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服务能级全面提升(车墩居民在“家门口”的康复中心可享专业级诊疗)

2023-05-30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81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这次来做理疗,完全是焕然一新的感觉,装修很好看,功能也多了很多。”患者梁女士感慨道。日前,历经一个月升级改造的车墩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科开放,让居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多种形式的康复服务。

基于现代康复理念,依托先进康复设备,打造高水平的康复服务团队,真正形成四级康复网络体系。在近500平方米的空间里,以崭新面貌亮相的康复科整合、完善功能布局,重新规划门诊康复治疗区和病房康复治疗区两大区域,服务能级大大提升。

中西结合 诊疗范围更全面

车墩镇居民孙贵秋一年前割伤手腕致左手功能障碍,如今,在家附近的车墩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了数次康复治疗后,他的手已经基本恢复正常。“以前我要定期去其他医院做康复,来回很不方便。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做康复治疗,几次下来,你看,我的手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孙贵秋满意地表示。

“以前我们的康复项目主要以中医为主,这次升级后,重新规划了康复治疗的分区,新设了几大治疗区,将传统康复治疗和现代康复治疗融合,为患者带来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服务。”车墩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钱春芳介绍,升级后的康复科配备了57种康复设备,可以为患者提供60项康复服务。

记者在门诊康复治疗区看到,重新划分的运动治疗、物理因子治疗、作业治疗、感觉统合治疗、言语治疗和中医康复治疗六大治疗区依次排开。在中医传统康复治疗区内,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中医湿热敷治疗仪、中药熏蒸仪、电针仪、特用电磁波治疗器等设备一应俱全,可以对患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风后遗症、各种扭伤、慢性劳损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此外,物理因子治疗区配备了短波治疗仪、半导体激光、牵引床、脑循环治疗仪等一系列先进的康复设备,用以预防和治疗脑卒中、颅脑外伤、各类神经疾病、脊髓损伤、各类骨折、手外伤、颈肩腰腿痛等疾病。

设备升级 服务能级再提升

“我们新配备的这些设备蛮高级的,可以给患者带来更好的康复效果。”钱春芳介绍,康复科除了传统治疗仪器外,还特别引进了下肢康复训练系统、上肢康复训练系统和游戏互动的平衡训练系统等设施。“比如下肢康复训练系统,可以根据患者身体条件,建立适合患者的最自然的步行模式,帮助患者运动恢复。”工作人员一边演示一边说。

63岁的车墩镇居民丁先生今年9月初突发脑梗,经治疗后留下了左侧下肢活动障碍和言语障碍的后遗症。10月1日,丁先生入住车墩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全新开放的康复科接受康复治疗,并且成为康复科第一个体验下肢康复训练系统的患者。“每次治疗结束后,他都微笑着向我们竖起大拇指。”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在病房康复治疗区,记者看到了一条条纵横交错垂吊于天花板的轨道,这就是康复科里的“天轨”系统。“天轨”系统可以帮助自行行走障碍的患者从床上移动到其他地方,方便他们如厕、沐浴并进行肢体训练,提升卧床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其自尊心。现场,护理人员用一只毛绒玩具演示了“天轨”的用法:用护带固定“患者”腰臀部,按下控制器按钮,患者就会被吊高离开床面,沿着轨道到达设定的目的地。此外,通过平衡训练系统,患者可以在玩中完成既定的训练项目,这种更有趣味性的康复训练能更好地调动患者训练的积极性。

阳光庭院 给患者“家”的归属感

推窗可见绿,抬头见阳光,这一给予许多人温暖的“家”的场景,如今被搬到了康复科的“阳光庭院”里。康复科在功能布局中,充分融入“家”的元素和“人性化”“全方位关爱”理念,把作业治疗和感觉统合治疗区搬进了“阳光庭院”里。“作业训练和感统训练都是比较精细的训练,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回归、融入社会。让患者们在阳光房里训练,可以提高其训练的舒适度。”康复师黄佳俊告诉记者。

病房康复治疗区设25张康复床位,为了方便患者起居,除治疗仪器、“天轨”系统外,病房还配置了钟表、日历、安全扶手、安全椅等设施。“我们想营造一种家的氛围,让患者在这住得安全、舒心。”车墩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褚丽萍说。

此外,在车墩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科接受治疗的患者“足不出院”即可享受到远程查房、床边会诊。为了不让患者多走路,中心积极推进四级康复体系及分级诊疗建设,在与上海市第五康复医院建立远程会诊和转诊系统的基础上,又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建立康复医学协同远程会诊中心,全面提升中心的康复诊疗水平。

■记者 张捷 文 张捷 摄 采访对象供图

■文字编辑 夏婷 许萍

■栏目责编 树征宇 ■栏目主编 赵健

上观号作者:上海松江

如果觉得《服务能级全面提升(车墩居民在“家门口”的康复中心可享专业级诊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