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用这些方法(在英语启蒙的路上少走弯路)

2023-06-0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535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1 分钟。

在某个视频制作的群里,一位妈妈想以“如何给孩子进行西班牙语启蒙”为主题,制作一期视频,但又担心这个主题太过小众,没有多少人喜欢看。

当这位妈妈在群里提出自己的担忧时,群里的好多人站出来表示:虽然选题内容是小众的,但也是新颖的,很多人可能会因为好奇而点开视频,如果内容足够好,或者对大家有启发,也会形成传播。

不禁在想,如果英语像西班牙语一样,只是一个小语种,还会有现在国内的英语启蒙和英语培训的热潮吗?

答案是肯定的:不会!

作为全球使用最普遍的语言,作为孩子学科的一门主要课程,作为孩子海外求学的敲门砖,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英语的学习。

而且为了提高孩子英语学习效果,家长们跟随最新的研究和理论,不断前置孩子英语启蒙的时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爸爸妈妈开始在幼儿阶段给孩子进行英语启蒙。

汪培珽老师在《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一书中提出,孩子的英语启蒙可以从婴儿期就开始,越早越好。而给孩子进行英语启蒙的方法,就是读英文故事书,重要的不是英文,而是故事,只要孩子喜欢上听英文故事就好。

其实,在给孩子进行英语启蒙前,家长最应该想明白,究竟为什么要花这么多力气去学英语。

如果只是为了应试,只是为了提高孩子英语考试的成绩,那大可不必这么大费周章的去搞。等孩子上了学,按照应试的方法,刷刷题,就足够了。

而如果你是把英语当成一门语言,想要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想让孩子像掌握母语一样,可以真正拥有听说读写的能力,那么,你需要多花些时间,学习英语启蒙的方法,寻找适合孩子和你的家庭情况的路径。

其实,学习英语,不只通过学习语言掌握一门技能,而是为孩子打开了一扇门,通过这扇门,孩子可以更直接更深入的去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门学科。通过语言文化的交流,通过书籍、音频、影像资料,去真实直接的了解一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去纵览一个学科的发展,了解最前沿的知识,而再也不必借由二手或三手的资料消息,去看待国外的朦胧的“风景”。

而汪培珽老师提出的尽早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的观点,也得到最近脑科学研究的支持。

脑成像科学研究显示,6岁前学习英语的孩子,他们使用英语时激活的脑区与母语是相同的,都是使用负责语言的脑区,而6岁以后学习英语,则使用其他部分脑区处理第二语言的信息。

那么,该如何尽早给孩子进行英语启蒙?怎样通过英文故事书,给孩子打造优质的英文环境?如何读英文故事书?如何沿着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路径,持续提高孩子的英语水平?

这些,我们都可以在汪培珽老师的《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一书中找到答案。

01.如何用英文故事书打造家庭英文环境

汪培珽老师在《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一书的开始,就提出自己关于语言学习的两个观点:

“(1)如果准备让孩子学习一种语言,愈早接触愈好。(2)不论生来是什么人种,孩子置身某种语言环境里,就会自然习得那种环境的语言。”

其实,在孩子英语启蒙上,开始最大的阻碍,不是来自孩子,而是来自家长。

很多家长会有这样的观点,“孩子太小,听不懂英语”“孩子同时学习两种语言,会混淆,会搞不清楚了”“英文好难,我没有能力给孩子念英文故事书”等等。

然而,对于刚出生的小婴儿来说,他们并没有给自己设限,环境中的一切,他都会吸纳,都会模仿。无论汉语、英语、西班牙语还是拉丁语,他都会自然而然的去学习,不加区分的吸收。

所以,汪培珽老师在给他家老二进行英语启蒙时,抽掉中文,直接念英文故事,孩子也可以听得津津有味。

而我家大宝在三岁多之后开始学英文,反而会抗拒听儿歌和英文故事,因为他听不懂。在学了一段时间,认识一些单词之后,孩子反而问我:”byebye 的英语怎么说?“

事实证明,孩子对语言的模仿学习,是不加区分的,给孩子进行英语启蒙越早越好,最重要的是家长不要给孩子设限。

那如何在家庭中打造好的英文环境,让孩子自然的接受地道的英文呢?

汪培珽老师的方法依然是讲故事,像给孩子念中文绘本一样,念有趣的英文故事。

很多家长可能会说,现在有那么多优质的英语启蒙资源,为什么选择故事这一传统费力的方式。

当然,发达的网络让很多资源唾手可得,比如SSS( Super Simple Songs)儿歌,专门为儿童制作的英文动画《Kid's ABC》《Big muzzy》等等。

但是,视频这种资源对于婴幼儿的视力来说是不够友好的,3岁以下的孩子最好是不要看任何形式的视频资源。而听儿歌,虽然可以起到磨耳朵的作用,但只听儿歌是不够的。

孩子习得语言,需要有现实的参照才行。比如,孩子一次又一次听到apple这个单词,但如果不能跟现实的苹果联系在一起,孩子就不能了解这个单词指代的意义。

而现实生活中,每次见到汽车,你都会说“上车”“小心汽车”,即使不用刻意指认,多次以后孩子也会知道,这就是“汽车”。

而英文绘本就起到现实参照的作用,让孩子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一边磨耳朵,一边领悟英文的实际含义。

然而,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习语言也需要持续不断地努力。

对于小孩子而言,更是如此。因为遗忘是必然要发生的,孩子遗忘的程度可能会超乎你的想象。

汪培珽老师在《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一书中就提到自己朋友家的孩子,这两个孩子一直在美国长大,到了小学中低年级才回到台湾读书,在不接触英语的两年后,孩子不仅英文读写能力退化,连听说能力都意外的丢失了。

所以,孩子英语的学习应该是持续的过程,注重孩子兴趣的培养,不要抱着太强的目的性和功利心。

就像进行中文亲子阅读一样,教育只是其中的目的之一,爱与陪伴也是亲子阅读的核心要义。

无论爸爸还是妈妈,给孩子念英文故事,就像讲中文故事一样,只是念一个有趣的故事而已,只不过是用一本英文绘本,为这段愉快而难忘的时光做了标注。

当家长们放下刻意的目的,只是陪孩子一天一天读英文故事,孩子学习起来也会更加自然和轻松。在没有考试、没有怀疑、没有各种“听懂了没”的拷问的环境中,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就会伴随的难度逐渐递进的故事而蓬勃生长起来。

那该怎样念英文故事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汪培珽老师培养英文耳朵的方法吧!

02.念英文故事的方法

《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一书中,讲英文绘本的核心方法就是“家长念+孩子听”。

家长念英文,讲故事。

孩子听,听家长念英文故事,当孩子对英文故事有足够的兴趣,培养起读英文书的习惯后,可以引入英文有声书,让孩子听地道原汁原味的英文故事。

为了念好一本英文故事书,家长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在给孩子讲故事前,自己先把一本书读一遍,查生词,标注好发音。

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一句英文,然后接一句中文。因为汪培珽老师推荐的都是英文原版书,而不是市面上的双语书籍,需要家长自己完成翻译工作。

翻译只要准确,不必逐字翻译,但要尽量生动有趣,这样才能引起孩子的兴趣。

不要把这项工作想象得很难,因为孩子最初阅读的英文绘本真得很简单,简单到每一页可能只有1-2个单词而已,作为接受过高中以上文化教育的家长来说,都不是问题。

如果你是在孩子婴儿期就开始讲英文故事,也可以抽掉中文,只念英文就好,孩子真的不会抗拒。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一本书中英结合念过三遍以后,可以试着抽掉中文。只要孩子没有抗议,就可以只念英文啦。如果孩子还是脱离不了中文,那也大可顺其自然,多念几次也没什么,直到孩子不再抗拒为止。

绘本中最让人头疼的莫过于又长又难的英文名了,有些字典能查得到,有些甚至字典里都没有。这个时候,汪老师的办法是:自己拼读,力求每次都念得一样就好。

不用太纠结于英文名字的问题,因为很多故事虽然是以主人公名字来命名的,但故事的内容却可能非常轻松有趣,只要家长克服畏难的情绪,讲英文绘本就会变得简单起来。

很多事情,真的不需要想太多,想太多就会凭空制造出很多困难。按照行动力法则,先把故事讲起来就好了。

而对于每天究竟要念几本书,读多长时间的故事,其实也没有标准答案。

汪培珽老师属于比较硬核的母亲,每天中英文绘本都会给孩子讲,在孩子上小学前,单纯讲英文绘本的时间就可以达到40分钟,而且天天如此。

但对于很多兼顾家庭和工作的家长们来说,是很难做到的。那就不妨按照自己的节奏,根据自己家庭的情况,只要每天都去念,一本也好,两本也好,贵在坚持就行了。

当然,每天只念10分钟和每天念40分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但是,从学习和人生的长远角度来说,只要坚持,你想达成的结果都会有的

如果家长能放平心态,把讲故事当成日常的一部分,不求结果,而是当作一种陪伴的方式,总会有意外的收获。

反而总以学习为目的,过分的逼迫,可能导致半途而废,最终一无所成。

或许,有的家长会问,既然有英文有声故事,为什么不直接让孩子去听,还是费老大劲,让家长来念故事呢?

因为,有声故事毕竟只是一段录音,比不得家长的随机应变。

而且,由家长陪伴读绘本,孩子不只是在听,还能看,还能交流,是多种感官同时在接收信息,这比只是通过听觉听故事容易的多,也有趣的多。

如果直接抛给孩子一个故事听,孩子因为听不懂或着不感兴趣而拒绝,那英语启蒙可能就要戛然而止。

而当孩子对故事感兴趣,慢慢积累起足够的能力,再让孩子去听有声故事,大概率上孩子是不会拒绝或放弃的。

03.孩英语能力进阶的正确路径和幼儿的心理需求

英语是一种语言,语言是人们用来沟通的媒介和工具。

这里的沟通不只是人与人的沟通,还包括人与书籍、书面材料的沟通。所以,学习英语,最终要具备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才算是达成学习一种语言的目标。

过去学英语,是在孩子中小学阶段,先来认读单词,然后读文章。

然而,任何一种语言的自然学习过程都不是这样的。孩子从小学习汉语,先是听,听懂了,储备了足够的词汇,然后模仿着周围的人,开口说话。等到了4-5岁,孩子进入识字敏感期,他们会主动的识认汉字,模仿着书写,等到6岁以后正式入学,就开始学习拼读、书写,慢慢就能自主、流畅的书写和阅读了。

所以,英语能力的正确进阶路径也应该是:先听说,再读写。

听得多了,有了合适的环境,孩子自然就能开口讲英语。读的多了,拼写、表达都不是问题。能听能说,能读能写,才能摆脱应试英语、哑巴英语的魔咒,才算是真正学会了一门语言。

而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家长知道,听力输入的重要性,所以,英语启蒙最初的选择就是给孩子“磨耳朵”。

我们上面提到,给孩子讲英文故事,可以由家长将慢慢过渡到让孩子自己听有声故事书,而由家长讲故事到孩子自己听故事,本身就是孩子听力能力进步的佐证。

所以,讲英文绘本,这个故事就是给孩子提供足够的听力输入的过程。孩子听得够多,有了足够的储备,遇到合适的环境,就会自然地开口讲英文。

如何给孩子提供可以开口讲英文的环境,每个家庭可以有自己不同的选择。

像汪培珽老师,她自己是留美高材生,在家就可以跟孩子进行英语对话,后来又因为工作原因,从台湾搬去香港,给孩子选择了香港的全美语幼儿园。

像汪老师一样硬核、高知家庭或高收入的家庭,可以付出昂贵的学费,送孩子去双语幼儿园,让孩子能顺利自然的开口讲英文。

有些家庭,可以选择一些大型优质的辅导机构,让孩子每周都能在固定的时间置身于纯英文的环境。

然而,如果这些都做不到,其实,还可以选择参加社区或着学校的英语角,跟同社区热爱英文学习的大学生、或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一起开口交流。

在资源如此发达的今天,虽然可以做出的选择很多,但不要跟风,一定要根据自己家庭的情况慎重选择。

虽然汪培珽老师给自己孩子选择了全美语幼儿园,但汪老师也建议,对于那些只教英文而不注重孩子心灵的幼儿园,慎重选择,对于那些着急展示成果,更换老师频繁的幼儿园,慎重选择。

对于幼儿来说,他们最重要的心理需求就是稳定。稳定的环境,稳定的关系,才能保证孩子心灵健康成长,这是一切的基础。

所以,由家长每天讲纯正的英文故事来给孩子进行英语启蒙,就是在稳定的亲子关系之上,保证孩子的英语学习稳定、持续的进行下去。而故事书词汇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可能会比幼儿园日常生活还要多很多。

家长只要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完全不必刻意去追求突破自己经济承受能力的幼儿园或辅导机构,只要持续不断给孩子讲故事,按照正确的路径不断升级孩子的语言能力,这就够了。

最后想说的是,学习英语很重要,但英文本身并不比其他语言高贵。

就像《龙应台的香港笔记@沙湾径25号》中说得那样:“英语,当然非常重要,因为对于非英语人而言,他是一个简便的万用插头,放在旅行箱里,到任何一个城市都可以拿出来,插上电。但是,我们不能因此以为电的来源就是这万用插头。事实上,插头不能供电,英语也给不了思想和创造力。”

学习英语的目标就是为了突破限制和壁垒,去与更多的人和文化接触,而不应该让英语本身成为壁垒,限制了自身的发展。

而且,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应该是与英文学习并重的。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需要我们通过中文才能深入学习和领会,丰富的词汇和诗文,也需要通过阅读来积累。

所以,当家长把英语启蒙提上日程的同时,也不可忽略了中文的学习。

如果家长心目中,中文的学习和地位是优越的,孩子不就会将两种语言混淆。而在买书、讲故事的过程中,中文绘本和英文绘本数量也应该是1:1,同比增长。

英语启蒙的路并不只有一条,最重要的,是在别人的经验中获得启发,在实践中摸索,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家庭的模式,适合孩子的方法,坚持不懈的走下去。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你能有所收获。能在给孩子磨耳朵的路上,少走一点弯路。

如果觉得《《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用这些方法(在英语启蒙的路上少走弯路)》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