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保健品真不治病 但为啥还这么多人去买(亲身经历~只为假的希望)

2023-06-07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69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看看吧!这就是咱家老人吃的保健品!电视上老爹老妈叫着你!催命呐!

您吃过保健品吗?

当然不是钙片这类的正规保健品!

您吃过在电视上将广告做成访谈节目,“导师医生”喊着您“老爸爸”,“老妈妈”,“老兄弟”,“老妹妹”在不断分享治愈的案例的同时又会不经意的告诉您这只是“保健品”的保健品吗!!!

说的有点绕,不过不要紧~

天气炎热,小二先给您沏一杯“六堡茶”,清心明目,常喝有助于祛除湿气,虽不知真假,但客官您不妨在此品尝一番。

如果家中老人也每日守候在电视机旁等待着专家分析案例的话,您不妨请老人与咱们一起“品鉴一二”

这话题,还要从小二的家人生病开始~

老话说“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家中要是有一个病重患者,那真是会对这个家庭产生不小的负担,如果本身家庭条件就比较困难的再加上患者长年不能自理的,那简直就是塌天之祸。

虽然国家有医保但是医院真心住不起,网络上有句话叫做“看你有没有钱,去医院一趟就知道了”,十比一的花销,普通家庭一年攒的钱,恨不得一个月就花出去了,即便你再有钱,那也是“富者多花,穷者少花”,都是按照自身财产的比例来的~

看病看到最后,最怕的不是没有钱了,而是你有钱人家不要了!小二陪家人住过院,也陪过床,最恨的一件事就是,医院对于中风,脑出血这一类的疾病,都是前期进医院一天花销几万,但越到最后就花的越少,甚至最后就没药了,一天两瓶营养针,住过院的都知道这就是催着你出院腾病房,反正“行不行的就这样了”,你只能“自愿”的回家去养病。有的医生也会告诉你,这个病回家慢慢养着,医院能用的都给你用了。基本都是这个流程,当然你如果还想住院,也可以,出院一个星期之后再回来,医院又会很欢迎你了,重新安排你去做各种检查,各种收费清单,一天又要一两万,随后吊瓶不断,但流程又会慢慢减少。这可能就是西医只是依靠仪器和药物来治疗,如果没有作用也就没有办法了,没有中医的辩证和某些本事,更加少了一种中医的精神,中西两医各有千秋,咱们不表。

伤筋动骨还要一百天呢,内科哪有这么容易好,特别是脑出血这样的疾病,有几个真正康复,健步如飞的,能混个生活自理,下楼遛弯就“谢天谢地”了,但凡要是严重的,生不如死啊!!

小二算是一个现代知识青年,由于自身比较抠,所以对于一些骗局也可以很容易的识破,对于大部分骗局,只要捂住钱包基本就成功一半了,再控制欲望,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是谁,那剩下的一半也就差不多成功了。

但小二就买了电视上的保健品,你说可笑吗,小二都觉得可笑,甚至在排队购买的时候,就明知道这没什么用,但就是要买,因为这是“希望”!!!

有一天发现家里人一直在看电视上出现的“访谈节目的广告”,我就很纳闷,因为以前家里人从来都不会去看这样的“购物营销”,初开始也没在意,但后来发现家里人好像有点太过于认真了,甚至不断的赞同节目的说法,甚至夸奖这所谓的“医学研究导师”,就连他随便说的一句话都可以夸奖半天。

小二直到几年后的今天还能清楚的记着当时的场景~

专家:“我可以带研究生的班,我没法带博士生的班,有什么说什么,因为我可能对于带博士生没有那么大的经历,我现在主要的方向都在这款XX产品上”。

家人:“你看人家说的多好,实在,不夸大,只能当研究生的导师,不能当博士生的导师,这小子挺实在”

就TM这么一句话,我到现在都没忘,我当时真的想反驳,因为这种把戏太简单了,学过心理学或者营销手段的都比这个强,但我没有开口,也没法开口,因为我知道家人为什么看这个节目,因为有太多病愈的案例了,我不知道该怎么说,只需要听他们说的故事,就知道是假的,但这让我家人看到了可以依靠的希望,此时已经出院,“医院直接告诉我们,回家养着就可以了,吊瓶都用了,在这只能给你每天打一瓶营养针,要不你就出院再回来,不过流程还是这个”。

家人生病的前两年,能去的医院都去了,中医,西医,藏医,蒙医,真的是看着国家医院的排名,轮着来看病,我现在明白了,人分三六九等,就算把房子都卖了,去了最好的医院,但有些药,咱们普通人也买不到用不着,不是没有而是“不够资格”,这就是所谓的人人平等!!!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去追逐金钱,权利,势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去努力生活!!!

说远了~

我记得应该是秋天第一场雨之前,家里人已经到了每天吃饭不看新闻,不看电视剧只看这个“访谈类广告”,老人对我说,这个产品现在有活动,买十赠三,咱也买点试试,看看效果,万一可以呢,你看这东北大姐吃了两个疗程就能下地走路了,那个东北老头,三年下不来床,吃了五个疗程就能自己上厕所了。

电视上播放着~

专家:“电视机前的老爸爸,老妈妈们,这次活动是年前最后的一次活动,由于原材料紧缺也是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售货,有需要的老爹老妈们一定要买上两盒备用,现在买三赠一,买十赠三”

主持人:“接下来,咱们看看有没有观众对咱们进行使用产品后的分享”

观众:“老师您好,太谢谢您了,我跟您跪下了(泪流满面),中风两年,天天躺在床上,让闺女伺候吃喝拉撒,女婿都离婚了,自从看了您这个节目,买了两个疗程试试之后觉得有效果,就坚持吃,今天专门坐着火车来到节目,感谢您”

不是地域黑(但多数都是带有某地域的口音特色)

家人打了电话,记了店铺的位置,我跟着家里人去买,我以为也就一两个疗程,能有多钱,买了就买了,不为别的,心里有个安慰,这些所谓的能治病的保健品,先不管它有没有用,也不管它为什么会这么明目张胆的走法律边缘线,咱就只说,为什么买它,因为“希望”,有了一个普通人可以依赖的“靠山”

下着第一场秋雨,我跟着两位家人去了,早上五点就去排队,我当时还想,能有几个人买这玩意,结果到了以后三五十打不住,全是四十岁以后的,六十岁,拄着拐,坐着轮椅的好几位,七十岁的老太太早上六点冒着秋雨在门口等着开门抢号,那个店铺就是一个马上要拆迁的铺子,里面除了箱子就一个收钱的桌子,连TM柜台都没有。

唉~来了就买吧,起码家人脸上露出了好久都没有的笑容,当然这笑容是在跟其他人聊天,互相称赞这个产品怎么好,怎么有效果出来的。

因为这一声“老爹老妈”,我买了整整一万块的“保健品”,什么概念,当然我们家买的还不算多的,那些老头老太太几乎每个人都是几千几千的买,最少的都是两千一个疗程的。

这都是血汗钱呐,真正有钱人不需要这些能治病的保健品,就只有最普通的老百姓在最没有招的时候,才只能信任这些打着保健品名称但又可以治病的东西,谁的钱都不大风刮来的,能走到这一步了,就跟将希望放在天桥大力丸身上没什么两样了,能走到这一步的都是东凑西借出来的钱,包括我们家。

也不知道心理作用还是真有效果,吃了第一个疗程,反正也就那样,不好不坏,可能花了钱,有了希望,就总比之前昏暗的要好。

结果家里人打铁趁热,认为真的就是卖完没有货了,又让我去买了两万块钱的,您知道我去的时候,销售员说了一句什么吗?

“妈呀,你们家还买呀,这么多了,我们都吓一跳”

其实我知道不应该买,但我想给老人家一个希望,给健康的人一个希望,给病人一个希望,不然又能怎么样呢。

在这里我们不去说,这个能治病的保健品到底有没有效果,它到底是保健品还是药品,也不去说这个产品的康复病例是怎么回事,更加不去关心国家对于保健品的监管以及电视台对于广告的筛选!!!

我们只去关心“对与不对”,我敢说所有这类节目都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夸赞,分享,介绍,只会在广告前后加一句“我们是保健品,其他的药不能停,好了,我们接着来听一听观众对于产品的康复反馈”

我不知道我买的这个保健品算不算药,为什么有这么多吃了就好的案例,我不知道买了它,对不对,但我只想让我的家人可以看到希望,因为我们只是最普的老百姓,没有路可以走了,只能试着去依靠这些产品。

这就是小二想要说的,诸位客官如果您家的老人也对于这些可以治病的保健品深信不疑,我不知道您会如何选择,希望小二的这篇亲身经历可以给您一丝启发,但小二真的要说一句,保健品不是药,所有打着药品用处的保健品都不靠谱,特别是那些喊着你“老爹老妈,老哥哥老姐姐”,去给你不断分享康复病例的,多一个心眼,因为现在保健品文案越来越高明,他们甚至不会告诉你这有什么作用,只会去进行案例分享,让你自己身处在那个环境当中被有意识的催眠同化,自己认为这个产品有什么用,又或者只是告诉你这个产品吃了以后对血管好,有帮助就没了,你不能说它是错的,因为只要原材料通过审查,那肯定多少有用处,但是,但是,但是,这就是个BUG,文字游戏,产品对血管有好处,可以减缓脑血栓,脑出血,但是不代表这个产品吃了以后可以“治疗”脑血栓,“治疗”脑出血,说句不好听的,多吃两颗花生米还能防止脑出血呢!!!

这一次茶馆的故事就到这了,聊:“时世实事”期待下次与您的重聚

“小二”与您下次再聊,不敢说高台教化,导人向善~“怕被揍”,但愿意与各位兄长姐妹说一说我在生活的路上遇到的故事,想法,感悟和做法揭露些不为人知,不为人知与不齿的秘闻及连环坑,要是看完之后对您有什么启发或者帮助,那是“小二”的荣幸!!!

叫一声“小二”沏一杯茶水,发自内心的道一声;客官您辛苦

原创文稿,不易,您要是需要给我说一声,别侵权

照片网上找,要是会侵权,请您告诉我,立马就删除

如果觉得《保健品真不治病 但为啥还这么多人去买(亲身经历~只为假的希望)》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