西替利嗪,10mg或左西替利嗪(商品名优泽),5mg,每日1次口服,氯雷他定(商品名开瑞坦),10mg或地氯雷他定(商品名恩理思)5mg,每日1次口服,咪唑斯汀(商品名皿治林),每日1次口服,可酌情选择其中1-2种。对小儿较安全的药物是0.2%苯海拉明糖浆,剂量每日1ml/kg,分3次口服;或氯苯那敏,2mg,每日3次口服。

(二)非特异性脱敏治疗 10%葡萄糖酸钙,10ml或硫代硫酸钠,0.64g用注射用水10ml溶解后,每日1次静脉注射;或合用5%-10%葡萄糖液500ml内加维生素C2.0-3.0g,每日1次静脉滴注;也可用甘草酸二铵(商品名甘利欣)150mg或复方甘草甜素注射液(商品名美能)40-60ml,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每日1次静脉滴注,1-2周为1疗程。

(三)糖皮质激素 能很快控制症状,但停药易复发,故一般情况不主张应用。

1.只有在急性湿疹严重,皮疹广泛或湿疹性红皮病患者,采用其他治疗无效而又无糖皮质激素应用禁忌症时可酌情选用,如成人用泼尼松,30-40mg/d,分2-3次口服,或地塞米松5mg,每日1次肌注或静脉小壶给药,待病情缓解后逐渐减量至完全停药;也可用倍他米松注射液,每次1ml肌内注射,每3-4周注射1次,视病情注射2-3次。

2.注意不宜减、停药过快,以免出现反跳现象使病情反复。

(四)雷公藤制剂 目前一般用雷公藤多甙片,20mg,每日3-4次口服。

四、中医药治疗

(一)急性湿疹多湿热并盛,治宜清热祛湿,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亚急性湿疹多脾虚湿盛,治宜健脾利湿,方用除湿胃苓汤加减;慢性湿疹多血虚风燥,治宜养血润肤,方用四物消风散加减。

(二)中药外用 急性湿疹可用鲜马齿苋煎液,或马齿苋60g、黄柏30g、苦参30g煎液或野菊花30g、苦参30g、明矾10g煎液待凉后湿敷;亚急性湿疹外用青黛散加香油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慢性湿疹可外用天麻膏、湿疹膏等。

以上是我为大家介绍的关于湿疹治疗的几种方案。通过了解,我们都发现一种病的根治有多种治疗方法,选择哪一种治疗手段是我们的自由选择权利。通过对湿疹的临床表现我们自己也学会初步判断、诊断。为我们带来了方便。

如果觉得《从中医角度看湿疹》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