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如何利用音乐训练(培养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倾向)

2023-06-07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400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音乐训练会依据不同的音乐训练类型对学前儿童的助人倾向和分享倾向产生不同的影响作用,同步化机制是音乐训练,整体促进学前儿童助人倾向和分享倾向的一个重要作用机制,当音乐训练活动中包含同步的、有节奏规律的“音乐互动”,一定会促进学前儿童的助人倾向和分享倾向。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同样也体现了这一原则,均说明了同步化机制在音乐训练中促进幼儿助人倾向和分享倾向的重要作用。所以幼儿园及教师应合理的将音乐训练活动融入到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培养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倾向。

一、掌握音乐同步训练理念,丰富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策略

1.丰富音乐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培养属于社会领域的重要内容,但并不限于某一领域,在艺术领域中,通过音乐教育教学活动的良好实施,在完成音乐教育目标的同时,也能够很好地促进孩子的亲社会行为倾向,所以自然、恰当的将音乐同步训练融入到音乐教育教学活动的意识。

灵活的运用教育方法显得格外重要,因为只有当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能够和音乐进行同步且有规律的互动时,才能够最大程度的促进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倾向。

所以在本文中主要从音乐素材、教学方法和创新运用三个方面提出教育建议,并以歌唱活动为例提出具体的建议。首先在选择音乐素材时,教师不仅应该关注音乐素材本身的风格、难易程度和歌词内容等因素,同时更应关注音乐素材本身的旋律和节奏结构,使用旋律简单,节奏明晰的乐曲能够使幼儿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更好地找到规律,形成同步活动。

结合我们国家各个地区的文化特点和民族特色,教师可以拓宽音乐素材的范围,在一些特殊的节日选择一些活泼、明朗的民族乐曲,许多民族乐曲在情感的表达上更为鲜明,节拍点也会更明显,使幼儿对音乐本身产生兴趣,进而融入到音乐活动中更深的体验不同节日和不同民族文化的特点。

接下来,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该给幼儿创造更多参与音乐活动的机会,使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能够有更多的外显化动作表现,并根据不同类型的音乐训练活动合理融入音乐同步化机制。

在教学时,应该关注幼儿参与活动的情绪状态,而不仅仅是一首歌幼儿的音准是否正确、是否记住了打击的顺序,忽视了幼儿在活动中实际的音乐体验,以及与音乐互动和与同伴互动的状况。

例如,歌唱活动《泼水歌》,在歌词中包含明显的事件过程,是一首活泼又不乏趣味的歌曲,可以借歌词创编“走路”、“提桶”、“泼水”等基本动作,然后请小朋友们跟随音乐节奏,借助动作将歌词中的故事情境演出来,使歌词-动作-节奏三方面达到同步的效果,两个幼儿之间还可以进行社会性的相互配合。

在打击乐活动中可以结合打击动作和音乐节奏进行同步音乐活动的设计,请幼儿先听音乐的基本节奏,然后再听音乐,并请小朋友们说一说对音乐的特点和感受,根据小朋友们的感受和音乐情境创编一些有趣的打击动作,提供丰富多样的打击乐器,引导幼儿一边听一边做出敲击动作,使打击动作-音乐节奏两方面达到同步。

在熟悉以后可以对打击的方式和乐器进行变换与搭配,循序渐进,由合奏到轮奏,最后尝试集体配奏,而不只是依赖教师的指挥做出反应,让幼儿能够有更多的活动参与感和音乐创作感。

当幼儿熟悉了某一首曲子的节奏时,会自然地发现相同的规律,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可以将类似的经验迁移到新的歌曲当中,幼儿的学习速度可能会更快,教师教学的难度和任务也会相应的降低,并且幼儿在音乐活动当中的体验可能会更好,效果也会不同。

在韵律活动中,可以结合音乐活动的其他形式,例如:打击、歌唱、演奏等进行体态动作表现,在平时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发现,幼儿在进行韵律活动或舞蹈活动时,往往情不自禁地会跟着音乐一起唱起来,达到一边唱一边跳的效果,而打击活动中打击的动作在某种形式上,是将音乐中的节奏以动作的形式外显化的表现出来。

韵律活动中,幼儿的肢体动作设计可以更加丰富灵动,在律动的过程中吸引孩子的听觉注意和视觉注意,使舞蹈动作-音乐节奏,甚至是音乐情感和思维记忆多个方面达到同步,加强幼儿对音乐和节奏的情感体验,同时唤起孩子的主体动觉,引导幼儿在进行个体的同步音乐律动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搭配自身肢体和姿态的和谐。

最后,在创新运用时,可以根据不同类型音乐教育活动的特点,适当地加入音乐同步化的理念,为音乐教育活动的实施和开展增添趣味性,结合教育教学目标或者作为一个有趣的过渡游戏呈现,更好地调动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例如,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总体是一个更注重聆听和分析的过程,曲子的复杂程度可能会更高,但教师依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融入音乐同步化机制,选择乐曲中某一段节奏明晰的部分或者在乐曲中包含有明显快慢节奏速度变化的部分进行分析和同步设计,帮助学前儿童实现内容性或动作性情感体验,让孩子在欣赏音乐,达到教育目标的同时,又发展了其亲社会行为倾向。

所以,在各个音乐教育活动中可以创新运用音乐同步化的方式,教育目标不变,但教学方法更加灵动、丰富,不仅可以达到原有的教育目标,提升幼儿的音乐素质,同时也能够提高幼儿的非认知能力,在与音乐同步互动的同时,增加集体活动中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在音乐同步互动和人际交流互动两个方面共同达到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倾向的作用。

2.丰富其他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不仅局限于音乐教育教学活动,在其他教育活动中,尤其是在体育教育教学活动和语言教育教学活动中,也可以灵活的运用音乐同步训练。在语言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请小朋友们有节奏性的念出诗歌,并且根据诗歌内容编创一些简单的动作,教师将这些动作相融合,最后请所有小朋友一起学一学,一边有节奏的念出诗歌,一边做出好看的动作。

在教学诗歌的同时,帮助小朋友们理解、记忆诗歌的诗句内容和内涵,同时也将诗歌内容用更加生动有趣的动作表现出来,增加整个语言教育教学活动的生动性;在体育教学时,因为小朋友们都在户外,在情绪方面是比较高昂的,这时应该注意在保证小朋友们的身体安全的情况下,结合各个体育活动的特点,带领小朋友们一起“玩”。

例如一边播放有节奏性的音乐或者教师发出有节奏性的口令,一边请小朋友们围成小圆圈踩着节拍点快步走,在做热身活动时也可以借助音乐,有节奏性地带领小朋友们做热身动作。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对幼儿进行一定的分小组活动,更好的进行音乐同步训练活动,使幼幼之间能够有更多的交流和互动。

在幼儿园中音乐同步训练活动的形式、方法还有很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换,但其音乐同步化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只要能够长期坚持对幼儿进行音乐同步化的训练,一定能够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潜移默化的使孩子的助人和分享倾向得到促进和发展。

二、借鉴音乐同步训练方法,在一日生活常规中提升班级的凝聚力

除却正式的教育教学活动,还可以结合音乐同步训练,在培养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常规中发现机会、创造机会,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亲社会行为倾向。

在一日生活常规穿插音乐同步化的管理相比单纯的语言指示,能够带给小朋友们一些新鲜的体验,例如在教学活动前或者区角游戏和其他环节将要进行过渡时,由于时间不长,可以播放音乐或者结合歌谣带领幼儿做音乐同步小游戏,在短时间内集中孩子的注意力。

选择有明显节奏感的音乐片段,安排小朋友们一起做简单的动作,使小朋友们听见熟悉的音乐,就能够自觉产生默契,停下正在做的事情,一齐做出动作,既做到了提醒小朋友的目的,也能够给小朋友们一定的时间进行过渡反应,还增加了活动之间转换的自然趣味性,用音乐化的表达有效的进行班级管理。

使小朋友们感知一种协同的团体感氛围,增加小朋友们相互之间的集体凝聚感和亲社会性,自觉遵守班级规则。在进行家园合作、运动会这些特殊的活动时,也可以相应的设计一些音乐同步化活动,例如亲子健步行,可以选取节奏活泼的音乐,帮助家长和小朋友们在音乐节奏的引导下更好相互配合,统一步调参与运动,增加活动的欢乐氛围。

三、灵活运用音乐同步训练,促进特殊幼儿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发展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当中,经常会出现幼儿之间产生冲突、矛盾、争执的特殊情况,也会有一些“特殊”的幼儿,他们可能在班级当中不受欢迎,甚至并不合群,可能是自私的,甚至还有攻击性行为或是有一定的自闭倾向,相比起教师的谆谆教诲,教师还可以灵活运用同步的音乐训练活动,找准时机,及时缓和同伴之间的紧张情境,对个别儿童的性格和行为进行引导。

例如,当两个孩子之间产生了矛盾冲突的情况等,可以在短时间内运用音乐同步化训练引导幼儿。首先,可以请小朋友们一起进行同步化的音乐小游戏,比如教师先发出口头的语言口令,或者播放小朋友们熟悉的、玩过的音乐,然后创造一些带有互动性质的动作,请参与的小朋友双方同时拍拍对方的肩膀、拍拍小手、跳一跳等等,使游戏能够与音乐或者口令同步。

让小朋友们在音乐游戏中加强彼此的联系,意识到同伴的重要性,改善自私的孩子不愿与他人分享的行为,也有利于小朋友们接纳不合群的小朋友,甚至在音乐游戏中缓解矛盾。

最后,在音乐游戏结束以后,教师可以再进一步了解个别幼儿内心的真实想法,“对症下药”解决问题,有效的解决孩子之间的矛盾关系,改善不合群小朋友在班级体内部之间的同伴关系,提高个别有特殊情况小朋友的亲社会行为倾向,帮助小朋友整体的的良好性格养成和行为习惯培养,同时也丰富教师面对这些突发事件和特殊情况的应对策略。

四、总结

本文旨在希望能帮助幼儿在生活和学习中,与他人建立更加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使更多从事教育工作的人认识到音乐训练在亲社会行为倾向培养方面的重要教育价值,也为学前儿童提供更多接触“音乐训练”的机会,丰富培养幼儿形成亲社会行为倾向的方式方法。

因此幼儿园及幼儿教师应改进其教育教学行为,对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活动以及其他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提供一些新的策略灵感和教学方法。针对性的开展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为进一步开发、探索奥尔夫音乐课程的实际教学价值奠定基础;为幼儿园班级建设、家庭亲子关系的培养和家园合作的方法等创造新的契机。

如果觉得《如何利用音乐训练(培养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倾向)》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