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河南省中药材产业如何“舒经活络”

2023-06-06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433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河南经济报记者 孔凡哲 徐静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

10月25日全国中医药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传达要推动《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走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发展路子。该意见是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而制定的法规。由此可见,国家对整个中医药行业的重视。

作为中药材资源大省的河南,近年来,全省各地也在为促进中药材市场的发展方面多方齐下,各显神通。同时,中药材产业也在产学研各方面的积极努力下,口碑得到显著提升。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我省中药材产业存在分散、种植环节技术薄弱、产业链短、科研能力不足等情况。受访相关专家表示,河南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壮大仍需要“舒经活络”。

我省中药材历史悠久资源丰富

河南作为中药材的发源地,历史非常悠久。

优越的自然条件,丰富的物种资源,让这一瑰宝在河南生长,成为我国中药材主要产区之一。全省拥有中药材2733种,其中植物类2299种、动物类365种、矿物类69种,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主产区,中药材品种数量、种植面积均居全国前三位,“四大怀药”、连翘、山茱萸、辛夷、杜仲、金银花、丹参、冬凌草等17种中药材种植面积、产量及质量在全国居领先地位。

10月中旬,正值山药收获的季节,在焦作沁阳的怀宝怀山药种植基地里,药农正在紧张的收获山药。只见山药收获机轰隆隆的开过之后,一排一米深左右的山药坑被挖的整整齐齐,并且土质也被像爪子似的机器手臂挖的非常疏松。药农们迅速地跟随着机器的节奏,把一根根山药从土里拔了出来。

“焦作地区种植怀山药已经有近3000年历史,自公元前734年封建诸侯卫桓公以怀山药为贡品进献周王室起,直至清朝末年,怀山药一直作为贡品进献历代王朝。”河南中医药研究院心血管科主任王守富说。

温县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温县铁棍山药年种植面积4万亩左右,获得绿色、有机食品认证17个,拥有2个省名牌产品、3个省著名商标,拥有怀药农民专业合作社857家,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从事怀药生产销售的农户1万多人,开发深加工产品60多个品种。

“四大怀药”让河南焦作享誉中外,裕丹参也让河南南阳方城县声名鹊起。在河南方城县,所产的丹参以其特有的品质和疗效久负盛名,金、元时代医药界就称方城丹参为“裕丹参”,至明清时期名誉鼎盛。裕丹参的丹参酮ⅡA含量高达0.68%,是药典规定0.2%的3倍多。

为保护开发利用这一地道药材,方城县委、县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发展裕丹参产业的实施意见》,对野生裕丹参进行保护性开发,丹参种植面积已达5万亩,封山育参20万亩,建立模范化种植示范基地3000亩,示范带动药农规范化生产。该县在实施地理性标志保护和被国家质检总局确定为国家标准化种植基地的基础上,制定了《方城裕丹参国家标准》,并顺利地通过评审。这一标准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裕丹参在国内乃至世界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促进方城裕丹参产业的快速发展。

无论是焦作的四大怀药,还是方城县裕丹参已成为我省中药材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我省大力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出台了《河南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2016-2030)》,建成了比较完善的中医医疗、教育和科研体系,形成了医、保、教、研、产、文“六位一体”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健康需求。全省各地也在为促进中药材市场的发展方面“多方齐下,各显神通”,不断促进中药材产业的朝着更好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多重因素制约中药材产业发展

尽管河南中药材产业发展开创了新局面,但仍然没有走出“中药材资源大省、产业小省、研发弱省”的困局。

“我省的中药材不仅历史悠久、种类丰富,且中医名家张仲景、孙思邈等名医、《伤寒杂病论》《千金方》等中医巨著多出于河南……”王守富说,“虽然河南中药材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但就整个中药材产业发展来看却呈现出大而不强的现状。种植、经营、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不足,制约了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种植方面,河南各地虽种植的药材品种不同,但是却因药材品种的“先天不足”,导致病虫害、产量低等“后天显状”的产生,制约各地药材产业的发展。

“在河南封丘县,前些年,由于病虫害的肆虐,导致在金银花在种植的过程中出现大片死亡,让药农哀叹不已。”封丘县金银花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伟说。

“2009年,我初到封丘时,看到金银花点片死亡现象特别严重,这让我非常揪心。”河南省道地药材保育及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河南药学会中药资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建军说,“想要改变这一现状,靠有虫治虫,有病治病,已经收效甚微,只有培育新品种才能改变这一现状。”

在药材种植方面,除了良种繁育缺乏之外,生态种植、药材基地建设、规模化、规范化种植、生产基地建设、质量检测体系等问题也长期存在,一直制约着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中药材的销量也受到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药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博士后、副教授孟祥乐说,“中药材种植标准不确定、炮制过程化学变化不确定、用量多少不确定等因素的存在,确实难解患者心中所惑。”

由于人们对中药材认了解的不够深入,在消费者群体中出现了对中药材不信任、不认同的现象,这种对中药文化认同感的缺失,也制约着药材市场的发展。

除了对人们对中药文化的知之甚少,另外中药材典籍研究利用不充足、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不完善、学术传承制度不完善、中医药文化教育不完善等问题,也是影响中药材发展的核心问题。

在药材研发方面,也有很多因素制约中药材产业的发展。“银杏树是我国独有的品种,但活血化瘀的良药银杏内酯是由外国人首先研发出来。”王守富感慨。由于长期中药研究的滞后,导致一些我国独有的药材被国外强行占据先机,这对我国的中药材市场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除了研究的滞后,中药注册管理、中药注册分类、中药安全、疗效评价方法和技术标准、中药审评审批管理规定等规定的不健全,也制约着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新药的研制与创新,离不开济济人才的倾心投入。在古代,一般医者在坐堂问诊之前,都会有多年和师傅识药、采药的积累,所以遇到患者求医时才能得心应手地对症下药。但现如今,由于长期研究药材耗时耗力,获益低微,勤于研究中药的人才少之又少,这构成的中药材领域的人才稀缺,制约了中药材的健康发展。

10月20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提到要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推动我国生命科学实现创新突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多方施策促进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

近年来,为了改变中药材质量良莠不齐,中药材价值开发不充足的现状,河南也在不断加大投入,不断提升中药材产业的附加值。

在专家十年如一日的研究之后,金银花优良品种得以培育,良法增加种植效益,药材产业链也不断延伸。

“你别看不起眼,这可是我的宝贝。在它们身上,我都耗费了十几年时间啦。”记者顺着李建军指向的方向看到,办公室里有几盆长势不一的植物。这是他悉心培育的金银花植株,“豫金1号”“豫金2号”是李建军给他“心爱之物”起的名字。

种植方面的研究与创新,对中药材产业而言,具有极大促进作用。金银花新品种的选育成功,改变了以往点片死亡的现象,金银花的品质和产量都得以提高。“金银花以前可采摘2-3茬,现在的新品种可采摘6-7茬,每亩地现在可以采摘150公斤,产值达到了3万元,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李建军说。

关于药材的种植方面今后的发展,李建军表示,应制定中药材种子种苗管理办法,规划道地药材基地建设,引导资源要素向道地产区汇集,推进规模化、规范化种植,探索制订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激励政策。倡导中医药企业自建或以订单形式联建稳定的中药材生产基地,评定一批国家、省级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和生态种植基地。另外,要健全中药材第三方质量检测体系。加强中药材交易市场监管。深入实施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

“中药材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提升消费者对中药材的文化自信,对提升其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也是非常重要的。”孟祥乐说,“通过文化的力量,让人们了解中药材,不断提升服务,带动中药材品牌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中药材市场流通领域的健康发展。”

关于中药材在销售环节的发展,孟祥乐认为应以中药饮片监管为抓手,向上下游延伸,落实中药生产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多部门协同监管机制,探索建立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追溯体系,逐步实现中药重点品种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强化中成药质量监管及合理使用,加强上市产品市场抽检,严厉打击中成药非法添加化学品违法行为。加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监测。推进中药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将其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加大失信联合惩戒力度。完善中药质量安全监管法律制度,加大对制假制劣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

“做到药材能溯源、品牌有信誉、服务能提升对发展中药材产业发展极有帮助。”孟祥乐说。

“宛西制药开展的‘中医药文化公益科普进基层’活动对企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今年以来,中药产品销售额将保持两位数增长的速度,再创历史新高。”宛西制药党委书记、创始人孙耀志说。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关于中药材科研的发展,省卫生健康委主任阚全程说:“应突出中医药科研特色,强化中医思维,把科研作为核心工作抓实抓好,深化基础理论、诊疗规律、作用机理研究,推动中医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对于科研方面的发展,王守富认为,应不断改革完善中药注册管理。建立健全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安全、疗效评价方法和技术标准。及时完善中药注册分类,制定中药审评审批管理规定,实施基于临床价值的优先审评审批制度。加快构建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中药注册审评证据体系,优化基于古代经典名方、名老中医方、医疗机构制剂等具有人用经验的中药新药审评技术要求,加快中药新药审批,进而不断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人才对于中药材产业发展与创新也是非常重要的。”孙耀志说。

在加快人才传承培养方面,王守富也提到,应制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培养领军人才,提高团队核心竞争力,发挥名老专家传帮带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梯队,为提升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提供人才支撑。此外,他还提到了健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通过研究建立中医药人才表彰奖励制度,加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表彰,建立中医药行业表彰长效机制,注重发现和推介中青年骨干人才和传承人等方式促进人才培养朝着更好地方面发展。

如果觉得《河南省中药材产业如何“舒经活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