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中秋吃蟹正当时 汉武帝用蟹壳制螯胶(苏轼用诗换螃蟹)

2023-06-1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59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每年中秋节前后,正是螃蟹最肥美的时候。鲁迅先生曾说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是的,螃蟹这种东西,长得奇怪,还包着厚厚的壳,如果壳上再长点黑青苔之类的,看上去挺恶心的,谁还敢吃呀。

历史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已经无法得知了,只知道在典籍中找到最早的关于螃蟹的记录是《汉武洞冥记》,它是由东汉郭宪所撰。书里面记载了一则发生在汉武帝时期的一件事情。善苑国曾经向汉武帝进贡过一个超级大螃蟹,长九尺,有百足四螯。这么大的螃蟹,肯定是无法用锅蒸的,于是就把它的壳取下来煮成胶,名为螯胶,比传说中仙家用凤喙及麟角合煎而成的胶还要珍贵。

看来对于修仙着迷的汉武帝真会吃,但这个是不是说明,汉武帝就是勇敢的吃蟹第一人?

那可不一定,汉武帝作为雄才大略的帝王,他的一言一行自带流量,所以他吃螃蟹的事情被好事者记录下来,一定有比汉武帝还早吃到螃蟹的人。东汉郑玄就在注解《周礼》时,提到了“青州之蟹胥”,是说今天山东沿海一带产螃蟹,当地人把它剁碎,腌制后的肉酱。这个说明,至少在先秦时期,人们已经知道吃螃蟹了。

不过真正把螃蟹吃出“花样”来,要到魏晋时期,一个叫毕卓的人。此人生平喜欢做两件事,一是喝酒,二是吃蟹,这样的好素材,怎么可能逃过喜欢收集名人雅士特殊爱好的刘义庆眼睛,于是《世说新语》就留了一段记载:“毕茂世(毕卓)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看看,一手拿蟹腿,一手拿酒杯,喝一口酒,吃一口蟹,多么独特的姿势,多么深刻的人生感悟!由此,螃蟹配酒一举成为了后世人眼中潇洒风流的经典象征,引起了很多文人墨客的模仿。

南宋人辛弃疾在《水调歌头·再用韵答李子永》中说“断吾生,左持蟹,右持杯。买山自种云树,山下斸烟莱”。明代才子唐伯虎也在《江南四季歌》当中写道“左持蟹螯右持酒,不觉今朝又重九。一年好景最斯时,菊绿橙黄洞庭有。”

看来,吃蟹的标准动作是,左手拿蟹,右手举杯。

作为吃货的苏轼也有用诗换螃蟹的经历。蝤蛑,在浙东沿海地区特指青蟹或者者梭子蟹。对于梭子蟹的美味,苏轼是慕名已久,却一直苦于囊中羞涩,不能一尝滋味。不过丁公默,满足了苏轼的胃口。丁公默与苏轼为同科进士,两人还有亲戚关系,交情甚好。苏轼从徐州调任湖州太守之后,给丁公默寄诗一首,作为回礼,丁公默寄来了几只梭子蟹。苏轼高兴的不得了,当晚就吃个干净,还留一首《丁公默送蝤蛑》:

溪边石蟹小如钱,喜见轮囷赤玉盘。

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餐。

蛮珍海错闻名久,怪雨腥风入座寒。

堪笑吴兴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

如果说毕卓是螃蟹的首席代言人,那么清代的文学家李渔是第二代言人。

李渔很会生活,他住在西湖边,老早就用上山泉自来水,他用竹片把泉水引到灶前美其名曰“来泉灶”,把果树种在屋檐下美其名曰“打果轩”,还把家里的窗户做成画轴的样子,正对着西湖,恰似一幅西湖风景画。

这样有情调的人,自然把吃螃蟹吃成一件逸事。每年在螃蟹未上市之前,就开始存钱了,这个钱叫做“买命钱”。到了螃蟹上市的时候,几乎天天吃,而且一餐吃上二三十个,照这样的吃法,在现在绝对是土豪级别的了。螃蟹下市了怎么办?他老早就做好准备了,他会把上好的绍兴花雕酒倒进大瓮,然后腌制醉蟹,醉蟹吃完,腌蟹的酒也不会浪费,称之为“蟹酿”, 一直喝到来年螃蟹上市。

吃螃蟹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用手掰,但对吃货来说,这种方式不文雅,于是吃蟹工具就被发明出来了。

“蟹八件”就是专门为吃蟹而设计的工具。据有关文字资料记载,最初发明食蟹器具的是明朝一个名叫漕书的人,他首先创制了锤、刀、钳三件工具来对付蟹硬壳,后来发展成为小方桌、腰圆锤、长柄斧、长柄叉、圆头剪、镊子、钎子、小匙八种,如此以来,也就有了垫、敲、劈、叉、剪、夹、剔、盛等多种功能,简称为“蟹八件”。

唉,看来古人吃个螃蟹还如此矜持,要是放在现在的聚餐场合,估计连个螃蟹的爪都没有了。

如果觉得《中秋吃蟹正当时 汉武帝用蟹壳制螯胶(苏轼用诗换螃蟹)》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