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强直性脊柱会遗传吗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448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强直性脊柱是一种代谢性骨病。父母一方有强直性脊柱的,小孩也会有遗传的风险,那么怎样把强直性脊柱的伤害减到最小呢?

1强直性脊柱会遗传吗

从“强直性脊柱炎之家”谈起

有这样一个家庭:父亲患强直性脊柱炎已三十余年,出现了驼背,丧失工作能力。前几年两个儿子也相继发病,大儿子24岁,已患此病五年了;小儿子21岁,最近出现关节痛和腰痛,也被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大女儿26岁,天气变化时有肩痛、踝关节痛或膝关节痛,经有关检查,尚未达到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小女儿23岁,没有关节痛。

一家子来看病时才知道,母亲在26年前生第一个孩子后便患上“风湿病”,常常腰痛和脚痛,晚上或早上刚起床时,症状更加明显,天气变化时关节痛常常发作更甚。二十多年来,四处求医,均被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每次发作时痛得忍不住了,就到医院去点滴青霉素+地塞米松,以便控制症状。经检查,也被诊断为轻型的强直性脊柱炎。

从这个三男三女家庭的成员发病情况,可以看到强直性脊柱炎“重男轻女”的特点。父母均患强直性脊柱炎,但母亲的病情很轻,虽然一辈子均有反复腰痛和关节痛,而且长期没有得到确诊和规范治疗,却没有出现残废,照顾这个沉重的家庭二十多年,还是精神抖擞。所生的孩子,两个儿子均发病;两个女儿,一个轻症,一个没病。

强直性脊柱炎的特征

强直性脊柱炎早期主要表现为颈、背、腰、骶、肩等脊柱的疼痛,或者下肢大关节、足跟的疼痛或肿痛。可以隐匿起病,甚至病人不能确定具体的起病时间。也可以是急性起病,突然出现关节肿痛,活动受限。这类病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夜间疼痛加重,晨起时症状更加明显,休息不能缓解症状,活动后感到轻松,症状减轻,医学上将此称为“晨僵现象”。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具有家族倾向的、致残性的风湿病。好发于青少年男性,男女比例是4~7∶1。男性病人中半数最终会出现脊柱的强直、驼背或直背,5%~10%的病人最终会发展为严重的残废,丧失工作能力,甚至丧失生活自理能力。而女性强直性脊柱炎多数为轻型和良性过程,她们一辈子都会间歇地出现腰痛或关节痛,但仅有极少数病人会发展为残废。

强直性脊柱炎早期很容易误诊,因为许多病人早期并不是表现为脊柱疼痛,不少人是以下肢大关节肿痛为首发表现的,许多医生没有意识到这一特征,导致误诊。而且,许多医生给病人照片(X线,CT或MRI)是哪里痛就照哪里,腰痛照腰,颈痛照颈,结果照片报告腰椎或颈椎骨质增生,就以此为诊断。其实,对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有意义的是骶髂关节照片,但以骶髂关节疼痛为突出表现者不多,这是早期强直性脊柱炎很容易误诊的原因。所以,有关节肿痛的青少年,需要找正规医院的风湿科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阻止疾病走向关节的畸形和残废。

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生女孩更好

由于强直性脊柱炎明显存在“重男轻女”的性别倾向性,所以,病人在生育问题上,不能够存在“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实际上,这类病人如果生女孩会更好,因为女孩将来患强直性脊柱炎的概率要比男孩低得多,而且,即使患病也多无大碍。

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在恋爱结婚问题上,有必要了解一下对方及其父母、兄弟姐妹中,有无年轻时起病的脊柱关节病。如果有的话,可以检查一下强直性脊柱炎的遗传基因(即HLA-B27,90%病人的这个基因为阳性,但并非有这个基因就会得强直性脊柱炎),以免夫妻双方均带有同一个病的易感基因,影响到下一代的健康。

如果夫妻俩一方患强直性脊柱炎,孩子的患病概率为25%;如果双方均患强直性脊柱炎,孩子的患病概率则为50%;如果患强直性脊柱炎的父亲或母亲,HLA-B27是阴性的,则孩子的患病概率下降。父亲或母亲患强直性脊柱炎时,如果要了解孩子有无获得这个基因,可以抽血检查一下HLA-B27。目前多数大医院有开展这项检查。

如果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孩子查到HLA-B27阳性,也不必太过担心。若是女孩,将来患此病的概率还是很低的,即使有也很轻;若是男孩,则有50%的可能将来会患强直性脊柱炎,那么,在生活中就要注意减少肠道、尿道、上呼吸道感染等的诱发因素,培养孩子睡低枕头的习惯。如果有关节疼痛,要及时找风湿科医生检查,以免延误诊治。

2新生儿发病率居榜首的遗传疾病

何为唐氏综合症?

唐氏综合症是由英国医生LangdonDown首先发现的,故又称Down’s综合症,此病的病因是由于母亲的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或者受精卵在早期有丝分裂时发生染色体不分离,受精后使胎儿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又称21-三体综合症,我国通常称之为先天愚型。迄今为止,医学上对这种疾病尚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唯一可采取的手段就是通过孕妇产前筛查和诊断尽可能的及早发现,终止妊娠来防止患儿出生。

唐氏综合症的临床表现

此病的主要特征为智力低下(IQ平均为50)。两眼距宽,外眼角上斜,塌鼻梁,可有断掌,脸扁平,枕部扁平,舌大外伸,流涎。身体发育迟缓,肌张力低下。肌肉、韧带松弛,导致关节可过度屈曲,故曾称“软白痴”。多数伴有先天性心脏病、多发畸形及免疫力低下。患儿常因心脏畸形和反复感染于婴幼期死亡,幸存者智力严重低下。

3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发病

精神分裂症的遗传问题,至今还处于火热的讨论与研究之中。虽然该病的病因尚不明了,但经专家学者多年观察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发病与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与其它很多因素有关。那么,精神分裂症的遗传与发病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

迄今的遗传学和流行病学的研究尚未明确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但在欧洲人群中进行的大量研究表明,人类5号染色体的一个区段(5q22-23)的某些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密切相关。但人们对这个区域的某些基因是否在世界其他人群(尤其是东亚人群)中同样与精神分裂症发生存在相关性知之甚少。

自从rudin(1916)开始对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学进行认真研究后,半个多世纪以来系统的家系调查,证明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中有一定作用。同时,环境因素在疾病的发病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作用。针对家族、双胎和领养儿童的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的遗传作用可达到80%左右。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家属中的患病率比一般居民高得多;且与病人的血缘关系愈近,患病率愈高:其中子女、同胞及父母为最高,分别为16、4%。11、5%-14、3%,9、2%-10、3%。但遗传在病理学上的作用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临床上并不都是绝对的遗传性精神病。该病的发生,除遗传因素外,还有人体生理、心理与环境体系中有关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此外,国内外许多学者发现,精神分裂症病人在病前即存在一些特殊的个性特征,如孤僻、内向、怕羞、明暗多以、思想缺乏逻辑性、好幻想等,称之为分裂性人格。因此,该变革性弱点,培养良好的性格特征以及健康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精神分裂症的遗传与发病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虽然还不是太明了,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现在及未来的研究必将致力于筛选该病的致病因素,并仔细分析这些原因在发病中的作用,从而深入了解精神分裂症,为患者寻找康复的治疗指明方向。

4精神分裂症的遗传与发病

精神分裂症的遗传问题,至今还处于火热的讨论与研究之中。虽然该病的病因尚不明了,但经专家学者多年观察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发病与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与其它很多因素有关。那么,精神分裂症的遗传与发病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

迄今的遗传学和流行病学的研究尚未明确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但在欧洲人群中进行的大量研究表明,人类5号染色体的一个区段(5q22-23)的某些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密切相关。但人们对这个区域的某些基因是否在世界其他人群(尤其是东亚人群)中同样与精神分裂症发生存在相关性知之甚少。

自从rudin(1916)开始对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学进行认真研究后,半个多世纪以来系统的家系调查,证明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中有一定作用。同时,环境因素在疾病的发病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作用。针对家族、双胎和领养儿童的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的遗传作用可达到80%左右。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家属中的患病率比一般居民高得多;且与病人的血缘关系愈近,患病率愈高:其中子女、同胞及父母为最高,分别为16、4%。11、5%-14、3%,9、2%-10、3%。但遗传在病理学上的作用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临床上并不都是绝对的遗传性精神病。该病的发生,除遗传因素外,还有人体生理、心理与环境体系中有关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此外,国内外许多学者发现,精神分裂症病人在病前即存在一些特殊的个性特征,如孤僻、内向、怕羞、明暗多以、思想缺乏逻辑性、好幻想等,称之为分裂性人格。因此,该变革性弱点,培养良好的性格特征以及健康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精神分裂症的遗传与发病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虽然还不是太明了,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现在及未来的研究必将致力于筛选该病的致病因素,并仔细分析这些原因在发病中的作用,从而深入了解精神分裂症,为患者寻找康复的治疗指明方向。

5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和发病

精神分裂症的遗传问题,至今还处于火热的讨论与研究之中。虽然该病的病因尚不明了,但经专家学者多年观察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发病与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与其它很多因素有关。那么,精神分裂症的遗传与发病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

迄今的遗传学和流行病学的研究尚未明确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但在欧洲人群中进行的大量研究表明,人类5号染色体的一个区段(5q22-23)的某些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密切相关。但人们对这个区域的某些基因是否在世界其他人群(尤其是东亚人群)中同样与精神分裂症发生存在相关性知之甚少。

自从rudin(1916)开始对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学进行认真研究后,半个多世纪以来系统的家系调查,证明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中有一定作用。同时,环境因素在疾病的发病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作用。针对家族、双胎和领养儿童的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的遗传作用可达到80%左右。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家属中的患病率比一般居民高得多;且与病人的血缘关系愈近,患病率愈高:其中子女、同胞及父母为最高,分别为16、4%。11、5%-14、3%,9、2%-10、3%。但遗传在病理学上的作用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临床上并不都是绝对的遗传性精神病。该病的发生,除遗传因素外,还有人体生理、心理与环境体系中有关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此外,国内外许多学者发现,精神分裂症病人在病前即存在一些特殊的个性特征,如孤僻、内向、怕羞、明暗多以、思想缺乏逻辑性、好幻想等,称之为分裂性人格。因此,该变革性弱点,培养良好的性格特征以及健康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精神分裂症的遗传与发病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虽然还不是太明了,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现在及未来的研究必将致力于筛选该病的致病因素,并仔细分析这些原因在发病中的作用,从而深入了解精神分裂症,为患者寻找康复的治疗指明方向。

如果觉得《强直性脊柱会遗传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