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月经稀发病因不一样 治疗方法也不同

2023-06-08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154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很多女性朋友一来例假就烦躁,甚至还痛经,这其实都是正常的。下面小编要跟大家分享月经稀发病因不一样 治疗方法也不同,一起来了解下月经小常识吧!

摘要: 月经稀发是指月经周期错后7天以上,甚至40-50天一行,并连续出现两个月经周期以上者。该病可发生于有排卵性月经周期,也可发生于无排卵性月经周期中。

月经稀发是指月经周期错后7天以上,甚至40-50天一行,并连续出现两个月经周期以上者。该病可发生于有排卵性月经周期,也可发生于无排卵性月经周期中。发于前者;多因甲状腺功能不足,新陈代谢过低,卵泡发育成熟时间延长,而致卵巢不能按时排卵;发于后者,则因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的功能失调,排卵功能受到抑制,卵泡发育不良,而出现周期延后的无排卵性月经。

1疾病概述

月经稀发是指月经周期后延,超过35天以上者(一般认为超过3个月还没有来的话就称为闭经了)。该病可发生于有排卵性月经周期,也可发生于无排卵性月经周期中。发于前者;多因甲状腺功能不足,新陈代谢过低,卵泡发育成熟时间延长,而致卵巢不能按时排卵;发于后者,则因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的功能失调,排卵功能受到抑制,卵泡发育不良,而出现周期延后的无排’卵性月经。中医称该病为“月经后期”、 “月经错后”、“经水过期”、“经迟”。

2引发病因

月经周期后延,不能按期来潮,医学上称月经稀发。凡月经周期在36天至6个月之间者,可诊断为月经稀发。病因可能是卵巢内的卵泡(卵子的前身物质)发育迟缓,以致迟迟达不到成熟阶段。其中有些患者可以是稀发排卵,每隔40余天或2~3个月排1次卵,称有排卵性月经,月经虽稀,但其血量及持续时间仍正常;另外一种情况是卵泡发育受阻,未达到充分成熟阶段即退化闭锁,而引起无排卵月经,经量可多可少,也可淋漓不断。[1]

3临床表现

月经周期错后7天以上,甚至40~50天一行,并连续出现两个月经周期以上者,具体表现如下:

1、月经周期超过35天以上,并非偶然一次。

2、有排卵者,基础体温双相,但卵泡期长,高温相偏低;无排卵者,基础体温单相。

3、子宫内膜活检:有排卵者,经期子宫内膜分泌欠佳;无排卵者,经期内膜为增殖期变化。

4、鉴别诊断:早孕:早孕初期月经延迟,同时伴有晨起恶心、呕吐,择食、乏力、嗜睡等早孕反应,早早孕试验为阳性,妇科检查可见宫颈着色,子宫增大变软,B超可见胎囊、胎芽或胎心搏 动。

4预防与调养

1、保持心情舒畅,月经量少,避免精神紧张和精神刺激。

2、注意,经期勿服寒凉酸涩之品,以免凝滞气血。

3、在经期要做好预防保健措施,忌生冷,忌剧烈运动。

5治疗措施

西医药治疗

(1)甲状腺素片0.03g/日,适用于甲状腺功能低下者。

(2)克罗米酚或三苯氧胺,以促排卵。

(3)人工周期:月经第5天开始服用已烯雌酚,0.5mg/日,连用20天,于第18天加用黄体酮肌注,20mg/日,连用3天。一般连用3周期。()或用倍美力,0.3~0.625mg/日,代替己烯雌酚。

中医药治疗

(1)气血虚弱:月经后错,量少、色淡、质稀,头晕心慌,倦怠乏力,纳呆,面色不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血调经。

方药:党参、炙黄芪、白术、茯苓、熟地、白芍、当归各15克,川芎10克,陈皮6克。

中成药:八珍益母丸。

(2)肝肾不足:月经延后,量少、色淡黯,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肾养肝,养血调经。

月经相关推荐

月经推迟吃什么好月经不调吃什么调理月经量少吃什么调理
月经推迟怎么办月经期间吃什么好月经量少怎么调理
来月经吃西瓜有危害吗月经有血块是怎么回事产后月经不调怎么办
月经时要注意什么月经不调怎么办女性月经期间注意事项

如果觉得《月经稀发病因不一样 治疗方法也不同》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