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非淋患者的健康指导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513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1 分钟。

非淋患者的性伴或配偶,即使没有症状,也应同时接受检查。如查出有与患者相同的病原体,应同时进行治疗。在治疗期间应禁止性生活,或戴避孕套性交。

1非淋患者的健康指导

1.治疗期间及治愈后3个月应忌酒;

2.由于非淋本来症状就轻微,治疗后症状更不明显了,有些患者就认为已经治愈。这是错误的。必须完成一个疗程的足量治疗,治疗结束2周后应随访复查;

3.沙眼衣原体和解尿支原体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等作用于细胞壁的药物有耐药性,因此用此类药物治疗无效;

4.非淋绝大多数可治愈。若长期未治疗或反复感染可发生急性附睾炎、前列腺炎等并发症,但发生率不超过1%;

5.患者的性伴或配偶,即使没有症状,也应同时接受检查。如查出有与患者相同的病原体,应同时进行治疗。在治疗期间应禁止性生活,或戴避孕套性交;

6.临床上有一些患者在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仍有尿道不适症状,但体征和实验室检查都正常。这是“性病治愈后综合征”,可能与心理作用及尿道的轻微刺激有关,并不能构成重新治疗的足够依据。患者应多参加文体活动,转移注意力;行热水坐浴、理疗等。

2性病未必都源于性接触

妻子做孕检时居然查出性病,夫妻双方相互怀疑,闹着要离婚,正被此事困扰的一名浙江少妇将求助电话打到了协和医院皮肤科冯爱平教授的办公室。

冯爱平教授介绍,该少妇一直在电话中哭,她自称是一名怀孕六多月的孕妇,去年在做妊娠体检时,发现患有“尖锐湿疣”,医生说是性病。她非常生气,怀疑是丈夫传给她的,执意要丈夫到医院检查。可丈夫一检查却是完全正常,回轮到丈夫不依了,反过来怀疑她对不住他,要和她离婚。突如其来的变故,弄得她头脑一片空白。

她迫不及待地上网寻求答案,许多网上文章把这病说得十分可怕,令她非常绝望。当她看到冯教授的“尖锐湿疣未必是性接触传染的”一文后,如抓住救命稻草一般,几经周折,终于打听到冯教授的电话。她委屈地问冯教授:“我是个洁身自好的人,绝对没有背叛自己丈夫的行为。可这病是怎样得的呢?”

冯爱平教授感叹,像这样的夫妻他接诊过无数例,感染上病毒,本是最平常的疾病,却让多少夫妻因误会而离散。他介绍说,尖锐湿疣是病毒,因多长在生殖器部位,俗称“性病”。由于一些人的细胞免疫功能出现问题或暂时不正常,不足以抵抗这种病毒的侵犯,才招致感染发病。如怀孕初期因雌激素和孕激素增多,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局部潮湿,尖锐湿疣会长得很快,而产后免疫力恢复,疣体会自然缩小,直至消失。

3容易传播性病的非“性”行为

一、大雷区——共用餐具

林方这颗当街的“钻石王老五”,是一家进出口公司的主管,即使由于工作关系出入某些场所,他也如柳下惠般坐怀不乱。内心里,他很清楚自己并非一个禁欲主义者,只不过一直期待能被一个好女人俘获身心。

两月前,林方参加大学老友的聚会,酒酣耳热之际,大家对瓶畅饮起来。一个朋友递来酒瓶,林方微显迟疑,但想此时“讲卫生”未免太令人扫兴,便喝了下去。一周后,他发现嘴唇内侧起了一个“大溃疡”,也不疼痛,就没理会,谁知溃疡面越长越大,他到医院做了检查,几个医生商量了一番,把他叫到一个单间,告诉他患的是“硬下疳”,也就是梅毒感染!

林方大声呼冤,医生也疑惑不解。几天后,他从老友处得知,那日一起喝酒的一个朋友也得了这病,而且最先也是烂嘴,请教了医生,终于明白了事情的始末。

一期梅毒,也称硬下疳,由于表面是糜烂面,故传染性很强。它除了发生在阴部,也可发生在口唇、舌等部位。

避雷针:

*由于餐饮用具也可以传播性病,尤其是那些好发于口腔粘膜的疾病,所以尽量不与别人共用。

*如果有某位不知底细的英俊男士,向你奉献一个热辣的倾情之吻,千万要充分估计其危险性。

*口腔无痛性溃疡要及时就诊。

*某些性病甚至可以没有特殊症状,如一期梅毒、尖锐湿疣,往往无痛无痒,容易被忽视。所以,对于生殖器及粘膜部位的异常表现要格外引起重视。

二、大雷区——泳池

钱容是一名游泳教练,主要工作是训练社会上各行各业的成年人掌握游泳的技巧,常年不懈的运动令她年近40仍保持着健美、挺拔的身姿。

这段时间,每次训练结束后,她都感到有些微微的疲倦,平时下身也觉得有些不适,分泌物增多。忙碌的她并未在意,然而“祸不单行”,双眼也渐觉不适,不但经常流泪,还红得像是“兔眼睛”。她不得不来到了医院。一路各个科室检查下来,她对自己的病情也弄了个一清二楚。原来眼睛是患了“包涵体性结膜炎”,它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而下身隐隐的不适则是“衣原体性尿道炎”,归根结底都是“沙眼衣原体”惹的祸。

医生告诉她,这种感染尤其是衣原体性尿道炎最近有增多趋势,已经成为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结合她的职业特点,在排除性传播以外,罪魁祸首就是游泳池了。

避雷针:

*去卫生条件有保障的游泳场所。

*游泳前后要淋浴净身。

*游泳后要特别注意眼部的卫生,滴用有杀菌作用的眼药水。

三、大雷区——桑拿

佳珊外表前卫新潮,但骨子里仍属那种非常传统的女人,尽管曾与若干颇具魅力的男士约会,但不入婚姻的围城,她始终坚守着最后的防线。

最近几天,她发现内裤上总有些脓痂,而且阴道中有少量的黄色脓液排出,开始还不以为然,但渐渐地经常感到小腹坠胀。她请了假到医院就诊。经过简单的化验与检查,被证实患了淋病。医生说,她的性伴侣也可能受到传染,要来接受检查和治疗。

她匆匆逃出诊所,心中满怀委屈—要真的风流过也就算了,她可是守身如玉,夜夜孤灯,枉担了这个虚名,简直比窦娥还冤!

一连几天,她满怀心事,终于下决心向一位当皮肤科医生的老友问个究竟。在老友的细心询问下,佳珊想起两周前曾和几个女伴一起去洗过桑拿浴,并曾经坐在朋友的坐垫上,原来这正是罪魁祸首!

淋球菌在没有消毒剂的情况下可以保持传染性达10余小时,在42摄氏度下也可存活15分钟,它是可以通过接触传播的。

避雷针:

*减少去公用浴室、桑拿室,尤其对那种卫生状况欠佳的小浴室更要避而远之。

*对写字楼里的坐式马桶也要提高警惕。

*坚持使用自己的坐垫,尽量不使皮肤尤其是外阴部位直接接触公用物品。

四、大雷区——接触传染

阿玲在儿子3岁的时候杀回职场,并请了一个小保姆来照顾儿子。总算盼到星期天,她亲自给儿子洗澡,突然发现孩子的小屁股上有几个米粒大的皮疹,都围绕着肛门分布。第二天她和老公特意请了假,带着孩子来到了医院,诊断书上赫然几个字:“尖锐湿疣”!天哪!性病!

经过简单的冷冻治疗,孩子的病治愈了。但疑问却留在了阿玲心中,通过多方咨询,她得知这种病是可以通过日常的接触,如浴巾、浴盆等来传播的。然而经过详细检查,全家人都没有患病,只是小保姆的手背上和脸上发现了几个“瘊子”。

医生解释说,瘊子,医学上叫“扁平疣”,和尖锐湿疣都是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们的病原体分别是这一病毒的不同亚型,但也可以是同一。型。儿童的生殖器粘膜比较薄嫩,所以更容易受到病毒的侵入。

避雷针:

*患了扁平疣或“瘊子”要及时去医院就诊,这虽然是非性病,但也可经接触传播性病。

*尽量不要接触自己或孩子的粘膜部位。

*孩子也可能成为性传播疾病的无辜受害者,如果成人怀疑患有尖锐湿疣、淋病、梅毒等,在治愈前不要与家人共用卫浴用品,尤其不要与孩子同睡。

4非淋性病的三大传播途径

非淋会通过哪些途径进行传播?

1、性接触传染

经由性接触传染,占95%以上。生殖器部位的皮肤粘膜菲薄,血管丰富,性接触时处于极度充血状态,性性、交摩擦可形成细微的损伤,为非淋病原体的入侵创造了条件。

2、血源性传染

非淋在潜伏期时,体内虽传染有病原体但可以无临床症状,健康者或其他各种疾病的病人输入了由他们提供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就可以使受血者病发。

3、间接接触传染

凡非淋病人使用过的衣服、物品、用品、便器和浴巾等均可能被病人的分泌物污染而带上病菌,与非淋病人密切生活在一起的健康人,当轻微的伤口接触到这些沾有病原菌的物品时,就容易传染上。

非淋首要是由沙眼衣原体和解尿支原体引起其他病原体如阴道滴虫、白色念珠菌、阴道嗜血杆菌等所占的比例较小。

5认识热接触性荨麻疹

[定义]

热接触性荨麻疹(hotcontacturticaria)皮肤局部受热后在局部发生风团伴瘙痒,1小时后消退。

[流行病学]

本病极少见,自Duke的第一例报告后仅有20余例报告。本病好发于成年人,女性多见。Champion报告2310例荨麻疹中有本病4例,占0.2%。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病因

MiChaelsson和Ros报告在3个家族中有9名患者,认为本病是一自身显性遗传疾病。本病夏季多见,刺激因素可以是温水、火、火炉、阳光、散热器、热饮料和食物等。但有些患者不是对上述每一个热刺激都起反应。

(二)发病机制

1.与IgE和过敏的关系

虽然患者中过敏性疾病发生率高,但不能证明本病与过敏性有肯定的关。患者血清中IgE不升高,将患者血清注射到正常人皮肤内不产生风团。患者血清中未发现有特异性IgE抗体和其他抗体。从发病机制上本病可分I和II型。

2.与组胺和补体的关系

I型热接触性荨麻疹与肥大细胞和组胺有关:I型中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叁与其发病,它们能释放介质且没有补体改变。家族性热接触性荨麻疹中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血清组胺水平升高。发现患者上臂加热后,回流的静脉血中组胺水平增高,比激发试验前组胺浓度高10-15倍。高峰5-15分钟时,至60分钟时有轻度升高。另外,还有非组胺的平滑肌收缩活性介质(SMoothmusclecontractingactivity)。Atkins等还发现,合并嗜中性化学趋化因子不升高。系统和局部应用抗组胺药能抑制该型风团产生。本病中总补体和分补体无改变。

Ⅱ热接触性荨麻疹与补体有关:该型荨麻疹血总补体水平降低,C3降低,B因子消失,C4、C5正常。补体活化经过旁路途径。也有报告C3、C4、C1降低,补体活化通过经典途径。本病形成机制可能是热引起患者血或组织产生新的分子或使分子发生改变,进一步激活补体形成过敏毒素,引起皮肤水肿。

[临床症状]

(一)皮肤症状

皮肤受热后,刺激温度在38-56℃时,3—5分钟后就在皮肤上发生风团,少数患者发生在5—10分钟内。DuKe报告本病第一例患者有家族史,风团发生在60—90分钟后。风团限于热接触部位,初为小风团,可以融合。有的学者报告,患者为幼儿期发病,受热后风团在2小时后发生,4—6小时最明,持续12小时,被动转移试验阴性,被称为迟发性家族性局部性热接触性荨麻疹。有些患者在风团周围有2-3cm宽的红斑。皮损一般持续1小时,偶见持续6-10小时,难治疗的患者可持续24小时,甚至到3。皮损伴剧痒或有烧灼感。食热的食物后舌有麻木和刺激。

(二)全身症状

皮损泛发时有疲乏、眩晕、头痛、面部潮红、恶心、腹泻、腹痛等症状。

合并疾病:42%的患者有异位素质,多数患过敏性鼻炎,可同时患皮肤划痕症、寒冷性荨麻疹、日光性荨麻疹。

[实验室检查]

各种免疫学检查除了1例中发现IgM和IgE升高外,其余均为正常。

[病理]

在真皮上部和毛囊周围有水肿及单一核细胞浸润,合并毛细血管扩张和内皮细胞肿胀。肥大细胞数正常但有脱颗粒。免疫荧光检查血管周围有纤维蛋白和补体沉积。电镜观察肥大细胞有脱颗粒现象。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要点

1.皮肤局部受热后产生风团。

2.将患者前臂浸在放有温水的容器中,水温在38-41℃之间,亦可用56℃,2—5分钟内局部会产生风团,少数患者在2-4小时后发生风团。

(二)鉴别诊断

1.胆碱能性荨麻疹躯干和四肢近端发生瘙痒性小风团,皮损分布广泛散在,常在体温上升、情绪激动和剧烈运动后发生。

2.局限性冷反射性荨麻疹在冷接触部位的周围皮肤有小而迅速消退的风团,在冷接触部位没有风团。

3.接触性荨麻疹皮肤接触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发生风团,急性时类似接触性皮炎,慢性时类似湿疹。接触物是指物理因素(冷、热、光、水等)以外的物质。

[病程和预后]

慢性经过,可持续多年。

[治疗]

H:受体拮抗药治疗有效。

[预防]

用逐渐增加水温洗澡的方法降低机体对热的敏感性。

如果觉得《非淋患者的健康指导》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