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体内结石(很可能是吃出来的)

2023-06-10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76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海鲜虽美味,但不少嘌呤含量较高,过量食用,进入人体代谢后可能形成尿酸结石。

空腹时大量食用柿子等食物,可能导致胃结石患病风险增加。

菠菜等青菜草酸含量较高

豆腐含钙丰富,菠菜和豆腐结合产生的草酸钙不会被人体吸收,并不会造成结石。

核心提示

数据显示,我国已成为结石发病率较高的国家之一,南方部分地区发病率超过10%。人体形成结石的原因很多,除了生活在炎热地区、运动过少、患某些疾病等因素外,不良饮食习惯也是导致结石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少人在出现结石病症后,因存在认识误区,反而容易引发或加重结石疾病。□本报记者 许文龙/文 李雅琴/图

常见的结石病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李毅宁介绍,结石是人体内腔性器官或具有腔道部分的器官,如肾脏、输尿管、胆囊或胃肠等,腔中形成的固体块状物,可造成管腔梗阻,影响受累器官液体的排出,产生梗阻、疼痛、出血或继发性感染等症状。常见的结石病分为胆道结石、泌尿系统结石,还有部分少见的胃结石或肠结石。

胆道结石按发病部位分为肝内胆管结石、胆囊结石和肝外胆管结石。常出现因胆道梗阻,或合并感染,而引起的腹痛、黄疸、发热,甚至出现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慢性胆道结石,可能继发肝硬化。我国人群中约有7%的人,正经受胆结石之苦,其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等因素,导致胆结石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吃过多高脂、高糖、高胆固醇食物,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过多,从而析出形成结石。进食不规律,造成胆汁淤积,也为结石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不注重卫生、滋生蛔虫等寄生虫病也会诱发胆结石。在临床上,需要就诊于肝胆外科或消化内科。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主治医师傅长德指出,泌尿系统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从排尿过程的尿路结构中均可能产生结石,根据结石所在部位的不同,分为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典型症状为一侧的突发腰痛,持续,或伴血尿、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梗阻和感染的症状,临床上以疼痛、血尿、小便涩痛及尿出砂石为主要症状。据统计,我国尿结石发病率为1%—5%,南方地区高达5%—10%,且以男性居多,5%—10%的人在其一生中至少发生1次泌尿系统结石。在临床上,需要就诊于泌尿外科。

胃或肠结石多因食入的某种动植物成分、毛发或某些矿物质在胃酸的作用下生成一些不溶于水的沉淀物,与果胶、食物残渣胶合在一起,从而凝结成石。多数患者有上腹不适、胀满、恶心或疼痛感等症状,但有些胃结石达到十几厘米时,就会压迫胃壁,引起溃疡、出血,甚至穿孔和恶变。胃或肠结石的产生,与胃肠的排空慢有一定关系,更多见于老年人群,如慢性便秘,而在空腹时大量食用柿子、山楂等食物,也可能导致胃结石患病风险增加。在临床上,需要就诊于胃肠道外科。

关于结石 要避开这些误区

误区一:查出小结石自己吃药

“有市民在体检中查出‘小结石’,如小于5毫米的肾结石、胆囊结石。如果结石很小,可以保持半年一次的定期检查观察,生活中多喝水,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即可。”李毅宁表示,但不少人对结石认识不深,心理上容易恐慌,会自己到药店买药,或开一些中成药回家调理,在临床上可能得不到医生的帮助,反而会对身体造成很大伤害。

体检时发现“小结石”,只能算初步诊断,有的可能仅仅是“肾乳头钙化斑或前列腺钙化”,不需要处理。他建议市民应该找专科医生进一步诊断。

误区二:结石不痛就不用治疗

傅长德指出,遇到身体出现结石,有些人很紧张,有些人则表现得无所谓,认为不疼痛就不去治疗。结石是否需要治疗,并不是以有没有出现疼痛来判断,而是应该到医院找专科医生检查后,由医生判断。医生常有句话:“小结石痛、大结石不痛。”因为小结石易移动而出现梗阻,随着结石慢慢长大,梗阻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导致相关器官功能丧失,反而不痛了。所以,对结石病不加以重视,没有根据医嘱进行相应治疗,梗阻严重的患者甚至可能导致相关器官功能丧失,等到后期再治疗效果就很不理想,甚至要切除无功能的肾脏。

误区三:排出结石就不会复发

有市民认为结石如果顺利排出或做完结石手术就没事,这样也不对。结石的复发率很高,饮食控制尤其重要。有数据显示,结石术后5年复发率达到30%。治疗结石,目前大多采取的方法是处理结石及结石引起的并发症,而对产生结石的原因,更需后续的预防治疗。对结石分析的结果显示,70%—90%的泌尿系统结石属于草酸钙结石,预防主要是靠减少草酸的摄入以及多喝水等。但有5%的尿酸结石,可通过忌食高嘌呤食物如啤酒、内脏、海鲜等,达到降低尿酸溶石、减少复发的目的,目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体外碎石室有提供结石成分分析,可以利用分析结果来指导饮食。

误区四:补钙或菠菜豆腐易致结石

不少人老年人对补钙是否诱发结石,一直有较大的疑惑。泌尿系统结石的产生,其实是钙代谢功能紊乱引起的,当骨质疏松时,骨中的钙会加快排放,更易引起结石,所以对老年人补钙,更建议在吃饭时口服钙片,或是在补钙后适度多饮水。

生活中常可听到“菠菜豆腐易致结石”的说法。这种说法认为菠菜等青菜草酸含量较高,豆腐含钙丰富,二者会产生常见的草酸钙,易引发结石。其实,这样产生的草酸钙不会被人体吸收,也不会进入泌尿系统,而是随其他未消化的食物残渣,通过粪便排出体外,不会造成结石。

这些饮食习惯 容易引发结石

喝水少、水质差、少运动

常见的肾结石,与长时间喝水不足有关。人体70%的成分是水,代谢、排泄都需大量水分。饮水量太少,会增加血液浓度及肾脏负担,导致尿液浓缩,易引起结石。有些地区的饮用水是硬水,晶体、钙含量较高,会使人体尿钙增高,形成结石。“长期卧床的人群中,结石的病例不少,这和少运动,少代谢少排出有关。”李毅宁说。

摄取过多高蛋白

蛋白质在体内消化代谢后,就会增加尿液酸性,身体为平衡尿液酸碱度,会释放碱性的钙,钙与尿酸便会在泌尿系统中形成结石。成人每天需60—80克蛋白质,经常大吃大喝的人很容易超标。

摄入过高嘌呤或吃太咸

嘌呤丰富的食物有海鲜食品、动物内脏等。嘌呤的代谢产物是尿酸,尿酸过高,可能形成尿酸结石。吃嘌呤多的食物时最好别喝酒,应多喝些水增加嘌呤代谢、排出。

如果摄入太多盐分,在体内的高盐分从尿液中排出时,也会相应增加钙排出量,使尿钙升高,易在尿液中与草酸结合形成结石。平时烹饪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蒸煮代替煎炸,菜出锅时再撒盐,少吃咸菜、酱类等高盐食物。

本期医学指导

李毅宁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泌尿外科30年,擅长泌尿系肿瘤、膀胱功能障碍、前列腺疾病的腔镜微创技术治疗。

傅长德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主治医师,从事泌尿外科近10年,擅长泌尿系统结石、泌尿系肿瘤微创治疗。

版权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图文无关。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来源:泉州晚报

如果觉得《体内结石(很可能是吃出来的)》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