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男同性恋更易感染艾滋病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478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同性恋在我们生活中已经慢慢不稀奇了,那么为什么男同性恋更容易传播艾滋病毒呢?预防艾滋病要注意哪些呢?

1男同性恋更易感染艾滋病?

不久前公布的一项在中国九大城市同步进行的同性恋专项调查显示,男男性行为人群存在多种高危行为,面临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极大风险,并正在成为艾滋病由高危行为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的重要桥梁。调查显示,94.8%的被调查者在近6个月内有男性性伴,34.8%的非在婚者和74%的在婚者有女性性伴。

我国确诊经性传播的首位本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一位有多个男性伴和多个女性伴的男男性行为者(MSM)。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有越来越多的男同性恋者被确认感染艾滋病病毒,个别人还把病毒传播给配偶等女性伴侣。2008年对61个城市近两万名男男性行为者的大规模流调发现,个别大城市该人群中10%以上的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男同性恋者已成为许多城市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上升最快的人群。

少数男同性恋者像普通夫妻一样,长期生活在专一伴侣家庭中,他们与艾滋病无缘。但多数男同性恋者并非如此。为什么他们更易感染?有两方面原因,即社会原因和个人原因。

同性恋者不应被歧视

我国有男同性恋者近2000万,男男性行为者总数数倍于此。上世纪90年代初期,医学界就指出男同性恋者艾滋病的流行和控制,与该人群的权益保障有不可分割的关系。2005年以来国内出版的4种本科规划教材和面向决策者群体的两种专著中,无一例外地都提出应保障同性恋者的权益。教育界出版的《初中生性健康教育》,明确写入了反对歧视同性恋者。2006年中国性学会颁布的《中国公民性文明公约(讨论稿)》指出,拥有不同性取向的人享有平等权利,倡导多元、平等的性观念。反对歧视同性恋者并在反歧视原则指导下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已成为学界共识。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社会是一个整体,男同性恋者中艾滋病流行的恶果要由全社会承担。

同性恋者性活动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可以简化为社会歧视→同性恋者生活空间剧减→生活压抑,把性的发泄看得更重要→性的淫乱和情的不定。

多个性伴侣最易感染艾滋病病毒

无论男男间还是男女间,凡有多个性伴,都更易感染艾滋病病毒。男同性恋者个人易感染的首要原因是有多个性伴。由于社会歧视,大量男同性恋只能在某些场所或途径交往,如特定的酒吧、浴池、公园和互联网聊天室等。很多男同性恋适应并满足于和陌生同性的性关系,这让他们生活在艾滋病阴影之中。

男同性恋者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第二大原因是无正确保护措施的插入性性交,包括肛交及口交。肛门及直肠下段黏膜易于破损,在未正确使用安全套的情况下肛交,很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在病毒感染的“窗口期”和疾病发作早期,肛交传播的概率高达10%~30%;在疾病潜伏期,肛交传播率为0.1%~1%。这两组数据都大大高于一般男女性交。

男同性恋者预防艾滋病的措施,首先应强调健康的交往方式。另外,必须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由于安全套预防有一定的失败率,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需减少性伴。

2男性同性恋容易感染艾滋病的原因

男性同性恋容易感染艾滋病的原因

第一,一些学者认为,混乱的性关系常常导致强暴的性行为,况且男性本身性欲较强,容易冲动,因而男性之间发生的性行为往往是粗暴和剧烈的。由于直肠粘膜比阴道壁脆弱得多,强暴的性行为可能使直肠粘膜受到破坏,而鸡奸本身在阴茎插入肛门时,器官伸展受限也会引起裂伤、出血等,致使精液和血液中的病原体,直接通过伤口血液传染或相互感染。此外,肛门是人体排泄粪便的地方,不仅脏而且还滞留着许多消化道的寄生虫和病菌,这些病原体进入血流, 互相感染。因此,目前国外已将甲型肝炎、阿米巴病等也列入性传播疾病中。

第二,由于有此行为者毕竟是少数,这种人群的范围也有限。由于他们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发生性关系,因而一旦性传播疾病引进同性恋盛行地区,这组人群的发病率便急剧上升。在美国,有的同性恋者的“恋人”很多,甚至一天晚上可与十几个人发生性关系,这种乱交行为会使性传播疾病很快扩散。因此,男性同性恋在传播性传播疾病上比异性恋危害更大。

3台湾男性同性恋年轻化 94%因性行为感染艾滋

中新网11月28日电 台湾新北市卫生局表示,男性同性恋有年轻化趋势;艾滋病毒主要存在体液及血液,只要全程正确使用保险套,就不会感染艾滋。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新北市卫生局表示,今年截至10月底,新北市新增艾滋病通报个案共431人,20至29岁有51%、30至39岁有29%,两者的比例就高达80%。

以危险感染因子分析,因性行为感染占94%,又以男男间性行为感染占最多,显示性行为感染持续成长,又因男男间性行为占多数,且有年轻化趋势。

卫生局表示,艾滋病毒主要存在于体液及血液中,与感染者不安全的性行为,经由精液、前列腺液、阴道分泌液的交换,和性器官的直接接触,才是主要的传染途径。

其次是血液感染,例如,输入感染艾滋病毒的血液、与感染者共用针具,或病毒进入流血伤口,感染艾滋病毒的母亲,怀孕、分娩和哺乳时传染给婴儿。

卫生局表示,只要性行为全程且正确使用保险套、戴上防护手套处理含有血液物品,及不与他人共用针具及稀释液,就不会感染艾滋。

4同性恋≠艾滋病

同性恋与艾滋病有何联系?

8月31日,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与艾滋病防治科科长谷渊对记者说,男同性恋人群的特殊性行为方式,使他们成为艾滋病的高危人群。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男性同性恋者约占人群的2%至5%,2005年在沈阳发现的艾滋病感染者中,同性恋者占被感染人数的20%。

谷渊说,是一位母亲的求助,更激发了疾控中心帮助这个特殊人群预防艾滋病的责任感。

心痛母亲,求助医生

“我儿子是同性恋,我该怎么办啊,能不能有人来帮帮他啊?”在经过无数次的犹豫与困惑之后,一位母亲向疾控中心的医生敞开了心扉。

“我儿子正在一所外地大学读书。大一那年寒假,他整天不着家。我问他干什么去了,他说看同学去了。起初我没太当回事儿,后来我无意中发现他所谓的同学其实只有一个,还是个男的,而且根本不是他的同学。我感觉他们的交往不太正常,超出了一般男孩之间的交往。”

巨大的不安促使母亲翻开了儿子的日记,真相如五雷轰顶!日记里面,儿子记下了他对那名男子的爱恋。当天晚上,儿子回到家,她当面追问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子说了实话。

原来,儿子读高二时去一个浴池洗澡时认识了那个男人。最开始儿子也很害怕,但后来觉得很想和那个男人相处,见不到时,就特别想他。两人交往已经有三年了。说完这些,儿子看到泪流满面不知所措的母亲,痛心地发誓:“妈妈,我一定改,我保证再也不和那个人交往了。”

但事情并不像这位母亲想象的那么简单。儿子返校后,每个月的手机话费竟高达400多元钱。面对母亲的质问,他终于承认还是打给那个男人的。这时,母亲从杂志上看到同性恋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非常害怕儿子会染上艾滋病,因此来求助于医生。

5同性恋等于艾滋病吗

由于男同性恋人群的特殊性和隐蔽性,依靠同性恋者互相转告、滚雪球似的同伴教育成为针对这一人群防艾滋病的主要干预方式。

昨天,22岁的在校大学生小夏(化名)主动打电话到本报要求接受采访,讲述作为“同性爱”志愿者的心路历程。

“三重身份”的尴尬

小夏主动打开了话匣子。“直到高三暑假,我才开始正式进入‘同志’圈子。”

“我进入这个圈子的第一步是和网友见面。和很多异性恋一样,我们约在了泉城广场。”小夏告诉记者,慢慢地,有朋友带他去专门的酒吧,他认识了越来越多的人。

在学校是喜好热闹的好学生,在家中是懂事听话的好孩子,在他的“同志”眼中又是重感情有责任感的“知心爱人”。他说:“除了疾控中心的专家、志愿者和记者外,现在知道我身份的人也就是两三个同学。”世俗的压力使他小心翼翼地面对周围不知情的人。

“我们是社会大家庭的一部分”

“除了性取向之外,我们和其他人并没有不同,我们最希望的是得到社会的承认。”小夏这样告诉记者。

在一次艾滋病干预活动上,一名大夫对小夏说:“我最近在网上也看了一些写同性恋的小说,我觉得他们的感情也挺真挚的,和异性恋没有什么两样。”这番话让小夏颇为感动。来自主流人群的关注使“小夏”们试着和周围的人沟通,并试着承认自己的身份。

在亮明身份的前提下进行公益活动,也是他们争取社会承认、体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方式。“近期我们会组织一次献血活动。为了打消很多人的顾虑,参加这一活动的‘同性爱’人群将会事先接受严格的监测。”小夏说。

“‘同性爱’不等于艾滋病”

男同性恋常常被人等同于艾滋病。一位艾滋病防治专家告诉记者,男同性恋成为目前排名第二的艾滋病高危人群,原因有三:一是同性恋本身不被社会承认,具有隐蔽性大、多性伴的特点;二是由于不存在怀孕可能,使用安全套者少;三是性器官在接触时更容易破裂,增加感染可能。“艾滋病和‘男同’没有必然关系,只要进行必要的防护,完全能够避免。”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告诉记者。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由于男同性恋人群的特殊性和隐蔽性,依靠同性恋者互相转告、滚雪球似的同伴教育成为针对这一人群防艾的主要干预方式。由小夏牵头组织的“济南同心爱工作组”就是其中一个“同性爱”防艾民间组织。今年3月,“济南同心爱工作组”正式成立,现在已有19名成员,他们大多是30岁以下的在校学生或在职人士。部分酒吧等场所是他们平时的聚点,也是他们实施干预的主要地点。“目前干预的主要方式是发放宣传资料、调查问卷和安全套。”小夏告诉记者。

寻求合作是小夏主动向媒体靠近的重要原因。作为边缘人群,他们渴望能有定点治疗性病的医疗机构,省去挂号和就诊时遭遇的尴尬,他们渴望能有专家,为其提供心理、情感、法律咨询与支持;作为民间组织,他们渴望能有政府部门帮着联系一些国家项目,争取一些资金支持;作为这一特殊人群中的志愿者,他们渴望有更多的“同志”或“直人”(普通人)加入到自觉宣传防艾的队伍中;作为刚刚筹建的工作组,目前的网络宣传只能通过博客进行,他们渴望能有网络公司给他们捐助一个网站……“‘同性爱’不等于艾滋病。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让大家平和地生活在一起。”小夏说。

◆采访手记

从“同性恋”到“同性爱”

自我称呼代表着一种自我认同。“对我们这个圈子中的大多数人来说,同性恋这个名词并不受欢迎,我们更喜欢被称为‘同性爱’,我们认为这也是爱情;同样,我们不喜欢被叫做男同性恋,更愿意被叫做‘同志’。”

也许,作为“主流群体”,我们要做的是承认并接受同性恋这一现象的存在,同时尽可能减少其危害性。否则,舆论压力将使越来越多的“男同”不得不选择结婚生子这条道路,从而给家人和自己带来伤害,客观上也增加了艾滋病向普通大众扩散的可能。

如果觉得《男同性恋更易感染艾滋病》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