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小森林》——一场关于美食与自然的“慢食”之旅

2023-06-07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96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2014年一部以一个小村落为舞台的漫画作品《LittleForest》被拍成电影《小森林》放映出来。

该片分为《小森林:夏秋篇》和《小森林:冬春篇》,公映以来始终保持着较高热度,在国内各大视频网站上保持近2000万次的播放量。

《小森林》既不是纪录片也不是科教片,它是一部看似简单却很有意义的美食电影。

故事的内容很简单,二十岁出头的市子,幼年时经历了母亲的不辞而别,独自蓄力长大后前往都市讨生活,在遭遇挫折后市子用重返故乡——“小森”

小森林交通不便,但透过料理,农作的与分享,居民间的情感得以紧密联系,回到这里的市子再自力更生中重新确定了与这个世界的关系。

原漫画作品《LittleForest》

电影用自言自语和返璞归真的表现手法,细致刻画了女主人公回归自然的乡野生活。借助简易的食物传递出自然的生活美学和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关系。

《小森林》的原漫画作者五十岚大介在曾经在作品的背景地奥州市衣川区生活过的3年左右,《LittleForest》是结合他自己亲身经历创作的。

原作和电影中都介绍了使用自然食材的料理。这部原漫画作品也在第十届手冢治虫大奖中被提名。

在衣川的大森地区举办的的电影上映纪念活动“大森林中的小小收获祭“的talkshow中,五十岚老师介绍起了与衣川(大森地区)相遇和生活曾经表达过:

“大森的好也许就是这种不经意间对人产生的影响,而一个地方的食文化是经年累月被继承下来的伟大财产,littleforest通过电影、漫画的形式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村落的魅力,而且对这样的生活开始充满无限向往。”

电影《小森林》中的日子虽然清淡,但却伴着当地的民俗文化、季节时令的更替以及自身对美食的喜好,市子就地取材充满变化和惊喜的乡野生活,则为每一个人生活在钢筋水泥无暇透气的都市人带来了一丝想象中的慰藉。

1、成为“小森”里的“生存达人”

《小森林》中田园牧歌的生活是世人有的心理情结。

中国自古就有着大量歌颂田园山水的诗句,至于西方世界则更不乏记录田园生活的油画和散文诗歌。

对于返璞归真生活的向往,古今中外都是如此。

十九世纪亨利·梭罗的《瓦尔登湖》在美国影响深远。作者为了逃离压抑煎熬的城市现代文明,拿着一柄斧子去了瓦尔登湖畔过起了与工业文明隔绝的独立生活,一切都靠自然的恩赐和自己辛勤的劳动,他把亲身经历写成了畅销书。

今天,同样能把田园生活作为文化输出的是社交网络上最有名的红人李子柒。

然而,田园牧歌生活的另一面是生活上的不便利。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种田种得很辛苦却也很失败;梭罗在瓦尔登湖边坚持了两年多后终于又回归了城市生活。

如果居住在城市,水管不出水了打个电话就会有人来修理,不想做饭点开“APP”就有各种外卖可供选择,在城市中很多人甚至难以想象没有WIFI的生活。

但是,住在“小森”的人们,生活中的一切问题都得靠自己解决。

想要过田园牧歌的生活首先就要变成一个生存达人,这就是一切开始的契机。

《小森林》中的少女市子一个人独立生活在母亲已经离开的故乡旧屋,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她是一名独立的新女性形象。

修房顶,晾晒蔬菜,田地里汗流浃背的耕种,水库里捕鱼打工 。

作为独立居住在“小森”市子,所有的一切都要靠自己去解决。

不止是市子,在“小森”的居民所做的也远不止这些:

种植数十种的蔬菜,谷物,并将其加工以便食用,做家务,养育子女,去山中或城里工作,为冬存粮。日复一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大自然带来的感受,不只是“坐观庭前花开花落,闲看天边云卷云舒。”

真正的感受是在成为“生存达人”后,依靠自己的双手农耕劳作,种植、收割,在经历了亲历亲为的辛苦后,坐在田埂边,心满意足地打开包裹餐食的布帛,感叹播种收耕的时间和岁月的流转。

2、 感受慢食文化中的自然流转

电影《小森林》利用四季之分,用春夏秋冬进行剧情分割。

四季交替带来了不同的收割喜悦和饮食灵感。

脱离了大城市的工业化,机械化,信息化。“小森”超然的生活和宁静的画风,正是大众所追求的“慢食文化”的理念。

影片中,市子根据四季不同的变化播种,收割,制作食物。

春天翻看检视卷心菜的层层叶子,进行播种;夏天点燃炉火排出屋内湿气的同时,顺便烤了全麦面包;秋天捡拾落满山涧的板栗,制作板栗饭团和罐头;冬天屋外晾晒着萝卜干,屋内暖烘烘的炉火前,吃红豆饼,红豆年糕汤。

春种,秋收,夏耘,冬藏。

一食一饭都透露出“慢食文化”的仪式感,而跟随季节和心情不断变化着的美食的有着更深层次的哲学蕴意。

美食与生态环境相关,烹调料理又与心境情怀相连。

“红豆饼”“红豆包”的美味是源于自然的恩赐和市子对红豆田的悉心照料,从种,到收,再到一粒粒的挑选豆子,这些不但需要勤劳更需要耐心和对季节的把握。

在炎热的暑季种植的番茄,虽然生命力顽强但却害怕雨水,市子要跟梅雨抢时间,才能收获番茄罐头,冰镇番茄等各种美味。

还有冬天储藏的土豆和萝卜,为了能够在寒冷的冬日坐在暖桌前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面片汤”,屋檐下早早的就晾起了一串串萝卜干。

慢食生活与原生态环境中人们对于食材的自主创造紧密联系在一起。

无论是积雪中挖出冬花做的味噌酱,还是秋日山涧采集,根据人们不同口味需求所做的各种“糖水板栗”,生活在“小森”的人们都懂得如何在原生态环境中原料的就地取材,然后将美味通过自己的方法自然的呈现出来。

人们根据自然规律生活,从生态环境中就地取材,“慢食文化”让四季餐桌上的食谱不断变化,离开工业文明后生活在“小森”的人们正真正的感受着自然的流转。

3、 品尝美食中的人间烟火

“慢食”文化除了诠释人和自然的关系,也促进了人和人之间的关联。在这里人与人之间温暖的关系被很好的保留了下来。

“小森”是以日本东北地区的一个小村落为舞台,居住在这里的村民有自己的村落委员会,邻里之间,团结互助、把属于“小森”的文化通过美食表现代代相传。

冬天大家合力制作的“纳豆年糕”,这种有又咸又黏却别具一格的风味始终保持在市子童年的记忆,在市子长大之后,她又从儿时吃年糕的人成为了现在做年糕的人。

村民之间互相照顾彼此的庄稼地,到了收获的季节又会跑到别人家的地里打听“情报”。谁家的庄稼长得好,番茄防水应该怎么做,洋葱的培植方法,这是属于“小森”的八卦话题,在邻里之间永远说道不完。

还有在跟闺蜜一起采摘树上的果实,围坐在暖桌里品尝咖喱饭和薄脆,一碗热腾腾的饭食里飘散着美食与友情味道。

电影《小森林》并不是一部以剧情见长的电影,但是这部电影中的每道美食里都有着一个有温度的人情故事。

三色圣诞蛋糕勾起了市子对母亲的回忆;青蒜意大利面掀起了跟闺蜜之间的互动;节节草、夏日米酒、糖煮板栗、卷心菜蛋糕等各种美食分享的过程中靠近了彼此的关系。

“小森”中的人情暖热夹杂着美食里的色香味浓,构成一幅有温度的人间烟火呈现给屏幕前的观众。

结语:

在现代城市工业化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高强度、快节奏的城市生活让人与人之间关系越来越冷漠,每个人都成了卡夫卡的《变形记》,卓别林的《摩登时代》。

而一部《小森林》又让人重新品味了这碗人间烟火,在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中,重新找回一种内心的平衡。

这部美食电影通过市子的眼睛和手传递出生活与自然的联系。

用对美食的探索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恬淡清新的自然生活中,解析美食的内涵和慢食文化的意义,用一道道扣人心弦的美食传递着一股温暖而美好的力量。

如果觉得《《小森林》——一场关于美食与自然的“慢食”之旅》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