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乙肝病毒携带者饮食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501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1 分钟。

生活中患上乙肝的人日渐变多,可见要极早防治。小编下面分享乙肝病毒携带者饮食,希望大家能了解了解。

1乙肝病毒携带者饮食

众所周知,我国将近十分之一的人口携带乙肝病毒,概率相当大,有些乙肝病毒携带者苦恼自己平常以及治疗时的饮食,我找了一些关于乙肝病毒携带者饮食的资料,为了更好的控制以及治疗,患者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饮食,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乙肝病毒携带者饮食注意什么?

一、不宜吃太多高糖和高热量的食物:这是由于高糖会在肝内合成一些低密度的脂类物质,从而使得血液中的甘油三脂等脂类物质增多,而体人的甘油三酯一旦增高其会使血流速度减慢,血粘稠度增加,微血管中红细胞和血小板发生聚集和阻塞现象。此外,有些乙肝病毒携带者休息较多,体力活动少,高糖,高热量的饮食造成营养过剩,促使体内脂类物质增多而易发生高血脂与脂肪肝,从而加重肝炎病变,使之迁延不愈。

二、应保证充足的维生素: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喝牛奶、多吃胡萝卜、金针菜、动物肝脏、青蒜、空心菜等;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如豆芽、豌豆、花生、全麦、新鲜蔬菜、水果等等。此外,因为患肝病时胆汗分泌受到障碍,因此对维生素k的吸收有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应多供给菠菜,圆白菜,菜花,花生油等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

三、应吃高蛋白食物:蛋白质是人体一切细胞组织的物质基础;在患肝病的时候,由于肝脏内的细胞受到损害,机体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等,需要蛋白质进行修复,并增强免疫功能,因此要求在保肝疗法中给予高蛋白饮食,若有血氨增高者,则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还应注意供给蛋氨酸,胆碱,卵磷脂等抗脂肪肝物质,故每天要适量进食含量丰富的动物蛋白和蛋氨酸的食物,如淡菜,鱿鱼,瘦肉,蛋,鱼,豆类及豆制品等。

乙肝病毒携带者饮食注意什么,除了以上的注意事项外,乙肝病毒携带者还要培养自己良好的心态,生活中注意饮食保健习惯、坚持锻炼身体,这都有利于病情的恢复。不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到定期检查,一般3-6个月检查一次肝功能、乙肝五项,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防止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发生!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治疗,专家推荐了抗hbv三氧自体血回输技术,比起其它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技术更简便、高效、彻底,特别对隐匿性肝炎、耐药性肝炎和肝炎病毒携带状态具有非常好的疗效。业界人士普遍认为,该技术的普及推广,有望取代干扰素和药物治疗,成为肝病治疗的首选方案。

乙肝吃什么好

1、大豆及豆制品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铁、磷、维生素b、中等量脂肪及少量碳水化合物对肝脏修复非常有益。

2、新鲜的蔬菜、水果及金针菜、大枣、芝麻、山楂等。

3、高蛋白、适量脂肪的食物 小三阳吃一些动物的肝、瘦肉、鱼虾、鸡鸭、蛋类等高蛋白、适量脂肪的饮食比较好。

4、含钾丰富的食物 海带、米糠及麦麸、杏仁果、橙子、葡萄干、香蕉、李子、瓜子等。

5、海鲜类 例如白带鱼、黄鱼、银鱼、及甲壳类如牡蛎、蟹等,能增强免疫功能,修复破坏的组织细胞,比较适合乙肝小三阳患者食用。但选择、烹调要得当否则会食物中毒,蒸煮应在100度加热半小时以上。若对海鲜过敏则忌食,可多食香菇、银耳、海带、紫菜等。

6、西瓜 有清热解毒、除烦止渴、利尿降压之用,富含大量糖、维生素及蛋白酶等。蛋白酶可把不溶性蛋白质转化为可溶性蛋白质。

7、绿茶 小三阳喝绿茶对肝脏有好处,有抗凝、防止血小板黏附聚集,减轻白细胞下降和活血化瘀作用。但饮茶应适时适量,清晨可泡一杯不宜太浓,每天茶水总量不超过1000~1500毫升。在饭前一小时暂停饮用,以免茶水冲淡胃酸,防碍食物吸收。

通过对以上知识的了解,相信大家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饮食有了一个科学的认识,让乙肝病毒携带者在饮食上学会更好的照顾自己,为自己的身体健康增添一份保障,为自己的身体康复推波助澜。希望乙肝病毒携带者能够早日康复!

2乙肝感染有了病毒DNA新界定

“大、小三阳”的提法,是通过对血液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和核心抗体,也就是俗称的“乙肝两对半”进行检测和分型判断。如果表面抗原、e抗原和核心抗体阳性,则称作“大三阳”,说明病毒活跃,传染性强,需治疗;若表面抗原、e抗体和核心抗体阳性,则为“小三阳”,说明病毒不活跃,无传染性,不需治疗。但是,这种传统观念并没有将乙肝病毒DNA和转氨酶两项指标考虑在内,乙肝病毒DNA是反映病毒在体内活跃程度的最重要指标,转氨酶是反映肝功能受损情况的重要依据。临床上,有些“小三阳”患者通过乙肝病毒DNA和转氨酶检测,发现也具有较强传染性,且肝功能受损,同样需治疗。如果按传统观念,对这些患者不及时给予抗病毒治疗,则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危险很大。

提起乙肝,很多人都会说:“不就是‘大三阳’、‘小三阳’嘛,只要不是‘大三阳’就没事儿。”随着我国新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公布,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准有了新的界定,乙肝病毒活跃性、传染性已经不能再仅凭“大、小三阳”来判断了,而是要再进行乙肝病毒DNA和转氨酶检测。以前认为“小三阳”患者传染性弱不需要再治疗,但增加乙肝病毒DNA和转氨酶检测就会发现,其中部分患者不仅肝功能受损而且同样具有较强传染性,如果不及时治疗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危险很大。

我国新近出台的首部《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将慢性乙肝感染明确分为携带者、慢性乙肝、隐匿型慢性乙肝和肝硬化四种类型。慢性乙肝感染者如果转氨酶正常则属于病毒携带,不正常的即为慢性乙肝患者。而携带者又主要依据乙肝病毒DNA指标,分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和非活动性表面抗原携带两类,前者病毒活跃,传染性强;后者病毒不活跃,传染性很弱,隐匿型慢性乙肝是因为乙肝病毒基因突变使表面抗原呈阴性,但病毒其实很活跃。宓余强主任表示,乙肝患者已经不能再仅以“大、小三阳”来判断自己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情况,而应该根据乙肝病毒活跃程度和肝功能等各种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疗。

目前本市乙肝发病数量已达到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高峰,近两年乙肝位居本市传染病发病、死亡的第二位,发病例数占病毒性肝炎总发病人数的73.4%,发病以15岁以上人群为主。其中,中青年人由于社交活动多,精神压力大,以及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已成为感染乙肝的高危人群。中青年人一旦感染乙肝病毒,除了可能危及家人健康、影响生活质量外,最重要的是为日后患上肝癌埋下隐患。《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指出,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手段,本市目前各级卫生防病部门使用的是每剂20微克的高抗原含量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根据国外随访18年资料显示,对人体安全有效,全程接种3剂后可使95%以上接种者在接种后至少15年内免受乙肝侵袭。

3病毒复制是乙肝进展的根源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而言,现在医学界达成的共识是:应用抗病毒治疗、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乙肝病毒,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脏纤维化,延缓和阻止乙肝向肝硬化、肝癌等疾病的进展,从而改善乙肝患者的生活质量。

病毒复制是乙肝进展的根源

乙肝患者肝脏的损伤程度与其血液和肝脏中活跃的病毒数量密切相关,抗病毒治疗的目的就是要减少患者体内乙肝病毒的数量,同时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的复制。

原因就在于乙肝的急性病变源于乙肝病毒感染肝细胞后,患者体内的免疫细胞在向病毒发动攻击的同时,造成肝细胞破坏以及肝功能损害。但是,慢性乙肝患者的免疫功能普遍较为低下,难以通过自身产生抗体而抵御乙肝病毒,而乙肝病毒持续复制,会造成病情迁延或进展,可见,乙肝治疗的关键在于抗病毒。

合理使用抗病毒药物

临床常用的抗乙肝病毒药物包括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两大类。

从抑制病毒机制来看,干扰素类是通过激活人体免疫系统来达到抑制病毒的作用,核苷类似物则直接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两者的治疗目的都在于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复制,从而控制乙肝病程的进展。

上述这两大类药有各自的特点:干扰素需注射使用,疗程相对固定(6-12个月),但不良反应较明显;核苷类似物口服给药,一天一次服药方便,但这类药物疗程不确定需要较长维持治疗。目前已经上市的核苷类药物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博路定)。

不同的核苷类药物的抗病毒活性和耐药率各不相同,其中,博路定是最新上市的一种新型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口服药物,能够强效、有选择性地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其对于乙肝病毒复制的启动、逆转录负链的形成以及乙肝病毒DNA正链的合成这三个病毒复制的主要阶段均有明显的抑制效果,故此成为核苷类药物中抗病毒能力最强的一员。

在2005年美国肝病会议上公布的数据显示,对于核苷类初治患者,恩替卡韦治疗2年的耐药率为零,为医生和患者带来了新的选择。

总之,医生和患者在确定和探讨治疗及用药方案时,应全面考虑各种药物的优缺点,选择最适合的控制乙肝病情的个体化抗病毒治疗方案。

4双优降病毒防乙肝治疗药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侯金林日前建议,坚持“双优”,即优选药物和优化治疗,实现强效降低病毒量,有利于降低耐药风险。

侯金林在“中国乙肝抗病毒治疗回顾”讨论会上介绍说,当前尚无法彻底清除乙肝病毒,因此治疗乙肝的目标是长期地控制病毒不复制,这样才能有效延缓疾病进展,从而预防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

然而现实中很多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出现耐药,影响治疗效果。为此,侯金林强调,刚开始接受治疗的患者必须优选药物,以减少耐药机会。

欧美乙肝治疗指南都强调抗病毒治疗要首选强效低耐药药物,中国2010年新版的《乙肝防治指南指出》也指出:如果条件允许,应首选强效耐药率低的药物。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副院长缪晓辉指出,降病毒力量越大,耐药发生率也越低,因为病毒量少发生变异的机会就小。

另据侯金林介绍,最近在亚太肝病年会上公布的一项临床实践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口服抗病毒治疗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在接受强效低耐药药物治疗48周,乙肝病毒也可被控制到不可测,这为坚持把乙肝病毒降到最低带来了希望。

5中药治疗乙肝 病毒能转阴吗

中西药结合是否能够提高乙肝病毒的转阴率尚无定论;未来是否有新的中药能使乙肝病毒转阴,值得期待。

一、不少中药通过体外试验或是动物试验,发现具有使乙肝病毒转阴的现象。成百上千的的中西药物在进行抗乙肝病毒的体外试验筛查中,均表现出良好的苗头,但是人体与体外试验的实际情况相差甚远。

二、不少中医或患者都可以指证服用中药使得乙肝病毒转阴的例证。但是个例或是散在的有效病例不能成为令人信服的证据。

三、大量的已发表的论文和文献资料均显示中药可以使乙肝病毒转阴,不仅是乙肝病毒e抗原和乙肝病毒DNA,而且包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但是这些成果可重复性差,可信度不高。

四、迄今为止,全世界不断更新的乙肝防治指南中,尚无一个指南认可中药具有抗乙肝病毒的功效,中药抗乙肝病毒缺乏符合循证医学要求的证据。

五、是否确有能使乙肝病毒转阴的中药存在,只是需要补充进行符合循证医学要求的试验加以证实即可。其实不然,目前不少乙肝中药新药已经进行完毕临床Ⅱ、Ⅲ期试验,尚未出现一种公认有效的中药制剂问世。

六、如果使用抗病毒西药再加上中药,是否可以提高病毒的转阴率,从目前试验情况和发表的相关论文看,中西药物结合可以提高转阴率,但是尚缺乏拿得出手的大样本、多中心、对比性强的证据。

七、未来会怎样?会不会出现真正有效的转阴中药。中药品种成百上千,还有不少单味中药尚未用于治疗乙肝;中药配伍组合可以衍生出无穷组方,以后情况上不好说,但是必须尝试。

八、治疗乙肝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不单单是乙肝病毒转阴就能解决的问题,让病毒转阴虽说是眼下时新的潮流,但是这种把目标定位抗病毒转阴为主的眼光,显得狭隘和局限,治好乙肝涉及到病毒学、流行病学、遗传学、免疫学等等学科内容,仅靠某种药物就能治好乙肝的想法太幼稚。

九、中医在治疗乙肝的根本目标:提高生存质量、延长有价值生命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不应该跟着西药乱跑,转阴不是中医强项,让患者活得开心、活得长寿才是中医的优势,也是人类健康的根本目标。

如果觉得《乙肝病毒携带者饮食》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