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治疗乙肝的偏方秘籍总结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640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3 分钟。

乙肝是指发生在肝脏的病变,其对人身体的影响很大,极有危害。小编下面向大家讲解治疗乙肝的偏方秘籍总结,了解乙肝的从身边小事开始关注。

1治疗乙肝的偏方秘籍总结

许多乙肝患者因为病情长期得不到改善而对自己失去信心,其实,大家不要沮丧,有些时候一些民间偏方对于乙肝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所以大家在平时还是要关注一些乙肝偏方,但是不要盲目使用。

盲目使用偏方秘籍治疗乙肝险些要了性命

王涛,男,河南许昌人,25岁,患有乙肝已经很多年了,在乙肝初期迫于升学、就业或婚姻等各种压力,不得不四处寻求治疗乙肝的方法。由于尝遍了很多乙肝治疗药物后发现都不是很理想,所以才托人寻找天下治疗乙肝的秘籍偏方,结果不但没有治好自己的乙肝,那些所谓的乙肝偏方秘籍差点没有要了王涛的性命。

王涛早期的乙肝症状都不是很明显,自从使用了那些乙肝偏方后病情开始出现了异常,王涛时常感觉自己浑身无力,不想吃饭,即使吃了也总有想吐的感觉,所以开始变得憔悴,变得瘦弱了,而且王涛的脸色和皮肤也出现暗黄的现象,再加上长期服用乙肝偏方导致王涛睡眠质量也是越来越差,由于睡眠不够,体质严重下降,身形变得枯瘦,最终因病情异常严重而导致王涛出现昏迷现象,就这样王涛被送往了医院。》》专家详解乙肝病情的发展过程

通过对王涛的检查发现,王涛因长期使用各种乙肝药物进行治疗,但是治疗的方法并不科学,结果导致肝脏越来越严重,最终使病情发生恶化,幸亏送来的及时,如果时间再往后拖延,就有可能会直接危及到王涛的生命安全。并且求医专家提醒大家的是:世界上并没有治疗乙肝的偏方和秘籍,更没有所谓的特效药。乙肝的治疗一定要及早到正规的肝病医院及时进行科学治疗,这样才有获得完全康复的可能。

民间偏方治疗乙肝效果好吗?

在我国的民间的确流传着一些治疗乙肝的偏方,但是对此要抱着慎重的态度,有些患者认为白茅根能治好乙肝。另外还有一些人认为岗松茶、田基黄粥、泥鳅粉也能治乙肝,但是这些都是没用科学论证的,更没任何专家和学者去做实验。虽然白茅根和一些中草药具有温中益气、祛风行气、通淋利尿、解毒的功效。但是并不能彻底治疗乙肝。

可见,虽然流传着不少乙肝治疗偏方,但是这些偏方往往并没有经过科学的验证,到底具有什么样的效果很难说,如果只是采用这些偏方进行治疗,很可能会使患者的病情出现恶化等现象,因此应以正规治疗为主。

有一些偏方可能或许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彻底治愈乙肝是不太现实的。之所以有人青睐治疗乙肝的民间偏方,大部分是由于听了虚假的宣传。偏方是否可靠,现在还不得而知。临床上,经常见到有很多由于胡乱使用偏方而导致病情加重恶化的,偏方中可能会含有对肝脏不利的药物成分,长期使用不但不能治疗疾病,反而更加重病情的发展。如果得了乙肝,最好的方法就是到正规的专科医院做详细的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治疗。

治疗乙肝的食疗偏方

1、食用蒲公英粥:做法:取干蒲公英或鲜蒲公英(带根)洗净,切碎,煎取药汁,去渣,入粳米同煮为稀粥,以稀薄为好。用法:每日2~3次,稍温服。用量:3~5天为一疗程。

2、食用茯苓粥:做法:先将红枣文火煮烂,连汤放入粳米粥内,加茯苓粉再煮粉沸即可。用法:每日服2次,可酌加红糖。功效:起到健脾补中,利水渗湿,安神养心。这种食疗法可适用于:慢性肝炎,脾胃虚弱、腹泻、烦躁失神的乙肝患者。

3、患者可食用栀子粥:做法:将栀子仁碾成细末,同时煮粳米为稀粥,待粥将成时,调入栀子末稍煮即成。用法:每日2次。用量:2~3天为一疗程,功效:清热泻火。可适用于:黄疸性肝炎、胆囊炎以及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等患者。

4、食用冬虫夏草:做法一:将冬虫夏草可以直接碾碎服用或炒至60度碾碎,用法:每日5-15克。做法二:虫草顿鸡,做法:虫草3-6枚,洗净,鸡去内脏置于锅中加水淹没全鸡,然后放在火上清炖,肉软时将虫草插入食道、胸部,放入调料,旺火烧熟即可,功效:具有调节乙型肝炎病人免疫能力,乙肝抗病毒治疗,抗纤维化,调整白蛋白比例及一定的降酶作用。

治疗乙肝的中医药方

1、柴胡解毒汤

功效:清热解毒,疏肝利胆,利尿渗湿。

组成:柴胡,黄芩,半夏各10克,茵陈18克,土茯苓,风尾草,草河车各15克。

主治:胁痛,厌油腻。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服。

2、迁肝方

功效:疏肝和胃,清热化痰。

组成:生山楂30克,生白扁豆12克,生麦芽9克,刺蒺藜12克,龙胆草6克,青蒿9克,甘草豹子克,玉竹9克,木瓜9克。

主治:迁延性肝炎。

用法:上药用水800毫升,慢火煎取300毫升,滤出。渣再入水600毫升,慢火煎取200毫升,两煎合在一起。每日1剂,早晚饭前分服。

3、清肝解毒方

功效:舒肝清热,养血柔肝。

组成:柴胡9克,赤芍15克,当归15克,半夏9克,黄芩15克,生牡蛎30克(先下),板蓝根15克,土茯苓30克,白茅根30克,蚤休9克,蒲公英30克。

主治:乙型肝炎。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

4、疏肝汤

功效:疏肝和络,活血祛淤,清热祛湿。

组成:制厚朴3克,妙枳壳4克,龙胆草9克,制香附9克,黑山栀9克,炒川芎4.5克,大腹皮9克,五灵脂9克,木贼草9克,陈香橼皮9克。

主治:胁痛。二胁掣痛,脘长映背,溲黄,苔腻,脉细。

用法:水煎服。

2乙肝治疗不当,会出现:乙肝+糖尿病=肝衰竭!

病例

王先生10年前得了急性乙型肝炎,病情时好时坏,逐渐发展成慢性乙肝。保肝对症治疗后,现已可以正常上班。近两年他出现口渴、多尿等症状,经化验诊断为Ⅱ型糖尿病。此后,患者常年坚持口服二甲双胍和美吡达,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近来,他突然出现严重的乏力、消瘦。到医院一检查,发现已经是肝硬化伴腹水,肝功能明显衰竭。

分析

肝脏疾病,尤其是常年肝酶增高者,可以伴发类似Ⅱ型糖尿病的症状。是因为肝脏与糖代谢密切相关,在糖异生、糖原合成贮存和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及释放方面起重要的调节作用,一些与糖代谢有关的激素,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等分泌后也直接经门静脉进入肝脏,肝脏为这些激素的第一作用器官。肝脏损害时葡萄糖耐量进行性减低,其中部分患者最终发展为糖尿病。这种继发于慢性肝实质损害的糖尿病,临床上称为肝源性糖尿病。而且有些口服降糖药包括磺脲类与双胍类均可引起肝损害。用药不慎,可能使原有的肝病发展为肝功能衰竭。

时下

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多,根据症状及血糖很容易诊断为Ⅱ型糖尿病。但应该注意那些患有急性肝炎、慢生肝炎、肝硬化或常年酗酒的糖尿病患者。应鉴别他们是肝源性糖尿病,还是真正的Ⅱ型糖尿病。对肝源性糖尿病肝酶增高者,应该向他们说明,长期口服降糖只会加重肝功能的衰竭。而胰岛素才是最好的治疗肝源性糖尿病和防止肝衰竭的药物。

3哪些偏方可以治疗乙肝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以黄疸、胁痛、肝大、食欲不振、倦怠无力等为主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呈散发或流行,以儿童及青壮年为多见。

1.茵陈30克,栀子6克,生大黄3克。热重加柴胡、黄芩各6克;恶心呕吐加砂仁、藿香各5克;腹胀加厚朴、枳壳各35克;食欲不振加焦三仙9克;尿黄加木通6克。水煎服,每日l剂,分2次服。

2.茵陈30克,茜草18克,板蓝根15克,白茅根60克。便秘加大黄;腹痛加郁金、延胡索;呕吐加枳实;腹胀加枳壳、厚朴。儿童剂量酌减。水煎服,每日l剂,分2次服。

3.鲜蒲公英500克,水煎服,不拘时,连服15日。

4.赤小豆30克,田基黄30克。将田基黄加水煎汤,去渣取汁,再加入赤小豆煮烂。代茶饮服,每日3次。

5.茶叶15克,板蓝根、大青叶各30克,水煎服,每日 2次,连服2周。

6.青黛4克,白矾2克,朱砂4克,共研细末,分7包,每包加一个鸡蛋清,每日服一包,开水冲服。

7.茵陈180克为末,制蜜丸,每丸3克,每次1丸,每日3次。

8.茶叶15克,板蓝根、大青叶各30克,水煎服,每日2次,连服2周。

9.茵陈8克,大枣10克,白矾0.3克,粳米30克,食糖适量。将茵陈和白矾一起人锅,加水煎煮25分钟,滤去药渣,与淘洗干净的粳米、大枣一同煮粥,加食糖调味。每日l剂,分早、晚两次食用,连服7日。

10.大青叶20克,田基黄20克,茵陈20克,鸡蛋2个。将鸡蛋洗净外壳,与大青叶、田基黄、茵陈一起入锅,加400毫升水,共煮30分钟,滤出药渣。吃蛋喝汤,每日1剂,早、晚分2次服用,连服7日。

11.西瓜汁100毫升,蜂蜜10毫升,顿服,每日2~3次。

12.鲜蒲公英、鲜车前草各60克,洗净捣烂,用纱布绞汁,另用温水先冲服明矾末1.2克,经1小时后再服此药汁。

13.地葫芦50克,积雪草50克,栀子10克,茵陈蒿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4治疗乙肝有什么偏方

中医中药治疗乙肝有四个不同的方略,并需要四个坚定不移。

第一,湿热蕴结,清热利湿。大量临床观察表明,乙肝尤其是急性乙肝的病因为湿热之邪,它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因为湿、热、毒三者相合,湿得热而益深,热因湿而愈炽,湿热内蕴则毒邪炽盛,毒邪炽盛则湿热胶固,故一旦染病,病程长,往往由急性变成慢性。因此,清热利湿是首要的坚定不移之方略。

第二,脾气易虚,顾护脾胃。“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因此,治疗乙肝,尤其应重视益气健脾,因为益气健脾法具有补充元气,健运脾胃,升清阳,固卫表,止虚汗,退虚热,解毒,利水、生津救脱等扶正作用。尚有生血、摄血(止血)、活血祛瘀、消肿排脓等间接作用。能调节机体多种免疫功能,促进细胞的转化,增强细胞免疫,促进抗体生成,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第三,毒为实邪,解毒排毒。乙肝多因郁、瘀、毒形成,“郁”为气病,有木土之分。“瘀”为血病,在经在络。而毒为实邪,是乙肝的主要致病因素,故贯肝病之始末。肝脏是一个强有力的解毒器官,能将人体代谢过程的有害废物进行解毒,排出体外。如肝功发生障碍,其解毒功能降低,有毒物质即对机体,尤其是特适性的肝脏产生损害,在治疗上“不离于肝、也不止于肝”——扶土抑木,佐金平木,滋水涵木,泻火疏木。重在利胆,因肝胆相照,胆为肝脏排泄胆汁,为肝排邪泄毒。在上者因而越之,在下者引而竭之,在胆者自当利之。

第四,气滞血淤,活血化瘀。几乎所有的乙肝患者的肝脏都有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的病理改变,大多由气滞血瘀造成,情绪不畅,并非肝郁的唯一原因,湿热痰浊、瘀血阻滞、经络气机不畅可以致郁致瘀,肝之清阳被遏,也是一种郁滞,气为血帅,气滞血瘀,血脉不通,则瘀血内生,临床上两胁疼痛,肝脾肿大,肝掌、蜘蛛痣,舌质暗有瘀斑,面色黑或晦暗,皮肤发硬甚至开裂说明瘀血阻滞,是乙肝的基本病机之一。因此,解除改善局部微循环障碍,使受损害的肝细胞得以恢复,才能使肝病较快治愈,常用药物如:丹参、赤芍、川芎、三七、三棱、当归、桃仁、红花、泽兰等。故治疗乙肝,活血化瘀也应贯彻始终。

偏方 1

龟甲1两,鳖甲1两,用河沙炒干,刷去河沙,捣成粉;生黑芝麻1斤,捣碎;再用蜂蜜将两者调匀,捏成30粒药丸,每日早上起床后服一粒,连服30日。

偏方 2

黑豆,先蒸后煮再晒干碾成末。500克

小枣,去核晒干碾成末。500克

核桃仁,切成碎粒500克

不放碱的馒头,晒干碾成末500克

明矾,碾成末500克

好蜂蜜1500克

将5种碾好的原料倒进煮沸的蜂蜜中(一定把蜂蜜煮沸)搅拌均匀。和成直径2厘米的药丸,用温水服下即可。

偏方 3

煲汤是中国人美食的需要,殊不知也是防治乙肝的重要途径。作为饮食调理,最值一提的就是灵芝瘦肉汤,它有祛湿清浊的作用。也可用野生灵芝l0克,白术10克,猪瘦肉50克,煲汤饮用。或用生苡仁10克,淮山药20克,炒扁豆20克,鲜鸡脚100~150克,煲汤饮用。平时用党参、黄芪、白术、大枣等药物煲汤或煮粥,亦可以起到饮食调理的作用,其主要目的是去湿解毒护肝。

以热毒为主者,有肝区疼痛,口苦口干,腹胀,倦怠乏力,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苔黄厚等表现。此时,主要目的是清热解毒护肝——可用:

①鲜马齿苋头及根250克,鲜车前草120克,加适量红糖,煲汤饮用;

②用鲜田基黄l20克(干品30~60克),鲜鸡蛋一个(蛋熟后去壳再煎20分钟),枯草30克。鲜茅根50克,煲水加适量冰糖,代茶饮用。

若见消瘦——神疲乏力,两肋疼痛,面色滞暗,食欲差,大便不成型,腹胀,舌质有齿印者,此为肝郁脾虚的表现,宜疏肝解郁健脾——可用:

①鸡骨草60克,红枣10枚(去核),煲汤水饮用;

②用赤小豆150克,玫瑰花10克,活鲫鱼250克,将鲫鱼去肠杂。煮汤、饮用或食用。

③鲜田基黄100克,鲜鸡蛋2只,橘饼15克,三种食品共煮汤,中途把鸡蛋去蛋壳后再煮,煮好后喝汤食蛋及橘饼。

若见头晕目胀,耳鸣,口苦舌干,失眠多梦,五心烦热,腰酸腿软,肝区痛,大便干结,小便黄短,舌红少苔者,此为肝肾阴虚表现,宜滋养肝肾之阴——可用:

①鳖一只(约重250~500克左右),枸杞子25克,淮山药30克,女贞子15克,陈皮丝2克,共煮汤。煮好后去诸药调味,饮汤食鳘,每日分2次饮用;

②用淮山药20克,桂圆肉10克,鳖一只(重约250~500克),将鳖肉、鳖壳与淮山药、桂圆肉放炖盅内,加清水适量,隔水炖熟后分次服用;

③用沙参30克,玉竹20克,百合25克,野水鸭一只。先将野鸭去毛及肠脏洗净,然后4种食品共放瓦煲内加清水适量,煲汤饮用。可分2-3次饮用。

春季时节,寒冬刚过,迅即春雨绵绵,整个大地都处在一片春湿之中。此时湿邪极易伤害人体,出现倦怠、精神不振、易疲劳、食欲欠佳之不良反应,对肝脏的升发条达功能极为不利。此时,宜去湿健脾护肝——可用:

①玉米须60克,鲜蚌肉200克,加清水适量,煲汤饮用;

②白扁豆100克,生苡仁100克,鲜鲫鱼250克(去肠脏),煲汤食用;

③乌龟约500克(宰杀去内脏、头和爪、连龟甲同用),鲜土茯苓500克,将土茯苓洗净切小块,放入沙锅内先熬一小时,然后放入龟再熬3小时以上。调味吃龟肉,饮汤。

夏季时节,则烈日炎炎,雨水充沛,湿热并重,对消化系统的肝、脾、胃、肠影响极大。此时,又宜湿热并清,强肝健脾,和胃适肠——可用:

①鲜茅根50克至100克,生苡仁100克,鲜冬瓜(连皮)500克至1000克,煲汤饮用;

②木棉花30克至50克,生苡仁100克,鲜马蹄l50克,白砂糖适量,煲水饮用;

③夏枯草10克,茵陈15克,菊花l2克,银花l5克,鸡蛋花15克,砂糖适量,煲水饮用。

5乙肝孕妇 孕期仍需继续保肝治疗

乙肝孕妇用药要注意以下事项:

尽量减少用药

由于胎儿在母体中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均取自于母亲,怀孕期间孕妇的用药可能会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孕妇在怀孕期问应尽可能减少用药,尤其是在怀孕的6—8周时,这一时期是胎儿各主要脏器发育的关键时期,许多药物如应用不慎就会引起胎儿生长发育异常。

切莫谈药色变

由于患有乙肝的孕妇的体内存在乙肝病毒,怀孕期间孕妇肝脏负担的加重及免疫状态的改变均易造成病人出现肝功损害,转氨酶升高。一旦出现肝功损害,病人就必须应用药物保肝治疗。

同时由于怀孕这一特殊生理时期,免疫状态改变造成孕期许多疾病易感,一旦患病就须依照病情的严重程度来用药。当今社会由于对孕期用药危害性的过度宣传,使得许多人对于孕期用药谈虎色变,一旦孕期生病拒绝用药,导致一些较轻的疾病由于没有积极治疗而加重,甚至危及母亲及胎儿生命。

总之,孕妇在身体出现不适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会全面考虑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尽最大可能积极治疗孕妇的疾病,同时保护胎儿的健康。

孕妇应消除紧张情绪,将自己的情况全面详细地告诉医生,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如果觉得《治疗乙肝的偏方秘籍总结》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