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我为群众办实事」如何提升群众“三感”(洪雅县扎实办好群众身边的民生事)

2023-06-13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78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核心提示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洪雅县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下足功夫,大力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探索医养结合体系、实施“路灯照明”工程等民生实事项目,办利民实事、解民生难事,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01

老旧小区改出新样貌

提升群众生活居住获得感

老旧小区环境改善,是紧扣群众诉求的民生工程。

近日,在洪雅县丝绸公司小区,记者看到居民楼焕然一新,干净的小区环境、停放有序的车辆,丝毫看不出过去“脏乱差”的痕迹。

据了解,在老旧小区改造中,丝绸公司小区进行了雨污管网的改造,实现了雨污分流;黑化了小区路面,提升了小区绿化;同时,还增设了电梯,新建了邻里中心、智慧门禁系统和监控设施,改造了停车位、屋顶等。改造后的小区变成了集文明、休闲、便民于一体的美好家园。

“以前杂草遍地,现在路面平整了,车子停放得整整齐齐,看到小区的变化大家都很欣慰。”小区居民纷纷表示。

市民的认可是洪雅县开展老旧小区改造的有力体现。为做好老旧小区改造,该县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民意为基础,组建5支调查队伍以“三入”“三问”“三拍”方式开展调查研究,当面了解群众需求、实地考察老旧小区现状、专题分析存在问题,围绕群众实际需求为中心提方案、制计划,按“一小区一方案”要求分类制定改造标准,一盘棋全面统筹推进,为全县59个老旧小区覆盖居民3918户“量身定制”改造方案和实施规划,确保改在群众心坎上。

“同时,我们实行三步改造,力争改出新方法。”洪雅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县坚持先基础、再完善、后提升的“三步改造”指导方针,做好常规老旧小区基础改造,再划分区域进行建筑风貌、道路、绿化重点提升,形成链式改造体系,确保做到先实用后美观,改造一片提升一片。

02

养老服务构建医养式

提升群众家门口养老幸福感

近日,在洪雅县柳江镇花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内,志愿者们为老人测量体温,并耐心讲解疫情防控知识。

该日间照料中心设有休息室、多功能室、图书室、心理咨询室等,日常为老人提供居家生活、养老养生、医疗康复、文化娱乐等多种服务。

如何让老人享受更贴心的服务,乐享幸福晚年?

今年以来,洪雅县不断完善阵地建设,让养老更舒心。该县对全县9个敬老院、8个公办养老机构进行适老化改造,完善养老机构硬件环境,改造养老床位875张,建成日间照料中心51个,养老服务点22个,常态化为村(社区)老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建成投用“夕阳红养老中心”,促进全县养老产业均衡发展。

同时,建立医养融合一体,让养老更安心。“我们搭建好公共服务共享平台,实现‘医养’有力结合,长期为老年病患者提供专业医疗服务。”洪雅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县为养老机构内65岁及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健康体检,对失能老年人进行健康评估,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此外,为有效衔接居家养老医疗服务,该县还通过政府购买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由专业公司入户对服务对象进行评估,分等级、分层次制定服务项目清单。目前已累计为独居空巢、高龄特困、居家重病等老人提供6500余次针对性健康服务。

03

路灯工程点亮新农村

提升群众夜间出行安全感

“以前晚上回家,这路上是漆黑一片,有时候还会让人打冷颤,现在村里安装了新型太阳能路灯,回家就跟走在城里的街道上一样亮堂堂的,有一种特别安全、特别舒适的感觉。”洪雅县余坪镇实施“亮丽乡村”亮化工程,福宝、金釜、符场3个村的路灯照明得到落实,亮化工程收到当地群众一致好评。

为不断提升农村群众夜间出行安全感,洪雅县组建一支20人调研队伍深入行政村实地勘察点位,了解实际需求、征集群众意愿,锁定洪川镇祝山村等24个村(社区)路灯安装点位,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我们成立了两个‘监督组’,助推项目高效实施。”洪雅县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建立三级“管护制”,落实长效责任区,并划分网格分片负责,以小网格为单位开展路灯运行维护、日常监管工作,使农村小网格发挥路灯管护大作用。此外,明确在五年质保期内,路灯日常管护工作均由企业负责,确保路灯长期稳定运行。截至目前,洪雅县以洪川镇祝山村为代表的24个村(社区)已安装路灯5173盏,受益群众达16.58万人。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燕利

【来源:眉山日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如果觉得《「我为群众办实事」如何提升群众“三感”(洪雅县扎实办好群众身边的民生事)》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