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围炉夜话》:学习古人的几则修身处世的智慧

2023-06-24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19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围炉夜话》是清代著名文学品评家王永彬著作的儒家通俗读物,书中不乏精辟独到的见解。

1、教子弟于幼时

教子弟于幼时,便当有正大光明气象。

古代蒙学入门书籍《三字经》说“子不教,父之过。幼不学,老何为?”这里强调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即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孩子要从小就培养起学习的习惯,否则“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古人早就知道教育孩子要从幼时开始。在教育中,德为本,才为末,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光明磊落的品性,正直而宽广的胸怀,大的志向,尤其重要。

2、学在德行

学业之美在德行,不仅文章。

德行是做人的根本,不管学习什么科目和专业都离不开这个根本,不管在什么单位从事何种职业也都离不开这个根本,不管贫富贵贱,上至天子下至庶民,都离不开先要先做一个人,自然就来不开做人的根本。

小成就靠才,大成就靠德。一个人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往往取决于他的人格。

现在的房子很贵,一个人拥有健全的人格更可贵,留给孩子一个健全的人格比留给孩子一百套房产更值钱。倘若没有健全的人格,留给他再多的财富,都会被他败掉,不过是徒然增加他的罪过。

3、知行合一

孔子有三畏,其中一畏就是“畏圣人之言”,因为圣人之言道出了宇宙的真理、社会的规律。真理和规律是需要敬畏和遵行的,否则自以为聪明而去挑战真理和规律,吃亏的还是自己。

对圣贤言语,必要我平时照样行去,才算读书。

有些书是用来明理的,有些书是用来体悟的,圣贤书记载圣贤的言语,阐述了很多哲理,需要用身心去体悟,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做到读圣贤书、明圣贤理、做圣贤事,才算真正的读书。

4、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可知积善以遗子孙,其谋甚远也。

俗话说“善有善报”,有善心而乐于助人的人总会赢得更多人的认可和信赖,倘若他或者其子孙需要他人帮助的时候,他们得到帮助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大。另外有善心的人,通过言传身教为子孙后代树立了一个榜样,以及在日常中对子孙的熏陶,也会使得子孙更注重自身的德行修养。这样不止一个人在积善,而是整个家族都在积善,那么这个家所得的福报是很可观的。

反之,终日处心积虑算计别人,常常做损人利己之事,也给后代树立了一个坏的学习榜样。五代的后梁皇帝朱温人品极度恶劣,为争当皇帝的儿子所弑,虽然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也可看得出“有其父,必有其子”,上梁不正下梁歪。

5、多财未必是好事

世人无不希望自己多积累钱财,具体有多少钱财则好,多了还想要更多。红楼梦的《好了歌》笑尽天下人“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林则徐则不给子孙留财富,他的教子联这样说:“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有足够的钱财,可以免去为生计而奔波操劳,可以把时间精力用在自己想做和该做的事情上面,这自然是好事。然而,通过林则徐的教子联也可以看出,给子孙遗留财富,未必是一件好事。

如果觉得《《围炉夜话》:学习古人的几则修身处世的智慧》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