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院士访谈观点精编|王振义:建设健康中国(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2023-05-26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41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院士跨界高端访谈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起推出“院士跨界高端访谈”栏目,围绕“面向未来的科技人文”的诸多方面,展开深入交流。本期访谈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王振义,围绕“健康中国、治学之道与医学人文”主题展开。

访谈嘉宾介绍

王振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

长期以来从事医学内科血液学领域的研究及临床工作,开创了白血病和肿瘤的诱导分化疗法,在国际上首创用国产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在国内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上海市科技功臣奖。在国外,获法国“1990年杰出医生”奖牌,魏克斯曼肿瘤研究基金会奖牌,美国凯特林癌症研究大奖。“求是”科技基金“突出科学家”奖,瑞士布鲁巴赫肿瘤研究奖。

采访人

彭青龙: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

精彩观点

01 对中医和西医之间关系的看法

中医是一个哲学问题,讲究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传统的中医是不研究成分的,只作热凉、阴阳这种定性判断。尽管具有理论性,但实际上是什么东西并没有讲清楚。我是学西医的,用西医的理论来解释,气事实上就是能量、就是ATP。临床思维是一种哲学思维,需要从一大堆表现症状中抽丝剥茧、科学分析、找出病因。只有辩证地看到问题的正面和反面,才能得出一个比较正确的结论。很多事情都是要通过实践来证明是否正确,中药到底有没有效果,光靠试管和动物实验还不行,必须通过患者的治疗实践来检验。

02 健康中国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聚焦“共建共享、全民健康”这一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特别强调健康治理制度建设,我国新冠肺炎疫情之所以能够很快得到控制,就是因为有了这个《规划纲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全球卫生健康理念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和各国际组织的共识,应该摒弃国界和种族歧视、政治偏见、单边主义。这个共同体应该是全人类都健康的共同体,不能一部分人健康、一部分人不健康,新冠肺炎疫情就是具体的例子。世界各国应统一起来,加强合作,形成共识,携手阐明病毒作用机制、研制药物和开发疫苗,攻克人类共同面临的疾病。大家有不同意见可以发表,共同商量,使老百姓的生活都好起来、健康水平都高起来,最终达到“共同体”的目标,人类社会进步就是不断实现这样的目标。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好起来,不能打压、霸道和带有政治偏见,这才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新冠病毒疫苗研制出来以后,就是属于全世界的。

03 人工智能在医学上的应用前景

医学的发展和进步靠基础研究。因为要弄清楚疾病的发生机制和药物的作用机制,就需要依靠基础研究。现代科技当然非常重要,人工智能已在医学上广泛应用。比如,在白血病治疗中,发现维甲酸对这些基因的调节作用需要做大量研究,历经30年我们才渐进性地逐步掌握。这些研究都需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来完成。医学研究的是一个活的生物,生物科学要比物质科学要难,因为生物的本质是物质,先要研究清楚物质才能研究生物,而且生物的结构是动态的。相比而言医学更难,到目前为止有的病还治疗不好,是因为科学技术还没有发展到这一步。

04“强基计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们正在做一批“强基计划”,旨在加强本科教育,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但从实施情况来看,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原因是多方面的,跟我们的舆论导向和价值观也密切相关。舆论会影响一大批人,价值观的塑造也靠我们平时对事物的判断和评价。对于学术研究来说,排在第一位的应该是在好奇心驱动下去探索科学真理、解决科学问题;如果把晋升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解决科学问题放在第一位,这样的舆论导向和价值追求就有偏差。

05 推进医学人文研究与教学实践

医学教学要包括心理学,这样才能很好地了解患者的心理。一方面,医生在和患者沟通病情的时候要有一种心理学的底线。同样是看病,医生有时候态度好,患者就会觉得医生非常关心他。另一方面,医生要多读文学作品,要有文学的基础。医生的东西写得好需要有文学的基础,否则会把一个病例报告写得很枯燥。医生要有哲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这样才能把大量材料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并从中发现问题。医生也要懂点音乐。音乐是陶冶人情操的一种方法。医生还要学社会学,社会学会告诉我们如何在社会上做一个人,不能讲假话,但也不能说话太直,要根据不同情况来确定讲话的方式。

访谈全文

健康中国、治学之道与医学人文

——访谈王振义院士

摘要:院士跨界高端访谈栏目旨在探索面向未来的科技人文问题。本期访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王振义,围绕健康中国、治学之道与医学人文等问题而展开。王振义认为,健康中国战略规划的实施成效明显,为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提供了完善的卫生健康治理体系保障。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需要加强创新型医生培养、科学技术创新、医学基础研究、基础与临床相结合、医学学科交叉、中西医结合和国际合作交流。一个健康的世界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期盼,健康中国建设将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国方案。王振义还提出,医学思维是一种哲学思维,中医需要科学整理、科学总结和科学对待,医学人才评价要更注重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医德是教育累积的结果,医学教育要注重提升医学人文素养。

关键词:王振义;健康中国;治学之道;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文

原文刊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第1-8页)

https://shjx.cbpt.cnki.net/WKD2/WebPublication/paperDigest.aspx?paperID=9d4f1d4d-d58f-4ba8-be95-d315c5f6a0d9

如果觉得《院士访谈观点精编|王振义:建设健康中国(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