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别让你的干涉毁了孩子的想象力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57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父母们都想为孩子好,早教也因此不容忽视。今日小编给大家精心准备了些早教小知识,详解介绍别让你的干涉毁了孩子的想象力。

太阳可以是绿的

朴教授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从事早教研究多年。她说,3-6岁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最佳时期,创意应该是孩子在游戏过程中自己发现的,并不是家长和老师提醒的。这个年龄阶段,父母对孩子过分干涉是非常危险的行为,甚至会扼杀孩子的创意。

当孩子画出绿色的太阳、红色的大树、紫色的小草时,家长千万不要否定孩子,而应该先询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画,当孩子给出诸如“绿色的太阳可以让世界更阴凉”这样充满想象力的理由时,家长要及时表示赞扬和肯定。朴教授提醒家长,不要按照成人的思维方式,过于关注孩子给出的答案或结果是否正确,而是要关注他们发现创意的过程。

玩具乱扔 家长别急

大多数家长都有这样的经历:下班回家,发现宝宝把玩具扔得满屋子都是,雪白的墙壁也被涂鸦成“大花脸”于是,家长只好以最快的速度把散落四处的玩具收拾好,然后告诫宝宝:下次不可以这样哦!可是用不了几天,家长会无奈地发现,孩子又故技重施……作为母亲的朴教授也遇到过同样的问题,在专题演讲中,朴妈妈和家长们分享了她的办法:当家里三个孩子乱扔玩具时,下午五点以前她绝不会收拾,五点后,朴妈妈会和孩子们讨论为什么玩具会被扔得乱七八糟,怎样才能把弄乱的玩具收拾干净,然后让三个孩子相互协作将玩具收好。持续几个星期后,家长就会发现,不用妈妈提醒,孩子也会主动收拾玩具了。

睡前给孩子一个拥抱

有位妈妈问:每天要上班,和宝宝的沟通时间很少怎么办?朴教授告诉她,和宝宝在一起的时间不在于长短,而在于你是否对与孩子在一起的每个瞬间都负责任。要记得每天入睡前给孩子一个真诚的拥抱,并对他(她)说一句赞美的话,坚持一年时间,你会发现宝宝身上会有非常明显的变化。

朴教授给上班族妈妈支了一招:每天下班后回家的第一件事,先别急着做家务,应该马上冲到孩子身边,拥抱他(她)、使劲和他(她)亲热,记得让自己的身体和宝宝的身体充分接触。这样持续一段时间,你会发现宝宝不会在你上班的时候哭哭啼啼找妈妈了,因为通过妈妈的行动他(她)已经有充分的自信:“我在妈妈心目中的地位永远排第一!”。

沙子、报纸也能激发想象力

作为美术式思维早教的创始人之一,朴拉美教授和她的团队一直致力于孩子想象力和创意力的开发。多年的教育经验让他们发现:当孩子遇到令他们愉快的事物时会产生创意,而诸如涂鸦、手工、雕塑等各类美术式游戏,恰恰是6岁以下的孩子最乐此不疲的游戏形式。只要加以引导,日常生活中的蔬菜、面粉、泥沙、报纸等,都可以成为激发孩子想象力的工具。朴教授希望每个家长都能认识到这一点,并尝试蹲下来,用孩子的视角去看世界。

宝宝小小的头脑中有时候常常有些“荒谬”的想法,千万不要取笑我们的小宝宝,他们需要这些想像……

有创意的孩子

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像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每一个纯真的孩子都有无穷无尽的想像空间,你还记得自己孩提时很多的天真浪漫和奇思怪想吗?是否感叹岁月一步步侵蚀了它呢?你惊奇于自己的想像力是怎么丢掉的时候,是不是也得警惕自己的宝宝不再重蹈覆辙呢?课堂上老师提问:“雪化了是什么?”有一个孩子给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雪化了是春天。”老师生气地说:“荒谬之极,难道你连这点常识都不懂,你以为这是写诗呢?”让我们再看看美国课堂上发生的故事:同样是老师的提问:“树上的叶子是怎么掉到地上来的?”一个稚气的小女孩嘴里冒出了很多很多的答案,她说:“爬上树摘、用剪子剪、使劲摇……”虽然没有一个是标准答案,但老师还是笑眯眯地听着,并竖起大拇指赞扬学生“想法多”、“有创意”。

是的,谁不曾有过充满想像力的童年呢?遗憾的是,大多数中国孩子的想像力最后都是被一次次的考试和所谓的标准答案抹杀了。

想像力从哪里来

一个曾在中国和美国做过二十几年的教育专家说:“论聪明,美国孩子也许不一定比得上中国孩子,但中国孩子缺少的是想像力和创造力。”如何才能培养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呢?

想像力的培养并非凭空而来,想像力要靠家长和教师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培养,指导他们多接触事物,多观察事物,加深对事物的理解,丰富知识,增加表象储备,为想像力的发展做好准备。一个好的艺术教育者,不仅仅要教会儿童画画或音乐,同时还要培养他们对于生活、艺术所具有的审美能力,并能随时随地提高儿童的审美品位,继续保持和丰富儿童的想像力。生活中到处都有美:美的景色,美的事物,美的感情,只有眼睛发现了美,手才能创造美。要随时随地让儿童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如水中的鹅;房前屋后的树;窗外的风景;街上的行人,色彩斑斓的自然界,都可能是美的构成,生活中一幅幅美的景象都可以让儿童画下来,或用照相机记录这个美的瞬间,再通过它们来充实和开拓儿童的想像力。家长带孩子在自然界中观看景物时,可以指导孩子用辨析的目光从形、神、色等方面去鉴赏大自然提供的素材,以便作成画或写成作文,使孩子从自然界中吸取营养,提高素质。

另外,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应该多用开放式的方法提问,提出答案丰富的问题让自己的孩子去寻找。在这种寻找的过程中,孩子的想像力会得到足够的发展。而且,孩子越小,他的想像力培养的空间越大。

鲁奇卡的好奇心

孩子的个性尽管千差万别,但是有好奇心却是孩子的共性。好奇心是孩子求知欲最直接的反映,越是聪明的孩子,好奇心越强。

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不是一句空话,当父母的要理解孩子。如果孩子看到新鲜好奇的东西,做父母的表现出漠然的样子,就会冷了孩子的心。孩子的好奇心有时会冲破父母的知识范围,这是很正常的。父母对孩子的发问一时答不上来,可以通过翻书或向人请教,有了正确的答案,事后再告诉孩子,千万不能搪塞敷衍。

要知道,每一个天真的心灵都有一个完美的未待开发的好脑袋。作为家长,我们要做的就是呵护和开发这个未来有无限可能的小脑袋瓜,再也没有谁会比孩子的求知欲更旺盛,满足他的好奇心,他的将来就会给你一个很大的惊喜。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利奥彼德·鲁齐卡的父母没有什么文化,可是幼儿时的鲁齐卡富有强烈的好奇心,他常瞪着大眼睛问父母:“天为什么是蓝的?”“水从哪里来?”……许许多多的“为什么”使他的父母解答不了,但他的父母并不阻止儿子发问,而是怀着喜悦的心情鼓励儿子:“好好学习吧!相信你将来会弄懂的!”正是这样的鼓励,使鲁齐卡不断奋进,最终登上了科学的巅峰。

文学艺术——想像力的魔法盒

没有孩子会拒绝《哈利·波特》那个浪漫而神奇的魔法世界。正如我们童年没办法拒绝看《ET外星人》一样。多带孩子看这些童话色彩浓厚的文学作品,能极大地开发孩子的脑神经。大人看《哈利·波特》,也许是找回童年的感觉,但小孩子看《哈利·波特》,却能看得比我们远得多,说不定他的很多想法比作者J.K.罗琳还要千奇百怪呢。

一代大师达·芬奇的第一堂课是从学画画开始的,画的还是简单的鸡蛋,但就是以这简单的线条为起点,终点却造就了伟大的科学家和艺术家。美术能够锻炼孩子对线条、平面、色彩空间的灵感。让孩子从小接触美术这个异想世界,让他从小就养成准画家的思考方式。

什么最有想像空间?线条?画面?为什么我们会对电台DJ的声音久久不能忘怀,并在心中开始构思对方的形象?声音被证实是最具想像空间的媒介。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科学家建议孕妇安胎的时候多听古典音乐的道理。一场恢宏的交响乐、一支安静的摇篮曲,一首动人的流行曲……都能给孩子带来心灵上最大的触动。就像久石让创作的音乐童话王国,在音乐的奇想世界里漫步、飞舞……

激发想像力的游戏

在游戏活动中激发幼儿想像力的游戏是孩子的基本活动,玩具和游戏材料是引起孩子想像的物质基础。要多为孩子提供各种不同游戏材料和玩具,可促使孩子去做相应的游戏,产生相应的想像。

一副几何图形,可促进孩子的自由想像,他能组成自己喜爱的各种形状与物体。

为孩子提供半成品的材料,让孩子在制作过程中想像、加工、制造和创造。在游戏中,要启发孩子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去想像。

可以模仿家庭生活,让宝宝和其他小朋友一起“过家家”;还可以模仿社会活动的“看医生”、“当警察”、“扮老师”、“打电话”等;还可以与宝宝一起涂鸦画画。

跟孩子互换,让孩子当一天家长,自己当一天孩子。让孩子体验其中的乐趣和艰辛。

和孩子一起看《哈利·波特》,一人分饰一个角色,让孩子如演员一样进入书中意境。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如果觉得《别让你的干涉毁了孩子的想象力》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