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早于《本草纲目》的“图画书”揭秘本草如何“质变”成良药

2023-06-02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63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中医药中有一个神奇的过程,就是如何把看起来平凡的本草变成可治愈疾病、熨烫生命的良药,这个神奇的、可以说是“点石成金”的过程称为“炮制”,经过炮制后,像附子、朱砂这类毒药,可以成为救命安神,还阳的灵药。因此,炮制是中医药中“质变”的神秘环节,也是中国劳动人民和历代大医智慧的结晶,融合天文、地理、生物、化学等多门学科,丰富而璀璨。

我国最早关于中医药炮制的论述是《雷公炮炙论》三卷,是南北朝刘宋雷敩所撰,原载药物300种,每药先述药材性状及与易混品种区别要点,别其真伪优劣,是中药鉴定学之重要文献。

后人在研究中发现了很多炮制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完善总结,《补遗雷公炮制便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补遗雷公炮制便览》原有十四卷,总目一卷,其绘成年代比现在享誉世界的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金陵初刊本(1593)还要早2年。

为了详细解析中药炮制过程和要点,全书分作金石、草、木、人、兽、禽、虫鱼、果、米谷、菜十部,共载药957种,比《雷公炮炙论》多了600多种。

特别值得强调的是,《补遗雷公炮制便览》中有1128幅精美的彩色药图和罕见的219幅炮制图,为中国古本草(尤其是炮制工艺及设备)的研究,乃至古代美术研究,增添了大量绚丽而极具学术价值的新材料。

这些图片生动活泼,人物表情丰富,草药绘制逼真,讲解详细清楚,美轮美奂,让人爱不释手。

《补遗雷公炮制便览》为存世孤本,现存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它的浮现令本草界为之震惊,乃我国国内现存古代彩绘本草中最为完整的一部传世典籍。

如果觉得《早于《本草纲目》的“图画书”揭秘本草如何“质变”成良药》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