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山东:关爱 关心(关注农村老人 妥善做好农村养老工作)

2023-06-23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61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中宏网山东11月15日电(记者 杜郑敏) 近日,山东省民政厅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农村养老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意见》)。11月15日,山东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民政厅等相关部门,解读《意见》。

农村养老事关农村老年人福祉与家庭和谐幸福,事关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农村60岁以及以上老年人的比重为23.81%,比城镇高出7.99个百分点,表明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远高于城镇。山东省是农业大省,也是农村老年人口大省,全省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已经达到1040万。

山东省民政厅副厅长张孟强在会上表示,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养老问题,把支持发展农村养老服务纳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重大部署,据统计,目前全省共建有敬老院914处、农村幸福院9802处,发展农村助老食堂4726处。农村特困人员平均生活保障标准从2017年的每人每月484元提高到878元,增幅达81%,失能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率达到60%,提前一年完成预定目标。

“但从整体来看,受工作基础、设施资源、家庭收入、养老观念、市场发育等多种因素制约,与城市相比,农村养老的形势更为严峻、任务更为艰巨,是全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明显短板。”张孟强指出。

因此,《意见》从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基本服务制度等多个方面,提出推进农村养老的27条具体措施,完善做好农村养老服务工作。主要内容有:

《意见》提出,各级要将农村养老工作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和基层社会治理重要内容,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和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市、县要建立与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相适应的领导体制,细化工作任务,加强督导检查;乡镇(街道)党(工)委和村级党组织要加强党建引领,将农村养老作为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内容,推动工作落实落细。

完善基本养老服务制度。主要是五个方面的制度:一是完善特困老年人供养服务制度,确保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老年人实现应养尽养、愿进全进。二是落实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制度,确保规范及时足额发放。三是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经济困难、计划生育特殊家庭重度失能老年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托养服务。四是健全留守老年人巡访关爱制度,逐一明确帮包责任人,落实关爱服务措施。五是加快推进城乡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要求2025年底前16市全面建立制度。

大力发展互助养老服务。支持农村幸福院完善服务功能,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单独或依托农村幸福院建设助老食堂。充分利用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卫生医疗机构、社会工作站、养老服务机构等阵地平台,以高龄、独居、失能、留守老年人为重点,实施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支持公益慈善组织开展定向募捐、慈善信托等公益慈善活动,实施扶老助老服务项目。

升养老机构照护服务能力。重点推进以下工作:发挥公办养老机构兜底保障作用,实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增强护理服务功能,提升照护服务水平。按照“宜公则公、宜民则民”原则,推进敬老院社会化改革,促进服务质量提升。鼓励专业养老机构连锁化、规模化、跨地域托管运营敬老院、农村幸福院等设施,推进专业服务向农村延伸。

提升医养康养结合水平。主要采取以下措施:积极推广乡镇卫生院、养老院“两院一体”模式,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对乡镇卫生院开展养老服务的,与养老机构同等享受资金补助政策。鼓励医疗机构建设支持农村医养结合的远程医疗服务中心,重点在急救、慢病干预、健康指导等方面为农村养老提供支持。鼓励医疗机构通过家庭病床、上门巡诊、家庭医生签约等方式,提供居家医疗服务。

张孟强表示,“十四五”期间全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出了整体规划,农村养老是重点任务。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山东省民政部门将从现阶段农村实际出发,加强党的领导和政策支持,统筹城乡,整合资源,重点发挥家庭养老基础作用,搭建村级互助养老平台,培育发展专业化养老服务组织。积极做好农村养老服务工作。

编辑:于一杉

审核:王晶晶

如果觉得《山东:关爱 关心(关注农村老人 妥善做好农村养老工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