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平和”才是真正的健康状态

2023-06-02 分类:养生资讯

我们都在追求健康,那么,人体处于哪种状态才算是真正健康呢?我认为,“平和”才是真正的健康状态。

(一)论“平和”

一则,何谓平和?

平和体现在以下四点:一是人的性情温和;二是人的观点不偏激;三是人的处事平正和谐;四是调和中正。

二则,人体的平和

对于人体而言,“平和”即是阴阳平衡,脏腑调和,经络疏通,气血畅和,情志安和——这样的状态,自然是健康的。

三则,系统论的平和

系统论认为,所有系统均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等共同基本特征,即处于平和状态。

(二)“平和”与健康

一则,现代医学的健康观

现代医学认为,人体内存在体液平衡、免疫平衡、代谢平衡、菌群平衡等各种平衡;各系统通过平衡调节,最终达到人体内部稳态。这个稳态,即是人体处于动态平衡而身体健康舒适的理想状态。

二则,中医的健康观

中医认为,若能使脏腑经络机能调和、精神心理活动正常、机体适应性良好,即属于“平和”的健康状态。

《内经》以脏腑气血为切入点,详细描述了健康状态者的气血津液充盈状况:“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广行,六腑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这个描述非常具体,非常形象,值得我们细细体味。

另外,《内经》亦从人体阴阳平衡的角度来诠释健康人的特点:“夫阳与阴,皆有俞会……,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

可以说,“平和”的状态是中医“治未病”的终极目标,也是中医临床所追求的的终极目标。

(三)天人合一的“平和”态

我坚持认为,中医以“天人合一”最核心的思维模式,没有之一。《内经》明确强调:“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也就是说,人活于世上,人的健康受到自然环境以及四时气候变化的影响而发生相应的变化。离开天地,就不能谈人。

中医“治未病”讲求“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指出人应遵循春、夏、秋、冬四时之气的交互变化规律,与所生存环境的阳光、气温、空气等相和谐,才能达到“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境界。

(四)五脏平衡的“平和”态

天地有五行,曰木火土金水,对应于人的五脏,肝应木,心应火,脾应土,肺应金,肾应水。以五行为基础的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各有特性,互相生克制化而处于动态平衡。若一脏失常,则整体失和。

《难经》讲:“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即是明确指出“治未病“的关键在于辨识五脏功能状态,进而利用五脏生克制约,调整五脏关系而达到“平和”态。

周身诸病多因五脏失衡,中医治病,即是使五脏归于平衡,即归于“平和”态。中医的所有辨证论治,其目的都在于此。

(五)因人而异的“平和”态

人与人不同,不管是“治未病”,还是治病,都需要结合个体情况,使个体归于“平和”。这即是个性化治疗,是真正的贵族医疗,是最高明的医疗。

《内经》讲,治病时“必先度其形之肥瘦,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这就是个性化治疗。

医圣张仲景以“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等为篇名,强调通过辨识患者的病、脉、证,从而使人体达到“身和”、“脉和”、“营卫和”、“津液和”、“胃气和”的境界,最终达到“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的无病状态。

我临床喜欢用六经辨证治疗杂病,六经辨证通过辨识六经的正邪交争状态,以帮助病人回归到阴平阳秘的动态平衡状态。这即是“因人制宜”。

(六)九种体质的“平和质”

今贤王琦教授提出以九种体质理论,把所有人分类为九种体质,研究九种体质的特征和疾病相关性,从而指导疾病预防、治疗、养生康复。其中,有“平和质”。

“平和质”的特征表现:体型匀称健壮,体态适中;精力充沛,目光有神,面色红润;饮食正常,二便正常;阴阳气血调和,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性格开朗,患病较少,对外界环境适应力强。可以说,“平和质”属于健康的体质。

(七)“平和”体质者的养生

中医以正为本,人人都要养正。养生,即是养正。故人人都要养生,不但病人需要,健康者也要养生。

养生,重在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病人需要如此,健康人亦当如此。

另外,养生,可以选择针灸。病人需要,健康者也需要。以灸法为例,药王孙思邈就强调:“凡人吴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瘟疫毒气不能着人也”。这是说,即使是健康的人,也要用灸法来预防瘴疠瘟疫毒气。

先贤认为,艾灸能:“壮固根蒂,保护形躯,熏蒸本原,却除百病,蠲五脏之痛患,保一身之康宁。”

对于健康人来说,应该如何用灸养生呢?我的建议是,可常灸足三里穴,此穴最能健运脾胃,补益气血,使五脏六腑平衡,使正气健旺,使邪气不能外袭。

小结:综上所述,无论是“治未病”中的未病养生、欲病救萌,还是已病防变;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其目的都在于使人归于“平和”的健康态。

不管我们已经患病,或者,尚且健康,都要重视养生,使身体脏腑、气血处于“平和”态,这是健康的根本保证。

另外,“平和”不仅在体内,还包括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和统一。可以说,“平和”不仅是健康的状态,更是身与心和谐的状态,是真正的“天人合一”的状态。#百里挑一#(董洪涛)

如果觉得《“平和”才是真正的健康状态》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