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饮食健康小贴士 饮食滋味的“味”是什么(气味和口味)

2023-06-2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21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饮食健康小贴士,就是解释一下饮食滋味的“味”是什么。来看看吧!

味,分为两种——气味和口味。

气味是鼻子闻到的,口味又分为酸、苦、甘、辛、咸。口味简单来说有五个,复杂说来有十个。除了我们常见的酸、苦、甘、辛、咸,还有涩、焦、淡、辣、鲜。后面五味和前面五味的归经和作用是相同的,但是品尝出来的味道却是不一样的。

气味是鼻子闻到的,口味又分为酸、苦、甘、辛、咸。简单来说有五个,复杂说来有十个。

(1)酸味、涩味:酸到极处就是涩

酸味除了常见的酸味,还有涩味。酸到极处就涩了,比如我们说这果子没熟,是青涩的;这柿子没捂好,也是涩的。所以酸和涩是一种味儿,都指口味。

(2)苦味、焦味:烧焦的东西都有一种苦味

焦锅巴和烤煳了的食物味道都是苦的。

所以说,焦、苦是一种味儿。烧焦的东西都会有一股苦味儿。

焦、苦是一种味儿。烧焦的东西都会有一股苦味儿。

(3)甘味、淡味:健脾益胃的首选之味

甘和淡是同一种味道。吃甘淡的东西可以健脾。根据中医五行理论,甘入脾,这说明甘味是补脾胃的主味。《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中提到:“欲令脾实,气无滞饱,无久坐,食无太酸,无食一切生物,宜甘宜淡。”这句话充分说明甘淡可以补脾阴。

甘和淡是同一种味道。

(4)辛味、辣味:辛偏中性,辣偏热性

辛是偏中性的,可以辛凉也可以辛温;辣就偏热性了。

辛是偏中性的,可以辛凉也可以辛温;辣就偏热性了。

曾经有位日本患者来就诊,他是日本一所病院的副院长(日本有两种医院,一种叫病院,一种叫医院,规模不一样。医院,规模小,相当于私人诊所。病院,规模大,相当于我国的医院)。他每隔两三个月飞一次北京,来我这儿扎针、吃药,治痛风。

当时,我的一个学生很不理解:“为什么一个日本的西医医院副院长,要跑到中国来治痛风?”其实这一点儿也不奇怪,因为我也会找西医看病。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以治好病为原则,只不过是方法不同罢了。中医和西医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水火不容,相互对立,其实双方之间有很多相互借鉴的地方。

医生都是要通人情的,不管西医也好,中医也好,都得了解人,知道人情的多变性、复杂性。通人情的医生,知道做医生的奥妙和艰辛。

医生都是要通人情的,不管西医也好,中医也好,都得了解人,知道人情的变化性、复杂性。

实际上,中医和西医就像艺术家和科学家一样,可以在很高层次—形而上的层次上交流,大家都可以成为很好的朋友。

(5)咸味、鲜味:同一种味道

咸和鲜是一种味道。鲜到底是一种啥味儿?臭鱼、烂虾的味道就是鲜味儿,味精里有的东西就是从这里面提取出来的。什么是臭?臭到极处就是香。

咸、鲜是入心的。俗话说,“十个厨子九个咸,还有一个忘撒盐”。因为咸的东西可以补心气、通心神。如果没有咸味儿入口,那些苦力劳动者可能整个人都是瘫软的,没有心气了,也就没有办法干活儿了。

咸、鲜是入心的。俗话说,“十个厨子九个咸,还有一个忘撒盐”。因为咸的东西可以补心气、通心神。

看完这些,你是不是学到了“各种味道”的健康知识了呢?

如果觉得《饮食健康小贴士 饮食滋味的“味”是什么(气味和口味)》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