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秋寒——中医固本元(净气养神篇)

2023-06-22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26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最近几日正是秋雨连绵,寒流乍起,气温骤降,先不说“这冷”你怕不怕,容我先穿上秋裤,裹好被子,一本正经的慢慢给您说这些天“短袖-毛衣-羽绒服”全体出动的大场面——背后你所不知的一些事儿。

秋寒浸体,秋雨不断,加之秋风凝聚侵入,身体很容易出现很多很多比如皮肤干涩、感冒发烧、肠胃病、关节冰凉、手脚冰凉等不适的症状,一不留神就会落下病根,甚至携带终生。年轻有年轻的好处,但是这冷(被子掉了我捡一下)我认了,跪拜中... ...不扯了,天冷难为您了,直接上干货~!秋季专用耐寒耐冻,失传多年的中医“净气养神”之道!

1,肠胃疾病

入秋气温下降,天气转凉,饮食应当以健脾润燥为主,多吃些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宜吃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等平补食品或用中药食疗。进食不宜过饱,以免增加我们肠胃的负担,导致胃肠疾病。否则容易出现口干、唇干、咽干、皮肤干燥等症状。中医认为,这是肺气大肠相表里,肺主皮毛的缘故。胃肠气血未充,此时饮食宜减苦增辛,以养心肝脾胃。

【枸杞子决明酒】:清肝明目,感受时邪,引起肺火元盛侵犯肝经,上攻于目赤翳痛,肝肾阴虚有热,视物昏花。

配方:枸杞子根白皮75克,石决明75克,白酒1000毫升。

做法:先将石决明捣碎,枸杞子根白皮切细,装入纱布袋里,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日后去渣即成。随量饮用,勿醉为度。

2.手脚冰凉

渐入深秋,很多人会出现手脚冰凉、怕冷、乏力等症状,这是肾气不足的表现,所以要经常给肾“打打气”。每天晚上坚持用温水泡脚15到30分钟,水没过脚腕,泡到身体微微发热最好。泡脚的同时把耳朵和腰部搓热,以做到有效补养肾气。

【一碗汤】补脾生血,让手脚暖起来

既然是阳虚,除了远离寒凉的食物,注意保暖,补阳是一个关键,还有就是活养血液。如果任由手脚发凉,则脾阳更虚,导致脾胃功能低下,消化功能减弱,影响营养吸收,进一步发展可至精神不佳、面色萎黄、全身怕冷等。

配方:红枣、红豆、红糖,不用花什么大价钱,比阿胶什么的名贵药材省,因为对症,也更有效。

3.宁神定志,保持微笑

秋意渐浓,易使人情绪波动。因此秋季养生要调摄精神,以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同时,中医相传《莫生气》,意指笑能宣发肺气,调节人体机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还可以使肺吸入足量的清气,呼出浊气,加速血脉运行,使心肺的气血调和。

【枸杞子白酒】:补益气血, 身体虚弱,气血不足。

配方:枸杞子4克,当归5克,川芎5克,白芍5克,熟地黄5克,人参5克,白术5克,白茯苓5克,炙甘草5克,生姜10克,红枣5枚,白酒2000克。

做法:以上前11味加工粗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隔水煮30分钟,取出静置10天,即成。

最后提醒大家,早晚及时添加衣服

天气冷暖多变,尤其是早晚温差较大,很容易诱发伤风感冒或导致旧病复发,应该及时添衣加被。贪食寒凉,极易患上感冒,也容易诱发支气管炎、哮喘、消化性溃疡等慢性病。也容易把脾胃的机能变得不正常,损伤脾胃阳气,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应禁忌。

更多资讯,请关注“百草中医联盟体”,第一时间好资料为您更新... ...

如果觉得《秋寒——中医固本元(净气养神篇)》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