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创造冠心病治疗领域多项第一(“科技功臣”葛均波时刻保持好奇心)

2023-06-0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16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来源:一财网

5月25日,2020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揭晓。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葛均波荣获2020年度上海市科技功臣奖,葛均波院士团队的《心血管视角下新冠肺炎的系统性防治策略》项目荣获2020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我热爱这个行业,我常常想哪怕我做不了大事业,也希望能成为工匠,通过一些小的创新,把这些技巧传递给自己的学生和团队。而且在创新的过程中,还能让我不断探索和思考,对于感兴趣的东西发现不足,努力去改进。”葛均波在获奖后对第一财经记者回应称。

熟悉葛均波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金庸迷,金庸笔下那个独步武林的乔峰,家国情怀,大侠风范,正是他自己人生的真实写照。

葛均波创造了冠心病治疗领域多项第一,他凭借第一款国产自主研发的可降解冠脉药物支架Xinsorb,一举打破进口支架在中国的长期垄断,并使得国产支架大幅降价,让更多患者从中获益,每年为国家节约医疗费用超过10亿元。

在葛均波的倡导下,我国建立“中国胸痛中心”、“中国房颤中心”等,目前全国重大心血管疾病国家救治网络和心血管疾病分级诊疗已初具规模。

近年来,葛均波投入巨大心血在医疗器械创新研发,尤其是在高危心脏瓣膜疾病治疗领域,葛均波打破外科手术禁区,在国内率先开展“经皮二尖瓣夹合术”,首创“经心尖二尖瓣夹合术式”和微创器械ValveClamp,提高了手术效率和成功率。

葛均波还在不断推动医、生、理、工多学科交叉、基础与临床研究结合。去年12月,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正式启动,有望进一步推动我国介入医学设备器材的国产化,特别是解决其“卡脖子”的核心设备,如计算机、影像探测器、高压发生器等,以及介入耗材和器械,包括支架、球囊和导丝等的基础原材料和抗凝、抗菌等核心工艺。

去年新冠疫情以来,葛均波高度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下提升中国卫生医疗话语权,主张破除SCI至上。他曾在全国两会期间的报告中指出:“每项国家科技奖的背后,是科学家们平均16年坐冷板凳。解决制约科研发展的问题,仍要完善与基础研究特点相适应的保障、评价和激励机制,加大高校和科研机构保障性经费的拨付力度,建立稳定支持自由探索的机制,让‘板凳甘坐十年冷’的专注得到更多褒奖。”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心血管病大楼,同时也是上海心血管病研究所的总部,葛均波担任该所所长。身兼数职的葛均波平时除了参加各种会议之外,还坚持每周两天做手术,他认为这是让自己保持纯洁和好奇心的方法。

在葛均波的办公室里一直陈列着一枚炮弹。葛均波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原来是军队预备役大校。军人的职责是保卫祖国,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葛均波这两者都做到了,但是他仍然感受到肩上时刻背负的社会责任。“我认为过去做了什么都不重要,我总是尽量把自己原来的那些辉煌忘掉,轻装上阵。”葛均波常常这样对自己说。

如果觉得《创造冠心病治疗领域多项第一(“科技功臣”葛均波时刻保持好奇心)》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