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梅毒治疗的发展史

2023-06-09 分类:百科

对早期梅毒要彻底治愈以消灭传染源,对晚期梅毒则要求控制症状,保护器官功能,延长生命,提高工作能力。

1梅毒治疗的发展史

自青霉素应用以后,上述汞剂、碘剂、砷剂、铋剂等治疗梅毒的药物就开始逐渐被淘汰了。目前青霉素是现代最好的首选治疗梅毒的药物。因为梅毒对青霉素非常敏感,梅毒螺旋体复制时间为30-33小时,一致认为血清浓度在0.032IU/ml就可杀死螺旋体,但这血清浓度必须保持至少7-10天,不能降低。梅毒的青霉素治疗方案有:

早期先天梅毒患者的治疗:

1、对已经治疗的梅毒孕妇所生的婴儿,应进行临床及血清学检查,直至血清学检查转阴或维持阴性三个月以上为止。

2、若发生临床症状或放射学检查有骨梅毒损害,或血清学滴度上升二管以上或持续升高时,或孕妇未经充分青霉素治疗或无条件对婴儿进行仔细检查时,须给婴儿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可用普鲁卡因青霉素肌肉注射,每日一次,每次每公斤体重予以5万单位,连续注射十天,总剂量一般在150万单位至300万单位左右。

3、对于不便连续注射而脊髓液正常的早期先天梅毒儿,可肌注苄星青霉素,一次注射每公斤体重5万单位。

早期梅毒的治疗:

1、一期、二期和病期不足两年的潜伏梅毒患者,可给予青霉素肌肉注射,每侧臀部120万单位,共240万单位,只注射一次。

2、可肌肉注射普鲁卡因青霉素G混悬液,每日一次,共10天,总量600万单位。治疗后一年内,应用两次临床及血清学检查。

3、对早期梅毒患者应予以充足的治疗,彻底消灭传染源,对于其性接触者,也应全部予以检查及治疗。

晚期先天梅毒的治疗:

1、青霉素是高效抗梅毒螺旋体的药物,血清浓度高于0.03单位/毫升时,即可杀灭梅毒螺旋体。由于青霉素注射后引起大量的螺旋体死亡放出异性蛋白,可引起Jarisch-Herxheimer反应。两岁以上的先天梅毒治疗方法可按成人的相应病期进行,其用量不超过成人的剂量。

2、在早期患者这种反应常在注射后3-12小时出现发热,乏力及皮肤损害或骨膜炎疼痛症状等加重,但一般并不严重,可于24小时左右缓解。但在晚期梅毒偶可引起病灶性反应,如注射后心血管梅毒患者出现心绞痛、心律不齐,甚至发生主动脉瘤破裂等;亦可使神经梅毒症状加重,如耳聋加重或出现头痛症状。有人主张在用青霉素治疗心血管或神经梅毒前2-3日,开始用强的松,可减轻Jarisch-herxheimer反应。服法,每日20-30毫克,治疗开始2-3后,如无反应或反应较轻即逐渐减量,停止此种预防措施。

3、其它抗生素:目前有许多青霉素以外的抗生素用于治疗梅毒螺旋体。这些抗生素有红霉素类如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利君沙;四环素类如强力霉素,土霉素,链霉素。近几年又试用头孢曲松钠,头孢噻肟钠,临床上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晚期梅毒的治疗:

1、三期皮肤、粘膜、骨损害等患者,病期在两年以上的潜伏梅毒,心血管梅毒和神经梅毒等。用苄星青霉素每周肌肉注射一次,每次240万单位,共三次,总量720万单位。对于晚期梅毒患者的配偶及治疗前所生的子女应进行检查。

2、对于良性晚期梅毒(血管、粘膜及骨等)可予以普鲁卡因青霉素G肌肉注射,每日一次,每次60万单位,共15次,总剂量900万单位。

3、治疗后,应每年检查一次。神经梅毒患者应每年检查脊髓液,至取得较理想的改进,一般细胞及蛋白含量恢复较早而脊髓液的血清学反应恢复较迟。

孕妇梅毒患者的治疗

早期梅毒患者如能早期治疗可防止发生先天梅毒。在梅毒流行区,对可能患梅毒的孕妇,应在怀孕的前三个月及产前三个月,至少各进行一次血清学检查。如为阳性,病史及体检符合梅毒时,应按所患梅毒的分期予以青霉素治疗。

2隐形性病:潜伏梅毒

潜伏梅毒在以前的教科书中叫做隐性梅毒。产生潜伏梅毒主要的原因是,梅毒未经治疗,或治疗药物剂量不足,治疗不彻底,表现为病人无临床症状,梅毒血清反应阳性。

还有另一种情况,病人曾有过某种方式的感染途径,但由于病人抵抗力强,没有出现过或仅出现过非常不显著的临床症状如宫颈硬下疳,以后一直没有临床表现,但梅毒血清为阳性,这都是潜伏梅毒。

潜伏梅毒的发生主要取决于机体本身的免疫力、治疗与梅毒螺旋体之间的较量的结果。当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或在治疗其他疾病时曾不正规地使用过与治疗梅毒有关的药物,产生了一定的治疗效果时,体内的梅毒螺旋体受到一定的限制;当机体在某阶段健康状况不佳、免疫功能降低时,梅毒螺旋体可乘机在人体内广泛活动并损害各种组织。当出现前一种情况时,即为潜伏梅毒,当出现后一种情况时,就叫做显发梅毒。

潜伏梅毒的分期完全同显性梅毒,后天梅毒以2年为界,先天梅毒以2岁为界,均可分为早期和晚期。

潜伏梅毒,由于患者基本上没有感觉和表现,即使有也是很轻微的极易被病人本人所忽视而未引起重视,不及时去就诊。而体内组织内螺旋体依然存在,对组织器官的破坏依然在进行;潜伏梅毒病人依然有传染性,对周围性侣或密切生活在一起的亲人构成威胁。

可见,要早期发现潜伏梅毒病人,在各种人群中开展梅毒血清筛查试验是十分重要的。

什么是潜伏梅毒

潜伏梅毒是指已被确诊为梅毒患者,在某一时期,皮肤、粘膜以及任何器官系统和脑脊液检查均无异常发现,物理检查,胸部X线均缺乏梅毒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正常,而仅梅毒血清反应阳性者,或有明确的梅毒感染史,从未发生任何临床表现者。称潜伏梅毒。潜伏梅毒的诊断还要根据曾患一期,二期梅毒的病史,与梅毒的接触史及分娩过先天性梅毒的婴儿史而定。以前的梅毒血清试验阴性结果和疾病史或接触史有助于确定潜伏梅毒的持续时间。感染时间2年以内为早期潜伏梅毒,2年以上为晚期潜伏梅毒,另一类则为病期不明确的潜伏梅毒。潜伏梅毒不出现症状是因为机体自身免疫力强,或因治疗而使螺旋体暂时被抑制,在潜伏梅毒期间,梅毒螺旋体仍间歇地出现在血液中,潜伏梅毒的孕妇可感染子宫内的胎儿。亦可因献血感染给受血者。

检查

早期潜伏梅毒可依据下述条件综合作出判断:①连续的梅毒血清学试验变化,即非螺旋体试验是否增加4倍或4倍以上;②是否有一期或二期梅毒的症状史;③其性伴侣是否有病程在2年以内的一期、二期或潜伏梅毒;④基因检测梅毒螺旋体DNA阳性方可确诊。除早期潜伏梅毒以外,其他几乎均为病期不明的梅毒,对这类梅毒应按晚期潜伏梅毒处理。对新生儿期后诊断的潜伏梅毒患儿,应仔细地分析母亲的病史和患儿的出生情况,以确定患者是先天还是后天梅毒。应检查所有潜伏梅毒患者是否有三期梅毒的表现,如主动脉炎、神经梅毒、树胶肿及虹膜炎等。

3什么是项目梅毒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项目梅毒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症状】

潜伏期5~6周2~5天,2~4周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情况两侧数个如拇指大淋巴结如鸡蛋大淋巴结一或两侧数个鸡蛋大的淋巴结。 化脓无有有槽形征无无有瘘管无无有疼痛无有有发热无有时有常有病原体梅毒螺旋体杜克雷嗜血杆菌衣原体。

【治疗】

1、可用复方新诺明片,开始每日2次,每次2g,以后每次1g,连服3周。

2、替代疗法为强力霉素,每次0.1g,每日2次,共14天;或红霉素,每次0.5g,每日4次,共14天。

3、 四环素对急性期有效,每次0.5g,每日4次,共用21~28天,可使中期停止发展,或数周后痊愈。

4、对已化脓者,可穿刺抽脓,并注入抗生素,不可切开引流,以免瘘管形成,不利愈合。

5、对溃疡较深者,可行外科疗法,切除坏死的淋巴结,对直肠狭窄,可行扩张术或外科切除术。

6、晚期患者采用抗生素或磺胺药及皮质类固醇联合治疗的方法,可减轻下腹部的疼痛,减少直肠分泌物和减轻纤维化。

4梅毒抗体阳性=性病?

您是否经历过在体检或者在献血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梅毒抗体是阳性?那么,是不是“梅毒抗体”阳性,就代表得了性病那?

很多人对于梅毒、性病一类的字眼是谈虎色变,到底梅毒是怎样的一种性病那?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除侵犯皮肤外,还可以引起中枢神经、骨骼及心脏等严重损害。约90%以上是通过性关系直接接触传播的,少数是通过间接接触和母婴传播。

梅毒的症状:

梅毒螺旋体侵入人体后早期阶段损害主要为具有特征性的皮疹,如生殖器部位出现无痛性糜烂、溃疡,躯干四肢广泛性、对称性密集斑疹及斑丘疹等。

感染梅毒螺旋体数周后患者血中可检出多种梅毒抗体,梅毒抗体阳性是诊断梅毒的重要依据之一。

梅毒抗体分为两类:

一类为非特异性抗体,即非梅毒病人所特有,其他病人也可出现阳性,经过治疗大部分病人在1~2年后常可转阴;

另一类为特异性抗体,即使经过正规治疗,在血中可长期甚至终生存在,成为患过梅毒的标记。

由于机体免疫力不同,梅毒的发展进程在不同患者并不是相同的,有些梅毒患者可以多年无症状,而呈潜伏状态,称为潜伏梅毒,往往在体检中被发现。

医生提醒您:如果发现自己的梅毒抗体是阳性的,先不要紧张,一定要到正规医院的性病科做进一步检查,以明确是否需用药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5用抗生素预防性病纯属谣言!

目前,我国性病的发病率已跃居传染病发病率的第三位,在某些地区位居首位,性病的泛滥不仅摧残自身健康,而且殃及家人,危害社会,影响家庭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另外,性病患者比常人更容易感染艾滋病。

在网上有多网友有过一次或几次的“额外”性行为,事后心里想想又有些后怕,于是悄悄服一些抗生素“预防”一下。

专家指出:在没有任何适应症的情况下,“预防”性地服用抗生素就是滥用抗生素。 况且性病有很多种,有细菌引起的,也有病毒引起的,还有一些微生物也会致病,所以服用抗生素只是一种自己心理上的安慰,这种安慰对患者来说是有害无益的。

滥服抗生素会掩盖病情,延误就诊的时间,也给医生后期的检查和诊断带来干扰。不恰当地服用抗生素很容易产生耐药性,当医生诊断明确用药的时候,很可能细菌就已经耐药,给治疗也带来障碍。常言道“是药三分毒”,也就是说不少药物都会即使是在说明书指定剂量内使用也会有副作用,特别是对那些原来肝、肾功能有问题的患者来说,这种行为可说是因小失大。

如果觉得《梅毒治疗的发展史》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