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一把面条菜 一块烤红薯(是我对豫东平原最大的眷恋)

2023-06-03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28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此时的乌鲁木齐不像疆外的四月,莺飞草长,春光无限。这里依旧春寒料峭,有未完全融化的积雪和仍未抽穗吐绿的花木。不甘寂寞的草,探出了脑袋迎接着春天的到来。

天气倒还应景,室外零上十几度的气温,让人们脱去了穿了半年的棉衣。

周末回了趟妈妈家,相隔不远,几十公里,30多分钟的车程。相对于很多人来说,我是幸福的。午饭过后,跟远在河南老家的大姨(妈妈的姐姐)视频聊天,说起了小时候的事。

世事变迁,感慨不已。

老家是归属。老家是情怀。

老家有我们10年甚至15年的生活经历。那里藏着我们青春年少的回忆。那里有我们怦然心动的情愫。那里有我们不用为生活发愁的岁月。父母如山般扛走了生活的重担。

我出生在河南的一个农村家庭,一年四季土里刨食的父母,辛苦养大了我姊妹三人(真的是极度缺钱,为了要个男孩,家里超生,计划生育部门罚钱,真是越罚越穷,越穷越生,恶性循环)。

小时候最盼望过年,过年的时候父母会想办法买一个猪头,这个猪头,老爸负责把它清洗干净,用刀剁成大小适中的块,方便煮熟。妈妈负责煮肉,熬猪油,用炖的大锅肉做烩菜,可以吃一个月。

会包饺子,蒸馒头,包包子,会买瓜子和糖果,鞭炮和烟花,会给我们买新衣服还有除夕晚上几块钱的压岁钱还有除夕早上到大年初一早上不能漏天上厕所,大年初一给长辈磕头拜年的规矩。过年是个期间,我们可以走亲戚,吃好吃的。我们可以花一毛钱买几个西瓜泡泡糖,买一毛钱的瓜子和五分钱的辣条,那种花钱的感觉至今难忘。

那时候,大多数人家都一样,一个字“穷”。大姨家算是比较不错的,有十几亩地,有柿行(几亩地的柿子树)。每年农忙季节,我们全家人都会到大姨家帮忙,拔草施肥摘柿子,忙得不亦乐乎。那时候,姊妹们也没有胖的,全都是皮包骨,又黑又瘦,就像是营养不良的豆芽菜一样。

春天的田野是大自然的馈赠,有面条菜、婆婆丁、蒲公英、灰灰菜,有槐花、榆钱、扫帚苗、野苋菜等等,各种各样的野菜,填补了我们匮乏了一整个冬天的胃。妈妈总是心灵手巧,用这些野菜制作出蒸菜、凉拌菜,甚至还能晾晒成干菜,用来包包子。

那时候的我们很快乐,春天到了,小伙伴们结伴到田野里,摘几朵油菜花,掐几枝桃花与杏花,装扮房子。夏天,我们摸黑到地里找知了猴,油炸一下,香气四溢。

还有那诱人的指甲花,让我们的指尖生花。秋天我们下地捡麦穗,捡玉米,淘花生,把漏网的农作物都见到家里去,每天比的就是,谁捡得多。深秋,我们去地里拾树叶,一袋一袋扛回家,给家里的牛羊和鸡鸭储备过冬的粮食。

冬天,虽然冻手冻脚,但我们烤红薯和花生。我印象中,最为深刻事情就是,晚饭后,爸爸妈妈拿起箩筐,剥玉米,一粒一粒玉米落到了筐里,有时候,我也来凑热闹,剥上2个玉米就喊指甲疼。那时候,不知道的是,父母就这样攒下我们的学费和生活费。

童年的味道就这样香气扑鼻,不可忘却。后来的后来,我们上了高中,大学,读了研究生,慢慢地在上学的这座城市,有了家,有了孩子,但过年成了一种奢望。这里的年就是一顿饭,没有热闹的人群,也没有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更没有那种小时候的香甜。

老家是归属,父母在哪里家就在哪里。老家是情怀,我们最美好,最真实的回忆永远留在了那遥远的故乡。

如果觉得《一把面条菜 一块烤红薯(是我对豫东平原最大的眷恋)》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