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鉴别非淋菌性尿道炎与淋病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87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非淋菌性尿道炎与淋病存在很大区别,它们的病原体,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症状都有各自的特点。

1鉴别非淋菌性尿道炎与淋病

非淋菌性尿道炎和淋病的主要区别如下:

1、治疗方法不同。

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治疗药物以四环素类、红霉素药物为主;而淋病的治疗药物以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为主。

2、病原体不同。

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病原体是沙眼衣原体和支原体、白色念珠菌、阴道毛滴虫等,而淋病的病原体是淋病双球菌。

3、临床症状不同。

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症状是分泌物呈乳白色,以慢性尿道炎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淋病的开始症状是自尿道口流出大量黄色脓性分泌物,以急性尿道炎的形式表现出来。

2非淋菌性尿道炎危害比淋病重

其危害有:

1、传播机会大:尤其在女性中症状极其轻微,而女性感染者由于症状轻微往往不予治疗,增加了本病传播的机会。

2、治疗困难:由于症状较轻,很多患者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期,从而使治疗非常困难,

3、引起并发症:除引起尿道炎外,在女性约一半以上的患者有合并症,如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宫外孕、不育症和流产。

3非淋菌性尿道炎与淋病常常合并感染

成人沙眼衣原体和支原体的感染,主要是通过性传播。而儿童的感染主要是通过间接接触引起,特别是幼女由于其母亲或保姆感染本病,通过间接接触引起感染。如母亲感染支原体可以通过生殖道在分娩时引起新生儿感染。在胎膜完整的情况下,从羊水、胎盘和胎儿血液中可分离出支原体,因而证明胎儿在宫内也可发生感染。

沙眼衣原体与淋病的关系。

1、淋病患者的沙眼衣原体的分离率也明显高于不合并淋病的人群。

2、沙眼衣原体与淋病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淋病对衣原体感染,起着激活与促进的作用。

3、衣原体感染的危险因素中,第一位是合并有淋病。

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尿道炎复发者,约半数合并有淋病。

1、淋病双球菌还对沙眼衣原体的复发起到加速作用。

2、淋病双球菌的存在使沙眼衣原体在宫颈和尿道的复制能力提高一百倍。

4什么是非淋病性尿道炎

易与淋病性尿道炎“狼狈为奸”

一位年近三十的小伙子,来到我的诊室,自述于一月前得了淋病性尿道炎,患病后,经过认真而正规的治疗,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并且化验分泌物也找不到淋球菌。但奇怪的是,尿道口一直都还有少量分泌物,特别是早上起床时更为明显。再次去做检查时,仍然找不到淋球菌,他自己还是继续用药,始终都不能彻底地缓解。所以,今天特地赶来咨询,这淋病为何这样缠绵难愈?经过详细的问诊,并参阅其治疗经过及各种化验检查,得知他确实是针对淋球菌而选用敏感的药物,挺正规的。这时我的心里似乎也有了底,给他开了一张化验单,等化验单结果一出来,果然不出所料,分泌物检查,找到了沙眼衣原体。我当即对他作了解释:你刚开始患的不仅仅是淋病,还合并有衣原体感染,即常讲的非淋病性尿道炎,经过治疗后,淋球菌已被杀灭,但由于衣原体对青霉素类药物不敏感,故衣原体仍然存在于尿道,也就是说淋病性尿道炎已经得到控制,但仍患有非淋病性尿道炎,这是你病情迁延不愈的根源。他听后如释重负,病情也很快得到控制。

医生点评:非淋病性尿道炎的病原体是沙眼衣原体和脲素支原体,大约40%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30%是由脲素支原体引起。沙眼衣原体是一类在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它与淋病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淋病对衣原体感染起着激活与促进的作用。在衣原体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中,占首位的是合并有淋病。淋病患者的沙眼衣原体的分离率也明显高于不合并淋病的人群。有实验研究证明,淋病双球菌的存在使沙眼衣原体在宫颈、尿道的复制能力提高100倍。淋病双球菌还对沙眼衣原体的复发起到加速作用。还有人报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尿道炎复发者,约半数合并有淋病。这等于在提示我们,在治疗淋病或非淋病性尿道炎时,应小心沙眼衣原体的感染。再者,两者在治疗上选择的药物也有所不同,淋病的首选药物是青霉素类,而非淋病性尿道炎首选的是四环素类药物。

女性患者症状不“显山露水”

一天下午,一位年约二十五六岁的女病人,自述不知什么原因,近半年来,反复出现下腹部疼痛不适,有时尿道有灼热感,但只要稍微调理,比如注意卫生、多饮水、饮食清淡一些,病情即可得到缓解,但始终不能痊愈。我问她是否做过妇科检查,她回答说,因白带不多,故没有去看妇科。我当即请妇科医生会诊。在妇检时,发现阴道口及尿道口无潮红,但子宫颈可见明显的充血、肿胀,取少许分泌物检查,找到沙眼衣原体。做B超检查时,还发现左侧输卵管增粗,呈现炎症反应。这就是她反复下腹部疼痛不适的原因。经过再次追问病史,她这才吞吞吐吐地说出曾有过性生活经历,而且男友得过性病,直至现在仍在治疗。我告诉她说,这是非淋病性尿道炎,而且已合并左侧输卵管炎了,现在一定要双方同时治疗,否则,很难治愈。她听后称是,表示要男友一起治疗。

医生点评:非淋病性尿道炎多发于性伴侣多、性活跃的年轻人,25岁以下发病占60%,女性的发病率约为男性的4倍。而女性非淋病性尿道炎的特点是症状不明显或无任何症状。当被感染引起尿道炎时,约有50%的患者有尿频或排尿困难,尿道口可发现有少许分泌物,但一般无尿痛或仅有轻微尿痛症状。在女性,本病的潜伏期为1~3周。正由于本病在一些人无任何症状,且发病缓慢,症状不典型,约有50%的人在初诊时被误诊,变成慢性而不易被彻底治愈,这样既可造成更广泛的传播,又易合并其他疾病。在其合并症中,最多的是宫颈炎,如果宫颈炎不经治疗的话,上行感染还可有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炎,甚至不孕症等,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因此,女性有多个性伴侣或不洁性生活史者,并出现有白带稍增多或有宫颈炎,化验检查见白细胞增多,又找不到淋球菌时,尽管无尿道症状,也应高度怀疑非淋病性尿道炎的存在。

警惕与慢性前列腺炎“鱼目混珠”

小张在一年前的一次朋友聚会上,经不起大家的推波助澜,越轨之后不慎患了非淋病性尿道炎,经过多方的治疗,病情一直是时好时坏,反反复复,始终不能治愈。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总在想,为什么用药最认真的是自己,反而难愈?越想越不对劲,因此就赶来医院咨询。经过详细的问诊,得知他现在的主要症状除尿道不适、排尿不畅、尿道口有分泌物外,还常常感到会阴部及下腹部不适或胀闷。在检查室给他做直肠指检时,发现前列腺较正常偏大,有轻度压痛,我当即给他开了前列腺液检查单。结果回报为白细胞2个“+”,卵磷脂小体2个“+”,这就是慢性前列腺炎。我给他解释说,你现在患的不是非淋病性尿道炎,而是由于病菌逆行感染到了前列腺,引起了慢性前列腺炎。虽然查出病源,但他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知道慢性前列腺炎是很难治的,后来我开导他,劝他认真地治疗,肯定能够治愈。这样大约经过半年多的治疗,终于有了很大的好转。

医生点评:男性在患非淋病性尿道炎时,主要表现为尿道有刺痒感或灼热感,偶有刺痛感,尿道口有分泌物,但其分泌物较淋病稀薄,多为清稀状或淡黄色,且分泌的量也较淋病少。在长时间未排尿或晨起首次排尿前才溢出少量分泌物,有时仅表现为内裤污染,有时病人也可无任何自觉症状。我们知道,慢性前列腺炎的主要病因即是逆行感染,因此,当患非淋病性尿道炎时,致病菌极易通过尿道逆行感染到前列腺,从而引起慢性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虽然也常常出现与非淋病性尿道炎相似的尿道不适、尿道口出现分泌物等症状,但其更主要的表现是会阴部或下腹部的不适或疼痛,排尿不畅,尿道口分泌物为前列腺液。当两者在鉴别上有困难时,最简单的方法是做肛门直肠指检,可发现前列腺增大或有轻度压痛,而前列腺液的常规检查,是最有权威的鉴别诊断。

5非淋菌性尿道炎常见菌群

目前,通常被称为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是指衣原体(占40%-50%)、支原体(占20%-30%)及一些尚不明致病病原体(占10 20%,如阴道毛滴虫,白色念珠茵和单纯疤疹病毒)的尿道炎。除了淋球菌以外,由其他病原体引起的尿道炎统称为非淋菌性尿道炎(nongonococcal urethritis,NGU. 或称,非特异性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它是当今国内、国外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也可能与淋病并发或交叉感染。目前,通常被称为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是指衣原体(占40%-50%)、支原体(占20%-30%)及一些尚不明致病病原体(占10 20%,如阴道毛滴虫,白色念珠茵和单纯疤疹病毒)的尿道炎。这类尿道炎中,已知其病原体的,则称为真菌性尿道炎和滴虫性尿道炎等,而不再包括在非淋菌性或非特异性尿道炎之内。

其主要病原体是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前者占40%-60%,后者占20%-40%。

衣原体为革兰氏阴性病原体,是一种细胞内微生物,没有合成高能化合物ATP、GTP的能力,必须由宿主细胞提供,因而成为能量寄生物。以目前常用的培养方法,尿道分泌物可培养出衣原体。女性病人因多数无症状或仅表现为白带增多等妇科症状,难以确定其发病率,有人估计女性病人可能为男性的4倍。

支原体是目前所能发现的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微生物。现已从人类泌尿生殖道分离出来7种支原体,其中分离率较高而与泌尿生殖道疾病有关,是解脲支原体,其次是人型支原体。人型支原体(,)、解脲支原体( urealyticum,UU)和生殖器支原体(,)都会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婴儿或无性交接触的女性生殖道内找不到解脲支原体。而性生活越乱,这种支原体阳性率也越高。 Donald 1982年报告587例急性尿道炎症状病人中,209例(36%)中段尿中分离出解脲支原体。

如果觉得《鉴别非淋菌性尿道炎与淋病》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