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西周为什么称隋国

2023-06-2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99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因为杨坚原为随州刺史,但“随”字的“辶”意思有忽走忽停不稳定之意,于是他便弃了“辶”,创了“隋”这个新字作为王朝之名。或者是因为隋文帝杨坚的父亲杨忠,是北周的“随国公”。杨坚承袭此封爵,建国后,将国号定为“随”又因为随有走的意思,语义不吉,故改为“隋”。

还有种说法:杨坚虽然当过随(繁体为“随”)州刺史,但隋朝的得名和“随州刺史”一点关系都没有!杨坚的父亲杨忠,是西魏、北周的军事贵族,西魏时为十二大将军之一,北周时官至柱国大将军,封爵随公。而杨坚在当随州刺史之前,就袭承了其父亲的封爵—随公(隋国公),可以说随(即随州)是随国公的封地(随是古国名,西周时封与姬姓),大部分朝代的名称都来源于封地,如汉、魏、晋、唐、陈、宋、齐等。公元581年,杨坚代周称帝,他以自己曾受封于随,因以为国号,又忌恶“随”字带“走”旁,便命去“走”为“隋”。同年,随州改为“隋州”宋初复改为“随州”。中国历史上统一王朝把州郡名的文字拆去偏旁而为国号,这是仅有的一次。

西周为什么称隋国

   随国,也作隋国。文献“随”,出土铜器作“曾”,随国,曾国,同国异名。《左传·桓公六年》载:“汉东之国,以随为大。”随国是楚国崛起之初的第一个劲敌,楚武王至死都在伐随的征途中。随国的地理范围较广,根据考古得知,随国辖地包括以湖北随州为中枢的鄂北、豫西南大片地区,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出土曾(随)国铜器遍布河南新野、湖北谷城、枣阳、随县、随州、京山等地,最有名的是“曾乙侯编钟”。作为江汉诸姬的老大,随国从西周初立国以来,替周王打理南疆,监视江淮异族的一举一动,其功能显著,位尊权高。《竹书纪年》及西周中期铜器“安州六器”铭文记述了昭王南征荆楚曾路过唐国、厉国、随国,得到三国的军事援助,可见随国在西周时期为周王室征服江淮巩固南疆发挥过巨大作用。

  随国的来历史籍缺载,但考古为我们解开了它的起源之谜。出土于随州文峰塔墓地的春秋晚期铜器“曾侯舆编钟”,有铭文“王遣命南公,营宅汭(ruì)土,君庀(pǐ)淮夷,临有江夏”的记载,这是器主曾侯舆在追述先祖“南公”时的记事,说得是当年南公追随文、武,讨伐殷商,平定天下,武功盖世,被周王封于南疆淮夷,镇守江夏的那段历史。南公,即周初被誉为“文王四友”之一的南宫适(括),与周王同姓,是与姜太公、周公旦平起平坐的大功臣。学界认为,这位南宫适便是随国的开国君主。

如果觉得《西周为什么称隋国》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