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近百位艺术家拿起画笔(为浙大邵逸夫医院援鄂医疗队画像)

2023-06-09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28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活动现场(杭州网 沈雁容摄)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浙江派出最强医疗队支援武汉,支援湖北。广大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日夜奋战,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展现了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而在这支与疫情艰苦抗争的队伍中,绝大多数都是女性医务工作者,她们以“巾帼不让须眉”的昂扬斗志,白衣执甲、逆行疫区,在这场战“疫”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活动现场(杭州网 王川摄)

为表达对每一位在抗疫斗争中舍身逆行、英勇无畏的女英雄的感谢之情,致敬每一位在关键时刻勇敢前行的中国女性,浙江美术馆特别与浙江省妇女联合会、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共同策划举办“看见她们的面容”艺术绘像活动,于6月8日上午在浙江美术馆中央大厅组织了近百位艺术家为四十位邵逸夫医院女性医务工作者现场画像,并把绘像作品赠送给白衣天使们。

浙江美术馆馆长 应金飞绘画中(杭州网 沈雁容摄)

浙大邵逸夫医院双菱院区科护士长沈丽华(杭州网 沈雁容摄)

2020年的春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举国上下所有人的心。在这场战役中,广大医护人员为病人与死神之间的博弈,筑起了坚实的血肉防线。在湖北疫情最严峻、医护资源严重匮乏的形势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迅速组织援鄂医疗队,先后派出4批次,共189名医护人员和大量医疗物资驰援武汉。在医护人员与病人密切的接触中,感人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鼓励病人、保护自己、认真治疗、乐观坚强,医护人员们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工作困难,承受了巨大的作业强度,以实际行动践行自己对医疗事业的理想与使命,不负众望、凯旋而归,成为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役中最可爱可敬的人。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院长何红舟 绘画中(杭州网 沈雁容摄)

浙大邵逸夫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吴晓虹(杭州网 沈雁容摄)

在抗击疫情的大量媒体报道中,医护工作者都以身着防护服、头戴口罩的形象示人,仅凭防护服背后的名字辨认。正如浙大邵逸夫医院护士长沈丽华在日记《那是一个缩影》中写道的肾移植术后新冠患者小雯对她说:“虽然看不清你们的脸,但是我记得你们每一双雾气下明亮的眼睛,和时时给我力量的双手。”

活动现场(杭州网 王川摄)

本次绘像活动,正是希望看见她们摘下口罩的模样,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女性医护人员的描绘,突出她们鲜活的面容,向她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回望在湖北抗疫的日子,已成为这些医护工作者们生命中不可磨灭的珍贵记忆。正如浙大邵逸夫医院呼吸科主任吴晓虹在《战地日记》中写下的:“工作,忙碌着,也为武汉人民感动着,痛并快乐着!有付出,有收获,向死而生,但不言放弃!心中回荡的那句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自己加油,为中国加油!”

记者了解到,本次活动的绘像作品将于2020年6月16日—7月5日在浙江美术馆“看见她们的面容——疫·情绘画主题展”展览上与观众见面,该展览还将展出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的师生绘画作品百余件,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书法等种类。这些作品中既有对居家隔离生活场景的记录,也有对医务工作者、公安干警、社区志愿者的刻画,还有对抗疫一线情景的描摹。

如果觉得《近百位艺术家拿起画笔(为浙大邵逸夫医院援鄂医疗队画像)》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