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当西方芳疗遇到东方中医 中西合璧(扬长避短 珠联璧合)

2023-06-12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37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中医历来讲求香药同源,中国的传统医学中很早就有对植物的芳香药性,药理,药用等等有精辟的论述。中医的额整体观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涉及到了人与宇宙,人与自然,人与人的辩证整体关系,然后再细究内在,把人体的五脏六腑同样做整体观,相互之间会影响各自的功能。从阴阳,五行(木火土金水),七情(怒喜思忧悲惊恐),五臭(臊焦香腥腐)等等方面再去辩证具体的病机。

中医的经典【黄帝内经】中说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意思就是说,心在五脏中是出于君主的地位。打个比方,把身体比如成一个国家的话,这个国家制理好坏的关键是看你的这个国王或是君主是否做的好,是否发挥了应该发挥的功能。心在中医里,五行属火。在中医理论中的心不单单指的是心脏,还指人的心志情绪心灵。疾病最重要的发生机理是“心”的所主,也就是中医里面所说的情志管理。

我们来看一下五脏的心肝脾肺肾,除了心字以外,其他四个字都有‘’月“部,在【说文】中的,把”月“部归为”肉“部,也就是说是有形的物质类,属于形而下的。而”“心”字没有,从五脏的所属来看,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木土金水这四种物质都是“有形向下”的属性,而火是属于向上的,看似有形却无形,和我们说的情志,心灵的性质合一。而精油独特的挥发特性,向上弥漫,看似有形却也无形的能量和中医“心”属火的能量特质非常吻合的。也就是说中医“心主神明”的理念同样也为芳香疗法中情绪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而“心主血脉”的理念同样也可以解释为何所有的精油都可以快速被皮肤吸收,促进血液循环了。

从这点可以看到中医和芳疗最根本最重要的契合点就是,情志心灵的能量对于身体层面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起到主导作用的。在疗愈身体疾病的同时,忽视或是不重视情志,心灵,情绪的因素,是不能带来完整和谐的健康的。所以中医说,养病是养心。

中医讲究“形气相依,以神御形”,中医侧重的是神的一面,也就是我们说的情志,心灵,情绪方面,这也是我们香禄中系芳疗的最核心部门,情志调理。开方抓药治病是属于中医的下工所为。所谓的“上工守神,下工守行,上工治未病,下工治已病”,这些理念和芳疗所注重情绪的平衡和谐,提升身体的免疫力进而减少患病的几率相符,和芳疗的主旨不谋而合。

[黄帝内经]上已有记载内病外治的方法和原理,清朝著名外治大师吴师机所说:內治之药即外治之药,所异者法耳。意即治病,要掌握病因病机,强调辩证,要根据脏腑的阴阳寒热虚实表里加以分析,然后再给与恰当的治疗,内治法如此,外治法同样如此。这句话把芳疗与中医的结合提升到了理论层面。

纵观内病外治中使用的药物,如安息香,肉桂,丁香,川穹,当归,乳香,没药,木香,广藿香等等都是芳疗中非常熟悉的。通过特定的使用方法,植物中的挥发性物质可以经皮吸收,即使中医版的芳疗,我们中国人早已经使用这些方法长达几千年的时间。

回望芳疗的历史长河,短短近百年,一直以来缺乏一个属于自己的医学体系,中医在传统治疗中会说:良药苦口利于病。

今天我们把传统中医和芳疗做到完全的结合,扬长避短,珠联璧合。用中医圣贤文化的智慧,内调外用,健康身心灵。

中医整体宏观的文化理论

药食同源内服擅长处理滋补方面(补阳,益气,滋阴,养血)

芳香精油外用擅长处理通窍发散方面(理气,化湿,祛风,清热,散寒,活血)

内容摘自张文红老师著作的【香禄中系芳疗】

如果觉得《当西方芳疗遇到东方中医 中西合璧(扬长避短 珠联璧合)》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