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预防保健:避孕套≠安全套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647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3 分钟。

人们一般会认为避孕套和安全套是一回事,只是叫法不同,但事实上,传统天然乳胶避孕套在阻断性传播疾病方面的效果,正受到越来越多研究结果的质疑

1预防保健:避孕套≠安全套

人们一般会认为避孕套和安全套是一回事,只是叫法不同,但事实上,传统天然乳胶避孕套在阻断性传播疾病方面的效果,正受到越来越多研究结果的质疑。中国性学会秘书长朱琪研究员指出,将避孕套称为“安全套”并不科学。有研究结果显示,使用避孕套预防艾滋病、乙肝、尖锐湿疣的失败率远高于预防怀孕,避孕套≠安全套。

传统乳胶避孕套的作用是阻隔,只要正确使用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阻隔病毒的传播。在现有医疗条件下,在没有更好的防范措施情况下,为了减少性传播疾病,增加相对安全性,大量推广使用避孕套被各国政府广泛采纳。但是,避孕套对病毒的阻隔效果究竟有多大?是否能做到百分之百阻隔所有病毒?

安全套在避孕、防止性疾病传播等方面为人类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它在阻止男性精液进入女性生殖道的同时,也可能“套”走女性的健康。

让我们来看看部分国际著名的医学期刊上发表的研究结果:《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告避孕套预防艾滋病的失败率为16.7%,《英国社会科学医学杂志》报告避孕套预防艾滋病的失败率高达3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CDC)以及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共同组成的科学特别小组,研究了避孕套对乙肝、艾滋病、淋病、衣原体、梅毒、软下疳、性病淋巴肉芽肿、生殖器疱疹和尖锐湿疣等9种性传播疾病的保护效果,发现目前广泛使用的避孕套不能安全有效的防止任何一种性病传播!2001年7月20日,该特别小组与美国卫生和人类服务部(HHS)联合发表报告,称:没有科学证据表明避孕套能够有效预防大多数性传播疾病。

第一、艾滋病、乙肝、人体乳头瘤等病毒远比精子小,避孕套能阻隔精子不一定能阻隔各种病毒。传统避孕套每只约有一亿多个120纳米以上孔径,其乳胶膜体存在五千到七万纳米之间的天然裂隙,仅可对直径类似人精子大小的颗粒(直径约3000纳米)有效阻隔,而对于直径相当于或小于120纳米的颗粒物并不能完全阻隔,也就是说,42纳米的乙肝病毒、50~55纳米的人体乳头瘤病毒、120纳米的艾滋病毒完全有可能穿透传统天然胶乳避孕套;

第二、艾滋病毒可以通过多个途径侵入生殖器官黏膜、皮肤,精子则只有进入输卵管这条唯一通道;

第三、怀孕受排卵时间的限制,而艾滋病病毒感染不受任何时间限制。

这些因素都决定了即使正确使用避孕套,感染艾滋病、乙肝、人体乳头瘤等病毒的机率比怀孕更高。

不仅如此,德国危险评估研究所披露了新的研究信息:乳胶避孕套在硫化过程中能生成一种致癌物质—亚硝胺。动物实验显示,在皮肤和黏膜局部应用亚硝胺总量约1g时,会诱导局部或全身性肿瘤,尤其是肝脏肿瘤。从避孕套释放的亚硝胺虽然远没达到这个计量,但如果使用次数频繁,仍有诱导肿瘤的潜在风险。此外,一些对乳胶蛋白过敏的人群在使用乳胶避孕套后有可能出现过敏现象。而且传统避孕套呈偏酸性,会破坏女性阴道酸碱平衡,易诱发各种妇科疾病。

如此看来,致密度不够,无法有效阻隔艾滋病、乙肝等各种病毒;存在致癌物质亚硝胺;乳胶蛋白引的过敏反应;以及天然乳胶避孕套的偏碱性,成了传统乳胶避孕套无法克服的4大缺陷。传统乳胶避孕套不等于安全!

目前市场上的新型安全套,采用无任何毒副作用的天然植物萃取物制成内外膜体,将含致癌物质的天然乳胶基膜包覆其中。以纳谷技术生产的新型安全套独特的成分和三层结构,解决了传统避孕套无法百分之百有效防御艾滋病、乙肝、人体乳头瘤等各种病毒的问题,完全弥补了传统避孕套的缺陷,填补了国际空白。

2安全套究竟安不安全?

相信大多数人都想不起来。就是因为熟知,所以我们学会了忽略,忽略了很多重要的东西。比如,我们经常用到的安全套真的安全吗?

你对安全套熟悉吗?相信用过的人都会说:“熟悉”。但熟知不等于真知,就像我们整天花着人民币,你现在能立即想起来毛主席头像的背面是什么图案吗?相信大多数人都想不起来。就是因为熟知,所以我们学会了忽略,忽略了很多重要的东西。比如,我们经常用到的安全套真的安全吗?

对于这个问题,相信会有两个答案:安全和不安全。回答安全的肯定是避孕没失败过的;回答不安全的肯定是不成功成了人的。其实,站在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所知的是避孕套,并不是安全套。相关专家级媒体也曾经报道过,避孕套不等于安全套,现在市面上的产品大多是避孕套,并不是安全套。对于这个观点我们暂且不去深究,姑且都偏颇的称为安全套。那我们再做个提问:你的安全套能完全有效的防艾滋、乙肝等病毒吗?从这个角度来讲,你的安全套真的安全吗?

相信大多数人的心里都在打鼓,心里都没底。很多人肯定也会反问,现在的安全套大都没那么大的功效。但性学专家告诉我们,目前市场上已存在这种安全套产品,而且是中国制造,是中国能引领世界的为数不多的产品之一。这就是“塞呋盾”安全套。“塞呋盾”安全套以其创新的高阻隔特性被国家药监部门批准注册成为“天然复合乳胶高阻隔安全套”,成为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安全套”。

塞呋盾的出现给安全套行业重新划分了阵营,这个阵营不再是本土品牌与外来品牌的划分,也不再是一线品牌与二三线品牌的划分,而是安全套与传统避孕套的阵营划分。《生命时报》、《中国新闻周刊》等媒体也对塞呋盾进行了相关报道,赞其在安全套行业所取得的重大突破。

塞呋盾安全套的突破性主要表现在对性传播疾病的预防上。据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调查显示,避孕套并不安全。使用避孕套后,并不能防止淋病由男性传染给女性;而且感染艾滋病的风险仅能降低85%,值得注意的是,15%的失败风险对艾滋病这一致命性的传染性疾病来说是巨大的不安全!这一缺陷是由天然胶乳避孕套材质的致密度造成。因为天然胶乳表面有5000—70000纳米的天然裂隙,而致病淋病的淋球菌直径不到1000纳米,病毒的体积则更小,天然乳胶致密度缺陷,给病菌传播制造了机会。

塞呋盾安全套与传统避孕套有着本质的区别,它采用“复合交联纳米填充技术”,有效地弥补了天然乳胶致密度的缺陷,使其致密度大大提升。多家权威医院机构实验证明,新产品能对迄今为止临床发现的直径最小(42纳米)的乙肝病毒,以及艾滋病病毒、人乳头瘤病毒,还有淋球菌、白色念珠菌等容易导致性传播疾病的病原微生物进行有效阻隔,大大降低使用者感染或传播疾病的风险,真正做到了政府提倡的性传播疾病的前瞻性预防,为人类健康提供了坚实保障。

只有真正意义上的“安全套”才能带来切实的安全,我们每个人都改思索,我们用的安全套安全吗?也许我们到了换“套”的时候!

3安全套能否“套”住艾滋病?

“您在与临时性伴侣或者性工作者发生关系时会使用安全套吗?”--22.9%的人“有时用,有时不用”……

“您认为安全套能预防艾滋病吗?”--32.6%的认为“不太安全”……

“您是否有过高危性行为?”--45.6%的人群承认“有过”……

…………

这是近期在“世界艾滋病日”即将到来时进行的一份调查,整个调查持续了一个多月,万名网友投票参与,对从艾滋病常识到预防、恐艾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调查,一连串的数字令人触目惊心,大量的高危性行为已经悄悄走进了我们的周边,但是如何预防高危性行为带来的艾滋病感染风险,如何面对艾滋病感染者呢?

安全套防艾滋 预计概率85%

在调查中,45.6%的网友承认自己曾经有过或者经常有高危性行为,但是在和性工作者发生关系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仅有48.1%,也就是说,将近有一半的“高危性行为”是真正的“高危”,这一部分人群的理由很简单,不相信安全套能够预防艾滋病。

那安全套到底能不能预防艾滋病呢?广州市艾滋病防治所王晔副主任医师解释:安全套对艾滋病,绝对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最起码能够在安全套完整的情况下提供较高的安全系数。除去安全套破裂、意外脱落、皮肤黏膜破损感染等等意外情况,安全套还是比较“安全”的。

作为避孕手段,安全套若使用正确,基本可以达到100%的成功率,但是作为预防性病,它的成功率就远不如人们所期望的那样。安全套对于艾滋病,预防成功率在85%,非淋菌性尿道炎只有50%左右,而尖锐湿疣,几乎为0。而这些,还是在安全套使用正确,没有阴道黏液粘到外生殖器皮肤上的情况下。

避孕套能阻隔精子不一定能阻隔各种病毒。传统避孕套每只约有一亿多个120纳米以上孔径,其乳胶膜体存在五千到七万纳米之间的天然裂隙,仅可对直径类似人精子大小的颗粒(直径约3000纳米)有效阻隔,而对于直径相当于或小于120纳米的颗粒物并不能完全阻隔,也就是说,42纳米的乙肝病毒、50~55纳米的人体乳头瘤病毒、120纳米的艾滋病毒完全有可能穿透传统天然胶乳避孕套。

安全套并不是一个“密不透风”的膜,确切点说应该是一个橡胶网。精子这样比较大的物体是无法通过的,但是对于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这些小颗粒物质,它的作用就非常有限了。这就是为什么娱乐场所从事色情服务的人员几乎都使用安全套,而性病仍然无法避免的原因。

除了安全套上你肉眼无法发现的小孔之外,性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安全套脱落,体液感染等等也都有可能。王晔副主任医师指出:性生活中,艾滋病女性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艾滋病病毒,双方性器官周围皮肤摩擦剧烈,发生细小的毛细血管破裂或者粘膜、局部皮肤破裂,也有可能造成血液传播,这种创口一般较小,肉眼很难发现。

“远离高危 洁身自好” 才是远离艾滋最根本的预防

本次调查除了针对艾滋病常识普及情况外,还进行了一系列关于艾滋病高危行为的调查,结果同样令人担忧,虽然网友们都有着一定的艾滋防护意识,部分艾滋常识也很了解,但是真正能够在性生活中采取防护手段的,仅有50.6%!

这个名为“您是否有过以下容易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的题目中,“静脉注射吸毒”占12.7%,“无保护性交”的占28.8%,“多个性伴侣”占28.7%,“男同性恋性行为”占19.0%,“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或共用其他可刺破皮肤的器械”占13.2%,“使用未经检测的血液或血制品”占14.4%;敢于明确选择“以上行为我都没有”的网友,仅有50.6%!

广州市艾滋病防治所王晔副主任医师指出:当前,艾滋病已经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我国目前仅艾滋病病毒的携带者就有70多万,这还仅仅是经过疾控部门登记造册的,每年因艾滋病感染死亡人数在7000-8000之间,已经呈现出一种从极少数人群向大众扩散的趋势。因此,不要以为自己多接触几个性伴侣,用点安全套就万事大吉,或者觉得吸食点毒品,共用下注射器无所谓,或者自认为自己的性伴侣很安全。艾滋病病毒有潜伏期是公认的,至少应该在发生高危性行为后6到8周到疾控部门或者三甲医院进行一次HIV检查。性生活时,安全套也可以大大降低艾滋病感染的概率,切勿贪图一时欢娱,放弃安全套。

WHO公布各种行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概率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十分强悍但也十分脆弱的病毒,它对热和干燥十分敏感。在干燥的环境中,艾滋病毒10分钟死亡,在摄氏60度的环境中30分钟灭活。如果一支刚接触病人身体带有血液的注射器,马上刺入正常人体内,其感染的几率小于0.3%。某医院艾滋病房曾发生过几次在治疗、抢救艾滋病病人的过程中器械损伤医护人员的事情,其中一次是护士在给艾滋病病人注射后,针头掉下刚好扎在护士脚背上。经过一个月、三个月的艾滋病病毒抗体(HIV)跟踪检测,这些医护人员均未被艾滋病病毒感染。实验证明:艾滋病病毒生命力很弱,只能存活于血液中,离开适宜的条件立即死亡。离体病毒,在凝固的血液中不能长期存活。蚊虫叮咬不会传染艾滋病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下面几种完全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行为:握手、拥抱、共餐、共用办公用品、共用厕所、游泳池、电话,打喷嚏、蚊虫的叮咬。

WHO公布的各种可能感染艾滋病的行为和每种行为感染的概率

艾滋病病毒经各种途径感染的发生率为:

输血为:3~5%

围产期为:10~20%

性交为:70~80%

药瘾共用注射器为:3~10%

医务人员为:0.01%

HIV传播的有效性:

血液传播:(》95%)

母婴垂直传播:(15~50%)

性接触传播:(0.5~1%)

男传女:0.2%

女传男:0.1%

肛交为:0.5~3%

针刺传播为:0.3%。

各种暴露方式传染的可能性

接受肛交:0.1~0.3%

接受阴道交:0.08~0.2%

插入肛交:0.03%

插入阴道交:0.03~0.09%

共用注射器:0.67%

口交:没有统计数字

HIV在各种体液中的浓度

(从高到低顺序):

研究证明,艾滋病病毒在各种体液中的浓度存在很大差别,按病毒浓度从高至低的顺序依次为: 血液》精液》脑脊液》阴道-宫颈分泌物》尿液》粪便》唾液。

影响HIV经血液传播效率因素

与HIV感染者共用针具吸毒:极度危险

接触血液的量:200μl新鲜血液经皮针刺伤可致感染,注入5ml库存血可致感染。

血液离开体内的时间越长:传染危险性愈低

影响HIV经性传播效率的因素

肛交:危险升高

阴道性交:中度危险

口交:危险较低

经期性交:危险↑

处女膜破裂:危险↑

安全套使用:↓↓(正确使用可达约100%保护性)

其他

溃疡性性病:淋病、梅毒、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软下疳可↑5-10倍。

急性感染期,传播危险性大。

晚期艾滋病人传播危险性大(病程进展时间越长,生殖器分泌物中HIV含量越高), 一般潜伏期传播危险性较小。

性别:男性传给女性》女性传给男性(2-5倍)。

4避孕套并不能真称为安全套

提起避孕,我们一般会误认为避孕套和安全套是一回事,只是叫法不同,实际上避孕套并不一定能在阻断性传播疾病。将避孕套称为“安全套”并不科学。使用避孕套预防艾滋病、乙肝、尖锐湿疣的失败率远高于预防怀孕,避孕套≠安全套。

这也就是很多男性戴上避孕套也有患有性病的可能,所以您在选购的时候应该多留个心眼。看看是避孕套还是安全套。

专家说:安全套不是避孕套,区别在于安全套除了避孕之外,更为重要的用途是有阻隔病毒的作用,这一点避孕套是没有的。而且目前要通过国家认证的安全套品牌很少,流行的避孕套品牌很多还没有安全套产品问世。

因此,只有通过国家资格证书的品牌才可以在外包装上打有“安全套”字样,其他声称安全套的产品基本都是避孕套。

传统乳胶避孕套的作用是阻隔,只要正确使用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阻隔病毒的传播。在现有医疗条件下,在没有更好的防范措施情况下,为了减少性传播疾病,增加相对安全性,大量推广使用避孕套被各国政府广泛采纳。但是,避孕套对病毒的阻隔效果究竟有多大?是否能做到百分之百阻隔所有病毒?

作为避孕工具,避孕套和其他避孕方法相比,使用方便、没有副作用,避孕成功率一般为85%,受过专门训练的使用者则可使避孕成功率达到98%。

5健康安全避孕首选避孕套

近些年来,育龄期女性过高的人流率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事实上,女性可选择的避孕方法有很多,如宫内节育器、避孕套、避孕药等,但很多时候,女性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并不知道自己最适合哪一种避孕方式,或者说对这些方法不了解,甚至“不敢”使用。而在国外,有专业医生为育龄女性介绍各种避孕方法,并且针对个人情况和个性化需求,指导其正确使用。

“套外”避孕法问题多女人慎选择

目前避孕方法有很多,除了避孕套这种主流的方法外,还有节育环、避孕药、避孕针剂等其他方法。然而它们都有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甚至会影响到使用者的健康和安全,节育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剧烈运动、医生操作不当等都可能造成子宫穿孔,并且这种避孕方式不适用于患有某些妇科疾病的女性。

再比如避孕药,是药三分毒,避孕药也不例外。长期服用会引起月经变化、阴道出血、白带增多、类早孕反应等。它对适用人群有很高的要求,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血管栓塞等多种疾病的女性都不能服用。

此外,像安全期避孕存在避孕率不高的缺点,皮下埋置避孕法约有20%的女性在使用初期会产生多种副作用,并且此类方法也对适用人群有很高要求。

因此专家建议:健康安全避孕,首选避孕套。

如果觉得《预防保健:避孕套≠安全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