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经常吃纳豆红曲为什么能降血脂

2023-06-0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25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很多食物表面上看起来很普通,但质朴的外表却隐藏着非常惊人的作用。例如纳豆红曲就是如此。这是两种不同的食物,而且听说经常吃这两种食物可以降血脂,这到底是什么一回事?这两种食物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

纳豆是什么

纳豆是大豆蒸煮后经过枯草杆菌发酵而成,起源于我国秦汉时期,后传入日本,现在成为日本民众所喜爱的一道传统美味。这种豆制品具有黏性,可以拉出丝状物,气味独特,散发浓郁的臭味。别看它气味那么冲,它的营养价值可丰富了,不仅含有钙、铁、钾等矿物质元素,还含有维生素以及多种氨基酸等营养成分。人们一般会将它与酱油或者芥末混合搅拌出丝状物,放在白米饭上一起食用。

纳豆除了具有食用价值外,还具有溶血栓的生理功能,这与它所含有的纳豆激酶有密切的关系。这种物质的发现是源于震惊世界的“下午两点半实验”。1980年的某一天,日本心脑血管专家须见洋行博士在吃纳豆的时候,突然想到这种豆制品含有丰富的纤维蛋白,它在发酵的时候会生成纤维蛋白水解酶,而这种酶可以将纤维蛋白溶解掉。而血栓中最顽固的部分就是纤维蛋白,须见洋行博士在想,说不定这种酶可以起到良好的溶栓作用。他就在当天下午两点半到实验室,将纳豆发酵物放入装有人工血栓的器皿中,结果发现血栓被溶解掉了一部分。经过多次反复实验,他发现这种豆制品的发酵物中确实含有可以溶血栓的酶,就把它命名为”纳豆激酶“。它不仅可以直接溶解血栓中的纤维蛋白,还能抑制血管中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血液粘度,辅助降血脂。没想到小小的怪味豆子,竟然有如此大的作用。

红曲是什么

红曲是大米经红曲霉发酵而成的一种紫红色曲米,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食物,主要分布于浙江、台湾、福建、广东等地。这种曲米呈长卵形或者不规则形,气味特异,味道比较淡。它的用处很广泛,可用于烧菜染色,或者用于制作烧腊、酱卤的食物,还能用来煲粥。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红曲只是一种食物,但殊不知它还是一味古老的药食两用的中药材,具有健胃消食,活血化瘀的作用。

虽然它的营养保健功能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但直到1979年,日本远藤章教授在红曲发酵液中分离得到一种洛伐他汀的活性物质后,红曲的生理活性物质才引起人们的重视。这种活性物质具有辅助降血脂的作用,因为它能够作用于肝脏,抑制HMG-CoA还原酶(肝脏合成胆固醇所需的限速酶),减少胆固醇合成,从而起到降血脂的作用。

虽然这两种食物看起来并不起眼,但作用却不小,而且两者搭配在一起不仅可以溶血栓,还能降血脂。对于血脂偏高的朋友来说,它们是不可多得的降脂好物,日常补充除了通过食补外,也可以直接吃含有纳豆红曲成分的产品。这样不仅能避免被纳豆的浓郁臭味熏到,还能高效地吸收两种食材的有效成分,像汤臣倍健红心瓶舒百宁,辅助降血脂,效果很不错。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都明白为什么经常吃纳豆红曲可以降血脂了。纳豆所含有的纳豆激酶可以溶解血栓,辅助降血脂;而红曲所含有的植物洛伐他汀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合成,起到良好的降脂作用。对于血脂偏高的朋友来说,两者搭配在一起,可以起到1+1>2的效果。

如果觉得《经常吃纳豆红曲为什么能降血脂》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