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警惕:四种行为易致宝宝鼻出血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432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宝宝流鼻血做家长的不用很紧张,只要处理得当就可以很好解决。不过预防还是比治疗重要,如果宝宝感冒了就必须就医。

1警惕:四种行为易致宝宝鼻出血

流鼻血如果治疗不及时的话会很容易诱发贫血、视力下降等各种并发症,严重者还可以造成窒息。

小儿流鼻血可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并会发生溢泪,泪中带有大量血块。长期流鼻血,不仅影响生活和学习,发展下去会引发缺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流鼻血原因很多,有鼻外伤、粘膜上结干痂皮、受酸、碱异物的损伤、日晒过热、饮酒过多等。常流鼻血是心血管系统、内器官、各种感染、血液疾病和其它疾病的并发症。 很多人流鼻血常常认为是鼻子本身出了问题,这其实有点头疼医生了,对于经常流鼻血应辩证诊断。

中医认为流鼻血是由于人的气血上逆导致的。鼻属于肺窍,鼻子出现病症,一般来说,与肺和肝等部位出现异常有着很大的关系。当人的气血上升,特别是肺气较热时,人就会流鼻血。肺气过热时,人的眼底也会带血或出血。上火和流鼻血的原因是一样的,都是气血上逆导致的结果。

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说,流鼻血的成因可分为燥热及虚弱两类。如果经常流鼻血外,亦患有鼻敏感,流出黄色或绿色的鼻涕,又或嘴唇经常殷红、有口气,便是很燥热。首先当然要清热,更重要的是平日不要吃过量香口的食物,零食如巧克力、曲奇饼、薯条等,亦非常燥热,应尽量少吃。病因可归纳为局部原因和全身原因。

小孩流鼻血一般多是由于鼻中膈的前部受伤所致,这个区域有数条血管交会于此,且又是动脉,所以出血量很多。容易流鼻血的小孩大概可分为下列几种:

一、罹患感冒的小孩──因为感冒会使得鼻黏膜的扺抗力降低,加上感冒的症状(鼻塞、流鼻水、鼻脓等)会令小孩做出一些直接伤害到鼻黏膜的动作(如用力擤鼻涕、挖鼻孔等),因而易流鼻血。

二、罹患鼻过敏的小孩──因鼻子发痒、流鼻水、鼻塞,会经常挖鼻子,因而使得鼻黏膜经常受伤而流血。

三、有用手指抠挖鼻孔习惯的小孩──由于经常抠挖鼻孔使得鼻子等入口处及鼻前庭反复受伤,结痂,再沾上鼻屎,小朋友更会情不自禁地抠挖,如此恶性循环,久而久之,鼻子入口处及前庭部就会产生溃烂,而容易流血。

四、有血液疾病的小孩──这种小孩虽然鼻子没有受伤,但却时常流鼻血,通常流速缓慢,但是次数却很频繁,这种型态的流鼻血常是由于血液疾病所致,遇上此情况,须立刻到医院做血液检查,以防万一。

应对措施

1、将流血一侧的鼻翼推向鼻梁,并保持5—10分钟,即可止血。如两侧均出血,则捏住两侧鼻翼。鼻血止住后,鼻孔中多有凝血块,不要急于将它弄出,尽量避免用力打喷嚏和用力揉,防止再出血。

2.左鼻孔流血,举起右手臂,右鼻孔流血,举起左手臂,数分钟后即可止血。

3.取大蒜适量,去皮捣成蒜泥,敷在脚心上,用纱布包好,可较快止血。

4.坐在椅子上,将双脚浸泡在热水中,也可止鼻血。

5.用自来水或井水(凉水)皆可,让其中一只手浸湿(把水洒在手上)后,在脖子后拍几下就可以止血。

饮食调理

随着人们知识面越来越广泛,大家都知道鼻出血的危害很大,所以应该要多注意,一般情况下,孕妇如果鼻出血的话,可以多吃一些虾可以预防鼻出血现象,在日常膳食中,孕妇应该要多吃富含维生素E、D、PP类食物,比如蔬菜类的有丝瓜、白菜、青菜、油菜、黄瓜、西红柿等,如果孕妇可以多吃水果类的杏、苹果、桃、芒果、红枣等,以及豆类、乳类、瘦肉、蛋类等,增强血管弹性。同时应该要注意孕妇也应该要多加调养。

父母不可看到大量出血就乱了方寸,最好立刻用拇指及中指同时紧压两侧鼻翼,使出血的部位受到压迫而停止流血,约五分钟后松手看看是否止血了,若继续流血,则再重复紧压鼻翼五至十分钟,则大多数可止血,若不行,就必须赶快找耳鼻喉科医生急诊了。

许多父母看见孩子流鼻血,常会用卫生纸或棉花塞入小孩鼻腔意想止血,但常因压力不够或部位不对,不能止血,此时父母常会让孩子平躺下来,以为可帮助止血,其实这么做并不是适当的,因为孩子一躺下来,原本往外流的鼻血就会往后流入口腔,流向喉咙,反而使小孩呼吸困难,或吞入大量血液,刺激胃壁引致呕吐且带血液,更令父母惊慌失措。

小编提示:其实宝宝流鼻血不用太紧张,妥善处理就可以解决鼻出血症状,如果处理不好可赶快去医院检查。

2父母警惕:小儿鼻出血

常见鼻出血的原因:鼻出血是临床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可单纯由鼻部的病变引起,约占1/2左右,也可以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也占1/2左右。小儿鼻出血的部位多发生在鼻中隔的前下方,这个部位叫做“立特氏区”。

整体原因

1.急性感染:如果孩子患了感冒、扁桃体炎、肺炎,或者是猩红热、腮腺炎等传染病,会出现高热,此时鼻粘膜的血管也会剧烈地充血肿胀,甚至造成毛细血管破裂而出血,这种鼻出血一定伴有高热。

2.血液系统疾病:患血液病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白血病等,鼻出血常常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孩子表现为莫名其妙的鼻出血,此时家长要格外注意。

局部原因

1.外伤:轻微的外伤如用力挖鼻、擤鼻,损伤了鼻中隔的“立特氏区”,可导致鼻出血。

2.炎症:鼻腔局部的炎症,如急慢性鼻炎、鼻窦炎,会使鼻粘膜血管扩张或溃烂,而致鼻出血。

3冬天使用电热毯 警惕鼻出血

去年冷空气席卷了我国大部地区,很多省市温度骤降,于是电热毯就成了许多老年人的“夜伴”。但是,随着使用电热毯的老人增多,门诊中因鼻出血来诊治的老人明显增多。因为许多老年人是不宜使用电热毯的。

王大爷前两天早上起床后,轻轻咳嗽了一下,突然鼻子出血,且血越流越多。家人立即将其送到医院就诊。因为出血量大,不得不留院治疗。医生为其做了内窥镜检查,却未发现有出血点。经过进一步询问了解到,王大爷有用电热毯的习惯,而且一开就是整宿,加上王大爷曾经患过脑中风,一直在吃扩张血管的药物。

冬季气候干燥,鼻腔黏膜脆弱很容易出血。而最近门诊中鼻出血的老人,多有整夜开电热毯睡觉的习惯。由于整夜使用电热毯,导致鼻部干燥,鼻腔黏膜脆性增强,很容易引发鼻出血。另外,一些有全身疾病的老人,如糖尿病、高血压、脑中风的老年人,往往都在使用一些活血化瘀、扩张血管的药物,一旦鼻腔出血,往往止血不佳,严重的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因此,建议老年人使用电热毯睡觉时尽量不要整宿使用,可以先开一段时间,上床后再关闭。使用时温度不宜过高,最好选用电热水壶、暖手宝等取暖设备。其次,呼吸道疾病患者不宜使用电热毯取暖,因为哮喘、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患者使用电热毯后,容易引起咽干喉痛、声音嘶哑,甚至会引起咯血等严重后果。

4小儿鼻出血 父母需警惕

常见的鼻出血的原因有很多,单纯的鼻部的病变及全身性疾病各占一半。

整体原因

1.急性感染:如果孩子患了感冒、扁桃体炎、肺炎,或者是猩红热、腮腺炎等传染病,会出现高热,此时鼻粘膜的血管也会剧烈地充血肿胀,甚至造成毛细血管破裂而出血,这种鼻出血一定伴有高热。

2.血液系统疾病:患血液病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白血病等,鼻出血常常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孩子表现为莫名其妙的鼻出血,此时家长要格外注意。

局部原因

1.外伤:轻微的外伤如用力挖鼻、擤鼻,损伤了鼻中隔的“立特氏区”,可导致鼻出血。

2.炎症:鼻腔局部的炎症,如急慢性鼻炎、鼻窦炎,会使鼻粘膜血管扩张或溃烂,而致鼻出血。

3.肿瘤:鼻腔、鼻窦和鼻咽部的肿瘤,多富于新生血管,若出现溃疡、组织坏死及继发感染,都会表现鼻出血。

4.气候因素:气候干燥,鼻粘膜干燥结痂,可致鼻出血。

发生鼻出血后我们应该做什么?

1.首先家长要镇静,要安慰孩子,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惊慌失措,使孩子害怕,哭闹不安,加重出血。

2.采取一些简便易行的方法,尽快将鼻出血止住。

①指压法,首先让孩子坐下,稍向前倾斜。一定要让孩子用口呼吸并捏紧鼻翼,使两个鼻孔封闭10分钟,要连续捏住压迫足足10分钟。一般可以止住轻度鼻出血。

②填塞法,用无菌棉球粘上云南白药,塞进鼻孔,或用止血海绵填塞。此时需注意观察咽部,若咽部有血向下流,说明鼻出血没有止住。

③扎指法,用绳紧扎中指的中节,左鼻出血扎右手,右鼻出血扎左手,两鼻出血则两手同时扎。

④导引法,双足浸于温水中,或以大蒜捣烂,敷于足心,右鼻出血贴左足心,左鼻出血贴右足心。

3.平日注意预防,有鼻出血病史的孩子,除平日积极锻炼身体外,当气候干燥时,宜多饮水,并在鼻腔内点少许油剂,以保持鼻粘膜湿润,不挖鼻,不用力擤鼻。

小编提醒大家,如果真的不能止住鼻血,一定要寻求医生治疗。要找出鼻出血的原因,防止鼻出血再次出现。

5宝宝鼻出血急救措施

鼻子本身的出血最常见的是由鼻粘膜干燥或糜烂引起的。这种情况常发生于天气过分干燥或吃了辣椒、牛羊肉后而出现鼻子少量出血。有些人有挖鼻的坏习惯,有些人擤鼻涕时特别用力,这些举动也会损伤鼻腔粘膜的小血管,而引起鼻出血现象。此外,如果鼻中隔(两鼻孔的间隔)偏离中线,弯曲明显,甚至局部凸起,那么这个突出的部分就比较容易出血。

干燥是儿童出鼻血一个诱发因素,因而在干燥季节,对有鼻出血史的孩子,家庭应备有金霉素眼药膏,每天可在鼻腔内均匀地涂抹,以滋润鼻粘膜。

如果发现孩子鼻腔出血,不要惊慌,马上让孩子坐下低头(注意不是仰头)并举起上肢,这样做的目的,增加上腔静脉的回心血量,从而减少鼻腔供血。也可以用冷毛巾敷鼻部而使鼻血管收缩。然后擦掉流淌的鼻血,用手指压迫鼻翼两侧5分钟可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除了季节因素外,现在不少儿童偏食,只爱吃肉不爱吃蔬菜,营养不全面造成血管脆性增加也是流鼻血的一个重要原因。家长要慢慢地纠正孩子偏食的坏习惯,让孩子多喝水多吃蔬菜,从长远看,不仅能减少流鼻血发作的可能性,还能改善孩子的整个身体状况。

儿童由于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差,一天可发生多次鼻出血,因此家长应嘱咐孩子鼻痒时尽量不要抠挖,可用一些滴鼻液给孩子在鼻腔内轻轻涂抹;要减少剧烈运动、避免外伤、碰撞;家长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多给孩子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少食油腻和高热量食物,要依据气温情况酌情添减衣物,不要一味地“春捂”。老年人在注意饮食和室内湿度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持排便通畅。初春季节锻炼有时也会出现鼻子流血的情况,在锻炼中要加以预防,风沙大的天气不要到户外锻炼。

温馨提醒:

如果鼻出血流量很大,患者不要平躺,应该采用侧卧或俯卧姿势,让鼻、口的分泌物尽量排出,避免分泌物流入气管,导致呼吸梗阻,也不要将分泌物吞咽下去,引起胃肠刺激,导致呕吐,应捏住鼻腔,不要紧张,尽快到医院治疗。治疗后,要少吃辛辣,避免打喷嚏,多喝水,吃半流质易消化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如果觉得《警惕:四种行为易致宝宝鼻出血》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