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身体信息教您如何观测艾滋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510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1 分钟。

什么叫着艾滋病,艾滋病都有哪些症状呢?这里让我们来教你如何通过身体信息观测艾滋。

1身体信息教您如何观测艾滋

导读: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1981年在美国首次注射和被确认。是人体注射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所导致的传染病。艾滋病被称为“史后世纪的瘟疫”,也被称为“超级癌症”和“世纪杀手”。

一项最新研究发现,那些可以抵抗艾滋病毒的人,体内所含的一种基因令他们拥有一个更加强大的免疫系统。

研究发现,有一小部分人(大约每200名感染者中就有这样一个人)接触艾滋病毒后,发展成艾滋病的速度很慢,甚至不会患上这种致命疾病。以前的研究发现,很多天生具有艾滋病毒免疫能力的人,体内含有一种被称作HLA B57的基因。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美国研究人员发现,HLA B57促使身体产生更多强大的杀伤T细胞。杀伤T细胞是会对具有感染性的入侵者发起攻击的白细胞。与没有这种基因的人相比,那些拥有HLA B57的人体内含有大量可以束缚住艾滋病毒蛋白的T细胞。拥有HLA B57的人,体内的T细胞更有可能识别出代表艾滋病毒蛋白的细胞,其中包括在感染过程中产生的变异蛋白。

专家认为,这些发现或许有助于科学家研发出艾滋病疫苗,它引起的免疫响应,与具有HLA B57基因的人对艾滋病毒做出的免疫响应一样。

艾滋病是人类的公敌,严重威胁着世界各国人民的健康。近年来,我国艾滋病患者也在不断增加,主要以异性接触和静脉吸毒作为主要传播途径。

如何预防和发现艾滋病成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下面一起来看看哪些症状可能是艾滋病的先兆:

1、皮肤病

卡波氏肉瘤这种少见的皮肤癌,现在对30%的艾滋患者有致命的影响。该病的最初症兆是皮肤上突现一个细微的紫色的斑点,这个斑点相继出现。在一段时间里,斑点可增加到13个,但患者没有疼痛的感觉。

2、肺炎

这是一种特异性致命肺炎,是艾滋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即卡氏肺孢子菌肺炎,病人呈突然出现急速进展的呼吸困难,能够迅速导致死亡。

导读: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1981年在美国首次注射和被确认。是人体注射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所导致的传染病。艾滋病被称为“史后世纪的瘟疫”,也被称为“超级癌症”和“世纪杀手”。

一项最新研究发现,那些可以抵抗艾滋病毒的人,体内所含的一种基因令他们拥有一个更加强大的免疫系统。

研究发现,有一小部分人(大约每200名感染者中就有这样一个人)接触艾滋病毒后,发展成艾滋病的速度很慢,甚至不会患上这种致命疾病。以前的研究发现,很多天生具有艾滋病毒免疫能力的人,体内含有一种被称作HLA B57的基因。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美国研究人员发现,HLA B57促使身体产生更多强大的杀伤T细胞。杀伤T细胞是会对具有感染性的入侵者发起攻击的白细胞。与没有这种基因的人相比,那些拥有HLA B57的人体内含有大量可以束缚住艾滋病毒蛋白的T细胞。拥有HLA B57的人,体内的T细胞更有可能识别出代表艾滋病毒蛋白的细胞,其中包括在感染过程中产生的变异蛋白。

专家认为,这些发现或许有助于科学家研发出艾滋病疫苗,它引起的免疫响应,与具有HLA B57基因的人对艾滋病毒做出的免疫响应一样。

艾滋病是人类的公敌,严重威胁着世界各国人民的健康。近年来,我国艾滋病患者也在不断增加,主要以异性接触和静脉吸毒作为主要传播途径。

如何预防和发现艾滋病成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下面一起来看看哪些症状可能是艾滋病的先兆:

1、皮肤病

卡波氏肉瘤这种少见的皮肤癌,现在对30%的艾滋患者有致命的影响。该病的最初症兆是皮肤上突现一个细微的紫色的斑点,这个斑点相继出现。在一段时间里,斑点可增加到13个,但患者没有疼痛的感觉。

2、肺炎

这是一种特异性致命肺炎,是艾滋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即卡氏肺孢子菌肺炎,病人呈突然出现急速进展的呼吸困难,能够迅速导致死亡。

3、口腔炎症

患者会出现鹅口疮,口腔和舌面为一层厚重的白苔覆盖(有时还可延伸到食道),进食发生困难。

4、淋巴癌

癌症一旦扩散到淋巴系统,便会迅速传遍全身,淋巴结肿大,引起此种癌症的病毒正是由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毒所致。这时候,对健康人来说很轻微的感染,也可能成为艾滋病的致命因素。

5、衰老

艾滋病的另一个症兆就是痴呆综合症。记忆力衰退,性格古怪,这些本来是老年人的生理变化,可以在二十几岁、三十几岁的艾滋病患者身上发生。患者大都精神变异,无法控制自己,精力衰竭。

6、疲乏、消瘦

艾滋病患者常常感觉疲乏不堪,以致早晨起床困难;梳头也感觉十分吃力;晚间发烧盗汗并导致体重的下降;牙龈肿痛,胃口不好,厌食,最后患者骨瘦如柴,呈现骷髅状态。

有上述症状发生的人,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检查,以防感染艾滋病。

患者会出现鹅口疮,口腔和舌面为一层厚重的白苔覆盖(有时还可延伸到食道),进食发生困难。

4、淋巴癌

癌症一旦扩散到淋巴系统,便会迅速传遍全身,淋巴结肿大,引起此种癌症的病毒正是由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毒所致。这时候,对健康人来说很轻微的感染,也可能成为艾滋病的致命因素。

5、衰老

艾滋病的另一个症兆就是痴呆综合症。记忆力衰退,性格古怪,这些本来是老年人的生理变化,可以在二十几岁、三十几岁的艾滋病患者身上发生。患者大都精神变异,无法控制自己,精力衰竭。

6、疲乏、消瘦

艾滋病患者常常感觉疲乏不堪,以致早晨起床困难;梳头也感觉十分吃力;晚间发烧盗汗并导致体重的下降;牙龈肿痛,胃口不好,厌食,最后患者骨瘦如柴,呈现骷髅状态。

有上述症状发生的人,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检查,以防感染艾滋病。

2艾滋疫苗首次获免疫效果

美国和泰国研究人员昨天共同宣布,双方合作开发试验的一种“联合疫苗”可以将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降低31.2%。这是人类首次获得具有免疫效果的艾滋病疫苗,也是人类自1983年发现艾滋病病毒以来,首次获得具体的证据证明,研发疫苗抗击艾滋病病毒是可行的。

研究人员介绍说,这种“联合疫苗”是由两种疫苗组成的,其中一种负责刺激免疫系统,使其做好攻击艾滋病病毒的准备;第二种则担当“助攻手”,负责增强免疫反应。研究人员在泰国进行的耗时6年、超过1.6万名志愿者参与的试验显示,接种新型疫苗组人群与安慰剂组人群相比,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降低了31.2%。 但此前的试验显示,这两种疫苗独立使用均无效果。

“艾滋病疫苗倡导联盟”负责人米切尔・沃伦说,毫无疑问,这一研究成果将改变艾滋病疫苗开发领域的走向。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当天发表联合声明表示,新型疫苗获得的结果“令人鼓舞”,这一代表重大科学进步的试验结果首次表明,通过疫苗是可以在普通成年人中预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其意义重大。

法国赛诺菲-巴斯德公司研发副总裁德维尔德在公报中说,尽管新型艾滋病疫苗的免疫效果仍然有限,但这是人类首次获得具体证据证明,用疫苗抗击艾滋病病毒完全可行。不过,参与研究的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审慎地说,这并非“终点”,他对进一步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表示乐观。

3益生菌能改善艾滋病人肠胃免疫功能

感染的猕猴被给予了ARV药剂或混有多种益生菌的ARV联合药剂。他们发现,与仅给予ARV药剂的感染猕猴相比,接受益生菌和ARV联合药剂的感染猕猴不仅在胃肠道免疫功能上有改善,其炎症水平也有下调。

尽管抗逆转录病毒(ARV)药物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首选,但和未感染HIV的人相比,接受ARV药物治疗的HIV患者死亡率仍然较高。

在HIV的感染过程中,被感染者机体会产生防御性的炎症反应。该反应对感染者的肠壁(也被称为肠粘膜)可造成损伤,致使肠道内微生物失去肠壁束缚,侵入血循环,从而引起威胁患者生命的全身系统性感染。

寄生在肠道内的菌群对肠粘膜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大量的证据也表明补充益生菌可使患有肠易激综合征、艰难梭菌感染和肠炎这样的肠道疾病患者受利。

在本期的《临床研究》杂志中,来自于美国国立变态反应与感染性疾病研究所,由Jason Brenchley带领的研究人员表示补充肠道益生菌对接受ARV药物治疗的HIV患者可能也有益处。

Brenchley和其同事在人类HIV感染模型——感染了猴免疫缺陷病毒(SIV)的豚尾猕猴中进行了该项研究。感染的猕猴被给予了ARV药剂或混有多种益生菌的ARV联合药剂。他们发现,与仅给予ARV药剂的感染猕猴相比,接受益生菌和ARV联合药剂的感染猕猴不仅在胃肠道免疫功能上有改善,其炎症水平也有下调。

来自纽约大学医学院的JudithAberg及其同事在一篇相关评论中,对这些新发现如何能使HIV患者受益进行了讨论说明。

4艾滋感染者年增五万

目前,我国每年新感染艾滋病病毒(HIV)者达5万人。在这些新发生的感染者中,91%的感染者不知自己已感染。如果再加上既往感染而始终未检出者人数,便有一个更加庞大的感染者融于人群中,防艾形势不容乐观。这是在本月13日黑龙江省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国际研讨会与培训班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主任吴尊友教授在报告中指出的现实。

吴尊友任主在综合考察了累计发现感染人数、死亡人数及新发感染人数几个项目后指出,截止到2008年9月底,在我国,存活并已发现的感染者人数为22.9万人,存活但尚未检测出的艾滋病感染者达50.85万人,两者的比例大约为1 :2.2 。就是说,每发现一名感染者,背后便有至少2名感染者尚未被发现。

艾滋病预防形势严峻的重要原因在于,性传播已成为如今HIV传播的主要途径,占全部新发感染近57%的比例,这包括夫妻间传播、卖淫传播和同事熟人性关系的传播。“其中,同事熟人间发生的性关系日益受到关注,因为这一人群基数大,也更为隐蔽。”吴尊友主任说。而在性传播中,男男性行为(MSM,含同性恋)尤为危险。在工业化国家,MSM人群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9倍,在发展中国家,感染风险则更高。

一方面是防范意识不强,使感染率上升,另一方面又谈艾色变,使大量的感染者处于“地下”状态,得不到及时治疗。对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张福杰教授介绍,我国从2003年起实施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挽救了大量患者的生命,病死率大大下降,但治疗失败和死亡的问题依然很严重。治疗失败的原因,一是不能坚持规范治疗;二是很多病人接受治疗时疾病已发展晚期,使治疗效果不佳。

抗病毒治疗可以抑制病毒复制,恢复和部分恢复受损的免疫功能。很多病人没有按要求、按时、按次吃药,导致HIV病毒变异产生耐药性而使治疗失败。另外,如果病人接受治疗时病情已经发展到晚期,长期的疗效比早期治疗的病人差,而且由于此时病人的免疫力十分低下,也最容易发生各类感染。接受治疗后病人的死亡,主要是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如感染和肿瘤等。

张福杰特别强调,艾滋病要治疗成功,病人最关键:一是高危人群定期筛查,检测为阳性后要定期跟踪随访,一旦符合条件就要及时治疗,千万别等病入膏肓再吃药,因为治疗晚,疗效差;二是抗病毒治疗是终身的,病人必须坚持服药,同时一直保持好的依从性,定时定量,终身吃药,当病人自我感觉恢复了,千万不能以为自己好了,没事了,不再按时服药,甚至停止服药。研究提示,艾滋病人如果早期规范治疗,有可能达到全社会平均预期寿命。

5肛门易感染艾滋

肛门粘膜由单层柱状上皮组成(阴道粘膜由复层柱状上皮组成),故肛交时阴茎和肛门粘膜剧烈而频繁地摩擦,极易造成损伤,从而使精液及前列腺液中的HIV通过损伤处进入被插入者的血液,因此肛交被看作是HIV感染最高危的性活动。如同阴茎--阴道性交和阴茎--口腔性交一样,性伴接受的一方具有感染HIV更大的危险性,如上所述,男性同性恋者高的肛交频率将其置于最易于感染HIV的境地。然而,肛交在异性恋者中也经常进行。1991年的研究报告,指出我国城市夫妻中7%认可肛交行为,13%的夫妻认可肛交。另外,肛交经常是某些国家(如巴西和墨西哥)为了保持女性童贞,同时避免怀孕而采用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这些国家,肛交的这些功能导致了危险性行为的增加,因为对青年人而言,和AIDS相比,他们更加关心怀孕。

如果觉得《身体信息教您如何观测艾滋》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